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镰割、磙压、扬场——“老记”见证原始麦收味道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6/10 9:24:09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镰割、磙压、扬场——

 

“老记”见证原始麦收味道

《老记见证》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记得《老记见证》记者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每个农村学校都有一个假期叫做“农忙假”也有的地方叫做“麦收假”和“秋收假”,这个时候的主题就是收获田地里的庄稼,一到这个时候农村家里只要是“能动弹”的人都会在田间地头忙着抢收粮食,因为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连绵暴雨来袭肆虐时候,为了保住劳作了一年的收获和希望,庄稼人家都是天不亮就趁着凉快挥舞着镰刀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挥汗如雨。

    田地中除了割麦子的声音和捆扎麦捆的声音外也就算是地头田边沟渠里的蛙鸣蝉叫了。大家都是把干粮和水放在地头上,割完几个来回后便咕咚咕咚喝上几口水;抽一袋烟,便捶着背又继续匆匆的猫下腰挥起镰刀“咯吱咯吱”的割起麦子来了。

    原始的运输工具也都是用架子车和手推独轮车,甚至是肩挑背扛的拉回自己的打麦场上垛起来用雨布盖上,待到收完之后再趁天好有风的时机,将麦子摊开用石磙碾压,这时候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就会用牛、驴等畜生蒙上眼罩套上拉有石磙的绳子一圈圈的转,没有牲畜的家庭就直接由人找来垫肩拉上石磙唱着农家的号子在那里“转圈圈”。

    也会有人在场院的树杈上或石墩上放上“喇叭碗”(半导体收音机)通着戏曲或者新闻解乏驱赶劳累,压过一段时间了,再由家里的壮劳力用木杈也叫“桑杈”(是用桑木烤制定型后的三叉或四叉,再后来发展成了空筒铁杈代替)将麦秸高高挑在一旁,再由另外的人用木锨将经过碾压裸露在地上的麦粒铲起高高的散在空中,由风将麦子的麦糠吹跑后再将麦粒落在地上,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在一声声“喳喳”的扬场声中一年的收成才算是有了着落。

    往往这个时候都会有家里老人和女人把新麦子放到麦臼捣成面粉经过萝筛之后再将面粉和成面团,里面撒些葱花和植物油擀成饼,用三块砖头或者石块支起鏊子,底下点着一把麦秸或者陈年的秫秫囊(玉米核),随着“翻馍批儿”(翻饼用的铲子)哧啦哧啦的移动、翻动一股浓浓的香味便会传的很远,凡是闻到此香味的人们,甭管是多强的硬汉,保管叫你的肚子叽里咕噜的叫个不停,五脏六腑翻江倒海一浪更比一浪高。这就是葱油饼也叫“烙油馍”是犒劳人们麦收的辛劳的最佳“麦收的味道”。

    在过去有一种职业也就是专门边走边干的割麦人被称为“麦客”,现在也被“走南闯北”的联合收割机给替代了。人工原始的麦收情景也就这样悄悄的留在了庄户人心里成为了永久的乡愁和一个揪心的历史记忆。

    这种“麦收味道”和麦收的日子,我爷爷做过,我爷爷的爷爷更做过,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为了这个“麦收味道”的传承着勤劳、淳朴、善良的民族精神,但愿我们的后人能记住,能回味。

    现今如果再要是想找到这个味道虽不说是比登天还难,但也可是极为不易。就在一个天赐的机会中,《老记见证》记者在“胖菊姐”的介绍终于圆了这个见证梦想,或许这也是最后的原始麦收的场景和“麦收味道”了,因为据当地老农介绍,因为以后的麦田将要改种石榴了,以后也就不再会有割麦子的机会了。

    《老记见证》记者,在一个夏季肆虐的日子里驱车来到了过去被称为“登封小县”的登封市嵩山脚下的一个贫困村里,爬山涉水几经周折找到并拼命按下相机快门拍摄到了疑似梦中的情景,在麦田里劳作的男男女女大都是守望着祖地的老人们,几乎见不到一个年轻后生,不但是极难见到回家帮家人收麦子的年轻人,而且他们还很是理直气壮的阻止家里老人再种麦子了,一句话:能挣几个钱?或许他们哪里能理解庄户人家祖辈,对于土地和种田的那份“皇天后土”的情分呀?

    预热了半天了,煽情了很久了。虽然没有央视主播“朱军”的能耐,但是也是讲述了很多《老记见证》记者记忆中的那些千金难买的人文记忆,大家都等急了吧,好吧,我就换个方式用我们的镜头给大家呈现以下断了片的祖传麦收画面吧。

 

一场山雨过后山顶上的麦子

很快就被山风给吹焦了,

于是这里的老人们就开始了

与老天爷抢时间的麦收季节。

 

这里的收割战场很明显的

比原来的麦田凌乱了许多,

收割麦子也讲究麦茬的

高矮和麦田的干净。

看着这位老人家喘着粗气割

麦子的样子真是让人心疼。


这位老汉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只有坐下来抽口烟蓄势待发了。

 

今年54岁的小老太太叫张转,

也是一个大家族中唯一

能割麦子的“顶梁柱”。



她的丈夫得了脑梗后遗症才好一些

就来帮她“搭把手”来了。

 

过去割麦中的“麦腰”

也被这个红布条代替了。



张转的娘家是大山那边

新密市的山里边,

家有两个儿子,

老大两口在登封的某武校做厨师,

小儿子在南方打工,

儿子们都不让她再种地了,

可是她总觉得这几亩地

浪费了是个心病。



57岁的高满库是张转的丈夫,

虽然还没有恢复利索,

但总不愿把这一大摊子农活

都丢给自己最疼爱的老婆。



或许干些农活也是

最好的康复段炼,

尤其是和自己心爱的

老伴在一起。



最难的就是起挑时的平衡,

尤其是对于一个病人来说

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开始很为他担心,

现在应该为他喝彩!




看看这个“贵妇人”也被感动了。

 


 

 

张转说,原来都是一大捆麦子

背到上面的公路上,

再用车子拉回去,

现在我们的身体

都吃不消了只能

费点事挑回去了。

《老记见证》记者发现一个现象,

凡是在田里割麦子的都是女人们,

难道这就是这里的规矩么?

这位“割麦西施”一看就知道,

年轻时候也是十里

八村的俊俏姑娘。



这里原来都是靠

这种叫“金银花”的

茶花作为脱贫致富的路子。



《老记见证》记者突然被

眼前的画面感动了,

这不就是一种幸福观的体现么?



如果不是这位爷们的迷彩服装的话,

谁见到这个历史再现的画面都

以为是时光穿越回了六十年前。



这位老太太很会过日子,

随便一块角落都会被“开荒”利用。




这个很在乎自己肖像权的

“割麦西施”此时傻眼了吧?

中间浇多水的麦子还依然

“青松挺拔”怎么下镰呀?


 




而这边的两位则是

更担心的是雷雨的光顾。


 


又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呀。



这俩大老爷们却在

这里偷懒躲“清闲”呀。



第一次见识这种新科技。



咦?厉害呀,这不是给麦子

“理发”的“电推子”么?

 

哈哈哈,横扫千军如卷席,

果然是大将军的风范呀。

 

我说人家不着急不上火的在哪抽烟聊天呢,

原来有这家伙压根就不用发愁了呀。



但是,这种割法也有它的弊端,

那就是太乱不整齐

为捆麦个造成了麻烦。



这是《老记见证》记者见到的

第一个割麦子的爷们,

从他的一脸愁容中不难看出他也是

因为给麦子多浇了水而无从下镰。




找来了三轮替换了挑夫,

这边的麦田的抢收已经结束了。

 

 

晌午了,后山老贾家的父女

正在田间地头吃午饭。



这深山里独一户的老贾家

也算是“地主”了,

方圆的三四亩地良田

都是他一家的呀。



这个女人给《老记见证》记者很深的印象,

曾经做了一个社会位置转换对比,

假如她在城里作为一个打工女

或许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女性,

或许她的今天的命运就会改写了。


她叫贾改红,

也属于大山里的女汉子,

性格直爽刚烈,

为人淳朴善良。



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日子

她从来就没有怕过。



家里只有这样一个不给

上牌的半机械化设备。


 


70岁的老父亲

也是个“能人”啥都会干。



这是经过了修补的石磙。



这个可是花钱也看不到的

最原始的人拉石磙碾麦场的

历史穿越大片。



这既是全家人

一年的口粮呀。



谁说上阵只能是父子兵?



这里也讲究劲往一块使。



麦假本应该回来帮家人收麦子,

可是这个小懒蛋却跑到了

房顶写作业来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

 


 


麦子就剩下一点了,

权当是练兵演习了。



看看,还是长女能指望呀,

家有小女初长成。



都是孩子们,

一个收麦子一个记录收麦子,

另外一个小不点呢?在玩麦子呀!



一说比赛了,

这小家伙可是神速呀,

就连记者小哥哥都追不上了呀。



最开心最漂亮时刻,

还是劳动的样子。



有点像过去报纸上的

劳动少女的模板了吧。



姐妹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老记见证》小记者

也送上了一份心情。



曾经在剧中《老记见证》小记者

也曾推过这种独轮车。



难道这就是数十年前

拾麦穗的小姑娘么?



难道,这就是那个时候的

人民公社的小社员么?



看来拾麦穗的

收获还真不少呀。

这既是现在打场的必备。



没有了打麦场,家前屋后还有

房顶无处不是收获的景色。

这是在荥阳环翠峪

杏花村的打麦场。




两位老人都说自己丑陋怕丢人。




《老记见证》记者告诉老人家,

劳动人民最光荣,

劳动的样子最神采。



老人家说,

今年山里大旱,

粮食更金贵了。





要耕种的季节又紧跟着来了,

老人家还是舍不得被世人

漠视丢弃的田间的小小麦穗。



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

《老记见证》记者一行

遇到了几个种玉米回来的老人家。


 

临走的时候,《老记见证》小记者

非要亲手感觉一下割麦子的味道,

他说,虽然以后再也很难

看到这样的劳动场景了,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

都要牢牢记住不能忘记:

土地,粮食和农民,

否则就是忘本,

就是背叛!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