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盲人网上遨游世界不是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5 12:14:18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如果要是有人问您:“盲人常见的文化娱乐生活有哪些?”你能了解多少呢?你肯定会说:算卦、卖唱、听收音机等等。要是问您,看见过盲人上网聊天、购物查资料,您信么?

    刘昆仑今年24岁,父母都是盲人,他自己也和8个亲属们一样患的是先天性遗传白内障失明。自六岁起就跟着父亲手把手练算卦和河南地方戏曲-河南坠子,十三岁开始上台。不管是给人算卦还是外出上街卖唱都能使家里的生活好起来。后来他和表弟一起进入洛阳的一家推拿按摩学校时才接触了网络,以往他总是从盲人月刊上看到一些有限的信息,并且周期性较长,就这还是从北京等大城市寄来的,河南本地就更少见了。要不然就得请别人帮忙给自己读书;念报纸。对于刘昆仑来说,盲人也能上网,这简直不可能的天大惊喜。他不单从网上学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技术知识,还在网上学习了文学、历史。不单从网上得到了文化娱乐,还能在网上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他觉得他和别的正常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刘昆仑对记者说:一个盲人能上网遨游,就好比在黑暗的内心能重见光明一样。我们觉得又增加了几分自信和骄傲。

    与刘昆仑不同的是今年24岁盲人女孩王瑞,则是个依靠网络来不断完善自我;改变命运的成功幸运儿。自幼盲残的王瑞靠着毅力和较强的求知欲,从最早的学习推拿按摩技术,中专毕业后依靠网络信息自学完成大学本科学业,现在正在准备攻读深造硕士学位。

    网络这个原本盲人朋友想都不敢想的高科技新型信息媒介,现在却更多的被盲人朋友利用到求学、生活和工作中。难怪就连年近花甲的著名权威中国盲人按摩学会理事杨永谦,不管工作再忙也会定期来到教室和学生们一起认真的刻苦学习。拿他的话说,这叫只有拥有高的科技技术和不断更新的观念,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一流中国医学文化落后。

    据培训教学的谭小芍老师介绍:盲人朋友上网用得电脑与正常人用的电脑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在电脑里加载了一种语音识别系统和盲人朋友专用的六点输入程序。通过鼠标、键盘的使用和语音的发音提示给操作者引导,从而能使盲人朋友能自由的在互联网上遨游。

    “盲人上网不单只是能使得盲人朋友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更主要的是能改变盲人朋友的心里状态和生活态度,”洛阳残联理事长刘峥伟对记者说:盲人朋友由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社会信息单一,通常会出现自闭、多疑、孤僻、自卑等心理。通过盲人上网的成功尝试,不单使盲人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多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国内外大千世界的娱乐节目及有关的动态,更多的增强了盲人的乐观、积极的社会知情权和社会的参与意识,也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时间在社会上对盲障残疾人的偏见。

    刘峥伟还说:虽然现在我们率先对盲人上网进行了尝试,但是,这一极有利于盲障残疾人生活、学习的新型事物,要想在每个或大多盲人朋友中普及推广,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想让盲人和正常人一样在社会的每个地方都能享受网络的便捷通常更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其因素有,一,盲人网络专用软件的开发,目前国内仅有两家,一个是私人开发的,另一个是国家某机构开发的。但是价格极高,是本已贫穷不堪靠社会救济、扶持生活的残疾朋友所负担不起的,更不用说在都市的网吧里安装了。其二,盲障残疾人的知识参与意识较弱也是制约盲人上网的因素之一,就拿前不久,他们残联和当地某单位组织的一个免费学习盲文的培训班上就出现了无人报名参加的尴尬局面。

    看来要想将这种为盲人朋友办的好事,普及、惠给予每个盲障残疾朋友还将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在人们印象里,这才是盲人的娱乐方式

    老骥伏枥,在国内外声誉已是大振,曾经用按摩推拿绝招为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原外交部副部长周楠掌到病除的残疾老医师杨永谦也在老师手把手地帮助下与时俱进。

盲人上网用的是我国自己设计研制的专用软件。

对于没有机会学习拼音的盲人朋友,

还可以用专用的盲人六点输入法转换。

王瑞正在准备攻读硕士学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