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寻找民间曲艺活化石  拜访八旬口书老太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28 12:10:26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寻找民间曲艺活化石

 

 

拜访末代八旬口书传人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在中国曲调文化的大河中,有着无数只涓涓溪流,经过了历史的撞击和沉积,在岁月的沧桑和时间蹉跎中逐渐的明了的呈现着各个时期的纹路和色泽,这些娟娟的溪流就是门派、风格各异的南腔北调。这些最早诞生在民间,由劳苦百姓在生活劳作中,有感而发,叙事抒情的经过不断的语言组织,较为顺畅顺口流利的段子,就是“口书”。很多的名曲、名段就是经过一些有心的识文断字者抄录,修改后成为了传世之作。解放后,国家也曾专门派了很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到基层、民间进行大规模的民间曲艺艺术的抢救、挖掘。比如:在中国大地上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就是由山西民歌改编提炼出来的。

 

“口书”中或“说”或“唱”的表现形式是非常生动和生活化的。由于,这些段子的内容都是直接从民间劳动百姓嘴里边唱出来的,所以就更有着更多的比黄金更重的,经验、道理和最原始的哲学元素,远比当今的一些,无病呻吟的低靡、乏味的流行歌曲,还有哪些所谓的外来的韩、日的小调,的文化意义不知要钱多少倍。

 

但是,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和社会风气的因素,更多的浮躁、虚伪、怪异的歌曲音乐充斥着所谓的主流阵地,很多民间的最原生态的曲艺艺术文化虽也被开发抢救,但是,更多的则是即将成为历史和记忆的绝版。“口书”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网上无意间浏览到一位网友朝歌汉的一则帖子,说,他母亲会说很多很有意思也很独特的顺口溜和没有曲牌的小调,于是就很在意的进行了多方打听和联系,并最终促成对他母亲的独家采访。在河南有很多的“口书”艺人先在已经消声灭迹了,最早是前几年的一采访中得知了在洛阳有一位116岁的“口书”传人能说无数的叙事“口书”据说,老太太能闭着眼睛说上三天三夜,后来,当记者专门驱车前往采访时,老太太也是闭上眼睛,但是说的什么,记者却听不清楚了----当得知,此次专程能采访到的老太太身板很硬朗,记忆力极强时,记者很是兴奋,所以,开车一路狂奔感到了目的地。

 

在经过了进山的崎岖小路后,记者在老太太的家里,终于见到了这位八旬老太太——张文秀老人,其实老太太今年85岁了,正向他儿子向记者介绍的那样,老人的视力和听力都超常的好使,除了腿脚有点不利索外,使人很难看出是85岁的老人,

 

 据朝歌汉介绍说:在解放前的饥荒年代,我舅舅逃荒在外,母亲靠打短工和沿街乞讨,赡养着病重的姥姥;抗战期间,父亲参加八路军,母亲在家乡带领全村妇女耕作纺织,支援前线,多次陪评为全县拥军支前劳动模范;父亲所在的刘邓大军某部打到重庆市合川县时,全国基本解放,就留在了合川加入到了地方工作,投入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之中,从那时一直到1976年父亲离休返乡,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父母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我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了我兄妹六人和我伯父家的一个孤儿。母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勤劳善良,只知道为他人奉献,从不考虑回报。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从未红过脸,街坊和睦、邻里和谐。

 

 自我记事时起,母亲就喜欢“学曲”“念经”,同时,经常语出惊人(其实都是上辈的经典语言),比如劝人本分: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冻死不烤灯头火;比如劝人上进:有知不在年老少。笨鸟先飞,千年笨搁不住万年学;再比如劝病人进食: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饭大压病。又比如阐述劳作的艰辛:屎难吃、钱难挣。等等,不胜枚举。

 

每当吃过晚饭,在静寂的山村、在青天星灯下,母亲就给我们兄妹“念经”、“念佛儿”,长期以往、对我们兄妹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为人处事的方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据朝歌汉说:从1985年他上大学开始,对母亲诵唱的歌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放假回家,就让母亲念给他听。当时只是听听,但没有笔录。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认识到这种民间文学的珍贵性、重要性,每年春节回家,都要做笔录,同时拜托他的侄儿也记录了一部分,目前已经记录了80多首,由于地方方言多,为了保持原汁原味,需要查阅字典、询问村民等考证工作,整理起来非常费时,刚整理好30多首,每首后面都对方言词汇作了注释。有一部分进行了录像。他计划一一整理,编辑成书流传后世。

 

在采访的过程中,除了老太太说的一些方言,记者听不懂外,他说“口书”内容,不管是“说”还是“唱”记者听得很清晰,并且,有些内容的哲理和方式都是记者在书上很难找到的,虽然,老太太再三说自己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可是,单凭老太太的口说内容来说,老太太的学问可是连一个现代的本科生也难参悟得到的呀。就在记者把老太太的声音通过电话连线的形式传进直播间时,记者的两位搭档,都被老太太这,从未闻过的原生态诙谐形象的口书艺术给迷住了,在直播间里忘我的喝起彩来,还说要记者录本带子,给带回好好过过瘾呢。据老太太讲,现在除了她之外很少人会说这些曲了,也没有年轻学了,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念念说说,想想忆忆罢了。

 

从记者进门,老太太就开始给记者“唱曲”唱了一首,又一首,当记者,看到老人家边唱边咳嗽时,心疼的让老太太喝点水歇歇再唱,可是。老太太说没事,没事习惯了。老太太说,去年冬天小儿子把她接到北京住了一段时间,住不惯,还是回到这老山窝窝里好,这里不用空调就很凉爽,这里没有烦心事,这里的乡亲都很善良,就这样老人一说上这老家的好呀,就又“刹车失灵”了。

 

 

 

 

老太太很乐观。

 

 

太行山的小村口,那树,那人,那条河。

 

 

 

 

平时,老太太就是这样在房檐下坐着。

 

 

 

通往老家的小巷。

 

 

 

就连这房屋顶上的排水口都凝聚着智慧和文化。

 

 

 

 

 

老太太的家。

 

 

 

 

老太太虽然有腿疼的小病,但是走起路来还是步履生风。

 

老人家的手指是骨质增生造成的。

 

 

这样的房子很少见到了。

 

老人的房间很洁净简单。

 

看看这些我是外墙上的奖状,就知道了孩子们的成长是老人的骄傲。

 

 

艺术老太太的卧室

 

老人家是广播电台的忠实听众。

老太太的这个柜子可是有年头了,

难怪宝宝不知道这是什么物件。

 

 

大家猜猜宝宝手里拿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的?才对有奖呀。

 

老太太的口书有说,有唱。一旦开场,

就会刹车失灵。停不住了。

 

老太太的珍藏版原生态口书,

第一次通过热线电波,

在河南中原的上空回荡。

 

朝歌汉的哥哥也沾了老太太的光,

上了一次节目热线。

(人家本来点的是朝歌汉的将)

 

 

直播间里,我的主持搭档郭蕊被老太太的口书迷住了。

 

做完节目后,老太太的精神正浓

非要亲自送送记者不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