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老记大漠行(夏日版)《感悟大漠之魅》之《草原轶事》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9 15:57:42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老记大漠行(夏日版) 《感悟大漠之魅》 之 《草原轶事》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进入草原的第一天,就从一位看过记者所涂鸦的《感悟大漠》一书的读者口中得知,并很快得到了证实,在记者第一次“老记大漠行”时所采写的文章《三千孤儿》中的人物,宝音图因突发心脏病而不幸辞世,本来这也是很正常的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可是,据一位朋友得到的信息却令记者,为这位亲身经历、体会到内蒙古人民的博大胸怀和善良淳朴的受益者而惋惜与不值。因为据朋友讲,宝音图的病纯属是当地医院的责任,准确的讲就是庸医害人,据他介绍,当时,宝音图感觉身体有所不适,就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了医院,可是因为医生的误诊,把宝音图的心脏病当成了胃病给诊治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后,宝音图不治身亡。这位朋友还介绍,当地的医院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草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游客越来越多的今天,这个要命的问题就更加不得不让人忧虑了。据了解,这里的医疗条件之所以恶劣到还不如一个一般乡镇的医疗所,并不是,医疗设备的问题,因为,这里是偏远贫困地区,国内外卫生组织都不断的捐赠很先进的医疗设备,有的设备被人家大城市的都先进,但是,医务人员的医术确实最糟糕的。当记者问:为什么不派医生到好的医院和专业学院去进修呢?这位朋友讲,也送过,可是送出去学习进修的人几乎都不愿再回到这个地方了,加上这里人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体制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里的牧民得了病,一般都会去离这里二百多公里的林西(相邻赤峰市林西县)去看,朋友还撩开背心对记者说,本来只要一个豆子般的小刀口,就可以把抽吸肺部脓液抽干,输液吃药消炎就行了,可是由于错误的治疗,自己又被拉开了一道近20厘米的大口子,还花了很多的医疗费。朋友还说,一个阑尾炎,在这里要花上近千元,住院十来天才能好,可是,在人家林西只要几百块钱就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知道了,宝音图的真正死因后,记者,也很是惋惜和遗憾,可是,更为明天来这里的成千上万的游客的医疗保障有了一丝忧虑。 来到草原的第三天,记者就从老朋友哈斯巴特口中得知,曾经被记者采访报道的斯琴图一家也搬走了,因为,他们家只有一个人的草场,为了生活的好些,不得已开始了流动货郎的新生计因为没有手机也很久没有联系了。
草原上的搬家公司。越野性极强。 现在的牧民开始转换了观念,从家庭饮食旅游方面尝到了实惠。这也是新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
看看这些纯正的“白食”可是比那些大酒店的要味美可口,物美价廉得多。
这种原汁原味的蒙古包餐吧,可是很有文化品位呀,喝多了还可以躺着。
既然是规模化经营了,光靠一般的家庭发电设备肯定就不能满足需求了,于是就有了这“玩意”。
但是,这里用的水还要到几里外的地方去拉。
这种小棚车的“小卖部”在草原上经常见到。
这里的孩子会利用暑假里搞些“勤工俭学”,雨后到草地上捡蘑菇就是其中一项。
草原旅游的开发,推动了养马业的飞速发展,这样一个几个月的小马就可以买到两千多块钱。
草原的马可不比内地的马匹那样温顺听话,不信你看看这个几个月的小马驹的样子就知道了。
看看,这草原四兄弟,嗯?什么?说错了,是三个人,对呀, 可是在草原上马就是人呀。在牧民眼里就像一家人的一分子。
怎么?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是在挤马奶呀,咋?没听说过? 哦,知道马奶酒么?哎,对了,就是这东西做的。
这个才是挤牛奶呢。你看看都快把小家伙气死了。
看看,还是母乳喂养最科学。
看看,没有风扇,没有空调,没有氧吧,可是你也来试试,保证你心满意足,一个字——很爽!嘿嘿!
哈哈,看看放牧回来的蒙男多威风。
看看这位在外面的小蒙男怯生生的在外面看着里面的外面人,是呀,我也觉得有点咬嘴。
来让这一家幸福勤劳的牧民兄弟两个相,在互联网上现个大眼。
看看,记者拍的一张照片就骗来这么一大桌子丰盛的“牧家饭”。
这才是牧民家的正宗手把肉。
吃完了,趁着酒劲来到草地边上的硬地上,来个篝火晚会,那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