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61号’画廊的故事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9 16:07:16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61号’画廊的故事

 

河南电台旅游广播音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直播报道

 

61号画廊,是郑州市北环陈寨花卉市场里众多画廊中的一个,然而这个画廊的小老板和他的两个员工却是80后大学生的创业缩影,这本身就是一副题材鲜活的现代版“油画”。

苏小龙,今年25岁,看上去是个很腼腆不爱说话的小伙子——。据小龙说:他出生在甘肃省,从小就喜欢抹抹画画、四处涂鸦的他一直对丹青艺术怀有极大的兴趣,他对未来对丹青事业有着太多的向往。此后,小龙立志立志要考去艺术类专业,他先后考去了河南三门峡读书美术专业,之后他又考进了省会郑州的一家大学就读环境艺术专业。2007年大学毕业后苏小龙进入了一家室内装饰公司做平面设计,但是,不知是因为他的艺术超前,还是客户的品味平庸,总之小龙的策划方案总是不能让客户看好,当然了,现实就是这样,客户不看好的方案就没有效益,那么公司的老板也自然不会太看好了。所以在公司小龙也时时成为了不被老板看好的对象,可想而知这对于一个出门在外、离家千里而又刚毕业的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让他很是压抑、困惑。慢慢的小龙的信心没了,生活的目标没了,事业的追求也没了。正当小龙心灰意冷感到前途渺茫而不知所措的时候,意外之喜发生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室内装饰中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商机仿佛在向他招手,这正是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室内的装饰绘画艺术。突然之间,小龙豁然开朗,既然,在公司做的不开心有没有前途,莫不然,趁早想辙,另辟新径。于是他在女友的支持下,辞职开始四处请教,考察市场、准备悉心一搏。

20075月前,他顺利的从别人手中接下来一间铺面,盘算着想在五一假期旅游旺季有个好收获,于是他不但要投资购置必备的货源,而且,还要昼夜不停的拼命创作各类画风不同的油画,用以适应不同的客户要求。

小龙说:本来就想自己一个人慢慢做起来,可是,一个人太难了,开业时,我画的18张画,才把四个墙面的一个墙面挂满。没办法只好借别人的画填满铺面。那时候,他接了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就是为别人做墙体壁画,面积是个6长,3宽,他自己无法在一周的期限内做完,只好找邻居画廊的画师帮忙,才没有失约,虽然小挣了一笔辛苦费,可是他逐渐意识到做事业是不能靠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三人组合里的第一女孩加入了进来。

张丹,今年23岁,家住河南新乡获嘉县,打小受喜欢绘画民俗泥人的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画画。毕业于郑州师专,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她很快就在一家网站的生产线上当了一名在鞋子上彩绘的画师,虽然收入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来说还不错,可是,时间一长就受不了了,不要说累,就光眼睛就疲劳过度的受不了了。没办法她就想再试试看找找别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同学一起来到了曾经在学校是买过相框的61号画廊,为同学购买油画画框时,意外得到了这份工作。虽然,此前因为同学还没有找到工作,自己的一份收入养活两个人还有些紧张,但是,张丹说:能在这里有轻松的心情工作,还能在两位哥哥姐姐的指点下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才是最重要的,总比拿着钱去学画强多了。

张丹所说的哥哥姐姐就是指的,除了小龙这个哥哥外,来的相对晚的姐姐姚娟,又因为,小龙和姚娟都是本科学历,学的知识要比张丹多些,也就会自然被称作指点交流了。

姚娟,家住河南三门峡市,在三门峡读中专的时候和苏小龙是同班同学,是今年九月才加入这锵锵三人行的,姚娟是从三门峡中专考入南阳的一所大学的,今年正月来郑州做毕业设计后就一直在郑州打拼,她做的工作也和苏小龙一样是在一家公司做室内装潢设计,他的命运也和《奋斗》中男主人公的开始待遇一样,也和她的同学苏小龙遭遇相似,据姚娟说,现在房地产业都疲软,设计类行业人浮于事。没办法,为了先解决温饱问题再实现个人理想才是硬道理,所以,她得知小龙这里需要人时,就立刻加盟了进来。她也是因为想帮家人减轻负担所以,经济有所紧张。不过,她很知足,慢慢会好的。

这个61号画廊,从开始小龙东筹西借的两万元起家,但现在还完债务外还有盈余,基本上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下面的发展方向就自然成了小龙这个掌门人眼前的有一个困顿了。三人之中只有他来操这个心了,不单因为他是投资人的原因,最重要的因为他是这里唯一的男人。


这就是61号画廊的非常2+1.

制造美,欣赏美的美女和她的画给人奉献着美。

电脑可以听歌还可以听广播,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联络客户和了解信息。

 

既是老板又是画师的苏小龙,在油画的责任上很是认真,一种颜色要很精细的慢慢调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一个各个独立思维空间,三足鼎立。

每部作品完工时,都家都要进行讲评。

买午饭的任务自然是落在了---。

 

 

好吃的口味只能将就着了,因为是创业阶段呀。

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不到半小时,为了赶活只有快。

 

 

只要有客人来了,不管买不买都要征求一下对自己的作品的意见。

这种边创作,边出售的形式很是新颖。

一天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这么好的姑娘让人看着心疼。

每天都有交易,每笔生意都是一个宣传自己的好时机。

就连邻居画廊的美女也跑过来一睹风采。

 

这种气味很大的画油,大老爷们都受不了,看看人家小女孩。唉,真中!

 

按照客户要求上门描绘设计作品,

可是没有额外的辛苦费,就这么大的劳动量下来才400元钱。

这个盘子就值这个闺女的半月工资,怪不得,

看到了酒店的豪华里的器皿就爱不释手呢。

每到一个工程结束后,大家就要小小的庆祝一下。

做客河南电台旅游广播《老记见证》直播间的感觉真爽!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