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豫剧“唐派”掌门贾廷聚新年喜获俩弟子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 13:58:57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豫剧“唐派”掌门贾廷聚新年喜获俩弟子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新年伊始,豫剧唐(喜成)派艺术掌门人、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老师收徒仪式在郑州举行。 这次活动由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时代演艺》杂志社主办。 “豫剧名家贾廷聚收徒(姚涛、翟国元)仪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众多人士前来祝贺。并出席了收徒仪式。 收徒仪式由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的主持人月阳主持。 在收徒仪式上,两位唐派的又一代弟子演唱了豫剧唐派的经典唱段,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主持人“一叩首”、“二扣首”、“三叩首”的指引下,姚涛、翟国元两位弟子向恩师贾廷聚行了传统的叩首拜师大礼,顿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贾廷聚老师1937年生于河南南乐县,他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父学戏,曾在河北魏县红星剧社、河南南乐悦众剧社从艺。1956年任河南省浚县豫剧团团长、指导员,1959年考入河南省戏曲学校导演班深造。1962年到河南省豫剧二团学习期间拜唐派艺术创始人唐喜成先生为师。1983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工作,1987年调河南省豫剧二团任书记、副团长,1990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任团长。并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代表性传承人。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主演了近200部剧目。 10岁到16岁期间就主演了《刘公案》(三部)、《南阳关》、《俞伯牙摔琴》、《渭水河》、《三岔口》、《武松打虎》等剧目。成年后,先后在《岳飞》、《血溅乌纱》、《三哭殿》、《南阳关》、《李闯王》、《将相和》、《寇准背靴》、《曹操与关公》、《辕门斩子》、《大明惊雷》、《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多部传统和现代戏中担任主角。《岳飞》、《抬花轿》被拍成戏曲电影。30年前即获“盖豫北”雅号。 贾廷聚在继承唐派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贾廷聚老师收的这两位弟子,一位是专业演员,一位则是戏曲爱好者。 姚涛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业余演员。他1968年出生于河南睢县。他自幼喜欢戏曲,在上学期间,他演小品、说相声、唱豫剧,2008年10月份,他开始学唱唐派唱腔。2009年6月,他有幸结识唐派艺术掌门人贾庭聚老师,并得到了贾老师的言传身教。 来自于河南省豫剧二团的翟国元,出生于河南开封,毕业于郑州市文化艺术学校。1992年到河南省豫剧二团工作至今。主攻老生,喜爱唐派艺术,主演过《三哭殿》(饰唐王)、《穆桂英下山》(饰杨延景)、《下陈州》(饰州官)等剧目,并数次在省市级戏剧赛事中获奖。曾随团到香港、澳门、法国等地演出。 贾廷聚虽年逾古稀,但仍然坚持舞台演出,并倾力培育后继人才,为豫剧唐派艺术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被誉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相信,他的这两位弟子一定会为豫剧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唐派艺术的普及做出大的贡献。
来的嘉宾可都是各个门派的“腕”呀。 老朋友见面自然是亲热得很呀。
活动的主办方可是眼里不小呀。看看这二位正在紧张的谋划着程序。 老人家看着及时出版的杂志,读者今天主角的故事,乐不思蜀。
对于久仰大师的晚辈来说今天比自己过年还高兴。
很多文化界的名人都用各种方式来祝贺。
看着杂志上《老记见证》的报道,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的总监木子很是感慨。
比以往记者参加的活动不同的是,今天这里有全套的家伙伺候着。
哎呀,这虽说不是花的海洋,可也是花的小河了。
这个文艺界的大和事老,来介绍今日主角的故事。 《时代演艺》的负责人介绍拜师的弟子简介。 既然拜师就要先亮亮基础的水平怎么样。 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老师传授的精气神。 不会吧,真把这里当舞台了呀。 老人家坐的姿势很标准,只是椅子不是过去的太师椅。 记者知道了什么是师徒如父子了,从这礼数就看出来了。
历史今天老记见证。
师父有话要说。
感言是老人家自己想了半夜亲自写出来的,以示对这个活动的重视。
谈到自己的老师临终的嘱托,当师傅的热泪盈眶。
友人赠语。
老领导看到梨园界喜事连连很是高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