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跟拍大牌画家创作“十月嵩山”经过(下) | |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1 14:47:07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跟拍大牌画家创作“十月嵩山”经过 (下)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从来没有想象到嵩山居然还会这么高耸,更没想到嵩山的地质地貌如此神奇,这不到是来自北京、湖北等地区的大派画家的感慨,也是在郑州生活了近二十年也从未见识过嵩山的真面目的记者也是感慨万千。 感慨之余,大家就连登山的腰腿之苦也似乎减轻了许多,再回到酒店之后的晚宴上,大家伴着各异的咋舌称叹喝多了,似乎要是不喝多酒对不住这次的嵩山远眺,后来转念一想,有荒唐的摇起头来,嵩山不是有“中岳”之称么,那就从开始就不该对此小视才对,哎呀,这么多的聪慧超群的大家却显了会小眼,真是羞煞人也。 第二天大家也只有尽其所能,献其身手来了。 一大早工作人员就开始布置场地了。 各种书画必备的用具也开始一一准备了。 大家们出场了。 这是不是就叫作润笔呀,以前光听说给画家和作家付小费被叫做“润笔费”, 现在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不过,我和大家一样,只看到了“润笔”,没看到“费”。 先试试身手,或许,这也叫“热身”吧。 只有这位一上来就颇为让人另眼相待。 这个笔很独特,就像过去的“奇人异士”,都会有些自家独有的绝活。 这是在做什么呀?难道是红色颜料么? 呵呵,不对。这是印泥,是画家们盖章使用的。 看看这未来湖北的院长,烟斗很独特呀。
没想到,这画家里面也有双枪大师呀。
一会横扫千军,一会扬扬洒洒,这或急或缓的劲道真是很耐人寻味呀。
在这里,大牌画家一边打电话,一边还能游笔信马, 令人折服,不服就折了。 刚才的“大笔讨伐”,“排笔布阵”,现在又来“巧琢天工”。 看看,人家这位摄像,真是独具慧眼呀,机器高高在上,聚焦活动的最亮点, 令人不解的是,这亮点可不该是在头顶上呀,应该是在笔下的梅花上才对呀。 大师作画,助手自然少不了,你看看,烘干的挤颜料的。 不光是助手,关键的时候,大师们也需要陪聊呀。尤其是这位资深专业陪聊。 笔下出宇宙,笔下生万物,心中有圣灵,自然就要画山水了。 看画画的花了眼,转书书写尾声。 梅花飘然坐地间,亮点依旧存知己。 云绕山梁挥不去,只缘心笔做秀衫。 返回来看看咱们的这位大师,简直就像一个年轻才俊,谦谦儒雅,像一个高考答题完毕的学生。 一大一小,一画一拍,但是都很投入,这就是全神贯注。
李成修大师最喜欢小摄影记者——聂安邦了, 他说了等聂安邦再长大些会教他绘画的绝学。 不知道的,以为这里正在举办2010大胡子大PK呢, 大家猜猜这里面只有一位是大胡子画家,那位是真的? 画画不是此次的目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才是硬道理。 这位画家提笔影展小记者为哪般呢? 原来他也是玩了十几年摄影的超级发烧友呀。 大牌画家的力作出水芙蓉般的,羞涩万福了。 这边亮点不断,此时更加入木三分的是, 大葡萄与小葡萄的故事。 刚才是各显绝技,现在是和谐大团结。 我想这幅画的内容和意义肯定是最厚重的。
李大师的画很厉害,没想到这字写得也是独成一派岂不让记者瞠目结舌。 呵呵,小记者也喜欢评点自己喜欢的的作品呀。 此次的现场采风,现场创作,有现场展示,唉,真是少见呀。 最后的帷幕依然是大合影——团结就是力量。
以下是小记者 聂安邦 拍摄的花絮。 巡视笔下江山图,巍峨将军像。
发现了大师的宝贝细节。 这时候的笔锋很稳。 游龙走凤书豪气。 画得好,不如想得好,想得好就要看书呀。 诚心叫板的假齐秦。
大画家的聚精会神很让人敬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