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2回家过年 | |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2 15:45:50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2012回家过年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原本准备在春节期间采访几位文化老前辈的生活现状,原本接受了国外中国文化年的邀请,原本准备利用春节时期把河南的文艺界的丰富内容拍摄一边,原本有了太多的计划--- 当接到老母亲的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回家的时候,原本的原本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一切理由都成为了借口,一切的准备计划都不能讲出来成为原因的原因。是呀,父母大人双亲都已过了70多岁高龄又是脑血栓的恢复期,人生又能有多少个70年呀。什么能比给父母尽孝,给他们一个团圆快乐春节更重要呀?工作可以慢慢做,金钱有的是时间去挣,而父母盼儿归的心切,则是不容你有太多的以后。在煎熬后,我和儿子商量了一下,非常坚定地告诉母亲, 在紧张的安排了工作后,在给员工发放工资后,又去给老父亲买了他最爱吃的灶糖(也叫芝麻糖),还有给其他家人的礼物之后便准备出发了,临睡觉前在QQ空间里告诉大家我走的消息:“明早4点起床,5点出发中午到京,回家看老爹老娘。赎罪尽孝!!!哭过笑过。苦过,死过。也乐在其中。不管是满身疲惫还是收获颇丰,可是,故乡的路上依然是忐忑万千。祝愿天下的儿女都能苦中作乐哄爹娘。恭敬天下的爹娘都能理解儿女!生活就是这样。活着就要继续着。这是我说的。爱常在,泪长流!!!” 加满了油,一路疾驰我和儿子还有大熊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条路原本经常走,可是却感到有些生疏了,很多的地方公路都变成了高速,原来可以停下车来到路边的山上或者湖畔拍些照片,卖些山货的机会也不会有了,心里很复杂,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生活的悲哀。但是有一点还是有利于我们的归家心情的,那就是路直了,路近了,回家的时间也就自然节省了许多,原本18个小时的路程,基本上是13个多小时就到家了。 父亲和母亲又苍老了许多,毕竟是又有两年没有回来了,看着父母走路的背影心里有点揪心的疼。好在他们的身体还是很硬朗,老父亲一顿饭比我们吃的都多,他还让我试了试他恢复的右手,我握了握的确很有劲。 今年回家过年几乎都是在家里呆着,既没有上街上转转拍些东西,也没有细品老家里的年味和气氛,更没有参加一些聚会和酒席,对于一向高调的我今年低调了很多。除了处理一些年前残留的图片和稿件外,就一直和父母家人一起唠起了那些封存已久的往事,聊起了爸爸和妈妈是怎么认识的,聊到了当年因家境贫困爸爸休学在家打工挣钱的故事,更了解了妈妈是因为夺得能让爸爸重返大学读书的话语权才匆匆和爸爸结婚的。还聊了爸爸妈妈一起在那个艰苦、激情岁月里的悲欢喜乐,逝去的人,还有耐人回味的恩怨。父亲的记忆力令我吃惊的好,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就连我们自己都已很难想起,可是他们依然还像是昨天的事一样记挂在老父亲的嘴上。看着老父亲时而笑出眼泪,时而感慨叹息的样子,全家人都被感染了。在大哥类似庄园般的院子里依次挂着很多大红的灯笼,在这些灯笼的红光衬托下整个家都显得那么温馨祥和,房间里面的欢歌笑语冲出了屋顶走进了云朵,连星星都在贪婪的品味着这人间的天伦之乐。 今年的央视“春晚”虽然很花哨,但是确实很乏味,主持人故弄玄虚的竭力想挽回“春晚”的魅力,可是,面对着腐朽的残躯也是回天乏术了。全家人几乎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去给他们面子,就算是看一两眼也是抱怨和批评之后失望的走开了,“年三十儿”的午夜时分,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家人们也举起了酒杯祝愿龙年大吉,记者也发自肺腑的祝愿老爸老妈健康快乐,龙年幸福。 初一大家起得很晚,在放过鞭炮之后还没有吃饭,就迎来了一批批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接下来就是喝酒睡觉,再接下来的几天里应大哥和弟弟的要求,记者开始给一家人普及摄影知识和技巧,老父亲也蹒跚着走过来认真地听了起来,老父亲在前二十年就很喜欢摄影,虽然没有接受过专业基础培训,但是,却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每每遇到一些家里或者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都会拿着他的小相机拍上一阵子,不管是好是赖都会拿到彩扩店冲洗出来,现在老父亲的任务除了锻炼恢复身体外,就是恋恋不舍得拿出陪伴他几十年的政治课本,还时不时的用笔反反复复勾画着。 渐渐地又到了返程的日子,临走时儿子突然提出,想要去滑滑冰,于是在弟弟的引领下,除了老母亲怕冷在家留守外,全家人差不多都参与了这个大家最喜欢玩的游戏活动。记者记得,在滑冰的时候,老父亲说了一句非常经典有哲理的话:过去是老子推着儿子滑冰车,现在却是儿子推着老子滑了。记者由于上次滑冰给儿子做示范的时候摔伤了手腕的尴尬,放弃了追忆中学速滑冠军的机会,全身心的为大家拍照留念,弟弟则一直推着冰车在冰场上跟老父亲聊着什么。 在声声的催促下,记者又要离开了,因为父母行动不便,又因为不想让父母大人伤感,其实更主要的是记者也害怕控制不住情绪,掉下眼泪,所以,就跟爸妈说一句:爸、妈保重,我走了。便急匆匆的下了楼去,可是当记者的车打着火的时候,倒车镜里出现了老父亲拖着蹒跚的脚步送别的身影,记者按了一声喇叭,把手伸出车窗跟老父亲摆摆手算是打招呼“别送了回吧”,老父亲却在雪地里摆摆手,嘴角上颤动着却没有说出来。在刚要关上车窗的时候,却在那一瞬间突然看到了楼上的玻璃窗后老母亲的目光,车子启动了,记者的眼睛模糊了。 一路上大家几乎是没有都没有说话,只是快到家的时候,记者突然心血来潮的编了几句词出来,宝宝赶紧拿出笔纸记录了下来,其实也不是什么诗句只不过算是记者的一点心绪罢了。 春去春又回,雾送雾迎归。只为省双亲,舟车奔波累。 匆匆太匆匆,时光太恍惚。孝心尽不尽,感恩情思苦。
红红火火过大年,这里是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地方。
大红的灯笼高高挂。
进入了内蒙境内,那天,那树,还有那路过的人。
到处都是新修的公路。
这里的公路似乎比河南的要黑了许多,像黑的腰带直直的伸向远方。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斜阳西下的时候。
过年了,理发的人很多,估计是两个原因, 一是一年了大家都想干干净净的迎新年。二是,正月理发要死舅舅农村传说。 于是咱就自己动手给宝宝理起发来,大家看看手艺还行吧。(聂志伟 摄影)
哈哈宝宝一理完发就找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试试大爷的逍遥椅吧。
这是大哥新买的车,很舒服。
大哥带上我们一起去买东西。
看看这是大嫂为我买的大酒桶,我觉得有点别扭。
小侄女举报是哥哥把她的喜羊羊给弄破了。
喜洋洋的肚子里面充的是氢气,味道很臭, 小侄女说喜洋洋被哥哥压得放屁了。
哥哥找到了一个“老学究”亲自操笔写的对联。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
由于这里比河南要冷得多得多,所以要在一瞬间赶紧贴好不然就会上冻了。
大哥在一个人思考看还有什么没有买全面的地方。
咦,大嫂贴的大门上怎么没有对联呀? 原来是这个家伙的门厅呀。
大哥家的客厅很大,但是很暖和也很整洁。
看看这整个就是一幅迎春图。
电视里面过年了外国那边也不消停。
都回来就有十几口子,大哥就要最大的桌面抬出来了。
大哥家的院子里面还有一块地,春天的时候可以种些蔬菜,大哥可是个小地主呀。
外面冰天雪地冷得很,孩子们就把铁路修到了炕头上, 还说呢,以后要让回家过年的人都做他们的火车不要钱。
老父亲在客厅里看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他可是一个老政治教师了。
吃饭的时候,我一直在注意老父亲的血栓病恢复的进展,他在用左手拿筷子。
我让老父亲用右手试试看,没想到老父亲的右手很利索。
没到宝宝做作业的时候,老母亲就会在一旁看看宝宝的课本和作业的内容。
老父亲一看见谁做作业就犯了职业病般的前去指导。
有的时候老两口还会共同钻研一些新的课本内容。
宝宝在演算一道题,要看看奶奶算得对还是自己的对。
弟弟是个大个子,鞋子也是很难买,所以他正在试试自己的新鞋子。
弟妹是个很勤奋的蒙古族女人,会做很多好吃的。
小侄女为大家表演了自己的特长。
这是老父亲每天都要做的“功课”。
有时候也需要老母亲帮帮忙。
年三十儿下午,老父亲就开始用他那不太灵光的手在给他的学生回拜年短信。
忙乎了几天了,哥哥累了,小侄女在他老爸捏捏腰挠挠痒。
人要过年,狗也不能玩了呀,这不再给然做好吃的前面要先喂喂他们,不然它们会咬个不停。
都跑去玩了客厅里面只有小侄女一个人在逍遥的看电视。
弟弟在和大侄子一起要就网上的事情。
这俩个家里面最活跃的家伙一会都不消停。
电视打开了,一看见老毕的样子不是想瞌睡,就是想吐。
看看这个哈哈镜吧。
大家还想期盼着有些精彩的节目,可是,很失望大家只好在戏说春晚了。 快到敲午夜钟声的时候了,饺子也要闪亮登场了。
老母亲和弟妹正在进行最后的决战。
小侄女在古筝下面祈求新的一年有更大的进步。
这里煮饺子的锅还是原来的大好的,一次就能完成全家人的胃口。
新的一年扣响了每家的大门,于是乎这时时刻, 爆竹声、钟声祝愿声声声不绝于耳,成了过年最热闹的沸点。
全家的年夜饭时最重要的时刻,饺子上桌了。
桌子上还有记者的最爱---骑马菜,小的时候满地都是,那时候被视为填不饱肚子的充饥野菜,也是记者放学后要挖来喂兔子的任务,可是现在却是物以稀为贵了,一两就是五块钱。
宝宝在猜这个饺子里面一定又给他带来好运的硬币。
晒晒我家的年夜菜肴吧。
祝愿龙年大吉吧,祝愿天下太平人人都健康平安快乐。
老父亲还拿出自己的宝贝相机记录下这一幸福时刻。
这是记者2012春节的全家福。
吃完年夜饭老父亲困了,为了让老人家睡得舒服些, 记者要给老父亲洗洗脚,可是宝宝说他长大了要让他来接班了。
大年初一,老父亲早早的就起来了虽然说光穿衣服就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累了一头汗, 可是一辈子要强的老父亲就是不愿让别人帮忙。
老父亲每天还要自己量量血液看看自己的健康指数。
亲朋好友都来拜年了小懒猫侄女还没起床。
好不容易哄着小侄女起来穿上新衣过新年。
记者看到了哥哥一家和嫂子姑姑——斯琴高娃最新照片。
过了年老爸老妈就要去弟弟一家回赤峰住了。
小侄女看着这么多人都要走了,心里有点难受。
这是弟弟的公司总部很气派。
这里离赤峰火车站只有几百米。
这名字很奇怪,记者有点搞不懂。
节日的赤峰火车站很是冷清,由此可见这里人对传统节日更重视。
北方的节日气氛很明显要被南方浓郁。
老母亲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洗起碗来也不用洗洁精说那东西有毒。
宝宝说要滑冰,在河南玩不到,于是乎,全家几乎都来了。
这里滑冰很划算一小时八块钱。
宝宝拿着冰鞋心里这个美呀。
老父亲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个体育棒子, 现在身体不太灵便了,弟弟就给老父亲选择了冰车。
这种劣质冰鞋很不好穿,就像木制的一样要想系好鞋带就更不容易了。
老父亲很感慨:转眼间,由原来年轻的时候推着孩子滑冰车,到现在却成了儿子推着老子滑冰车了。
战战兢兢地,宝宝开始航行了。
旁边的龙年滑龙车玩的正酣。
宝宝很庆幸自己没有摔跤。
一会功夫宝宝就熟练起来了,速度也飞起来了。
时不时的还边滑着边和哥哥打雪仗。
看看这一老一小的姿势才是练家子。
再看看这二位就像扭大秧歌。
很惬意的天,很惬意的冬,很惬意的幸福时刻,可惜就是短暂了些。
弟弟一直没有离开父亲的冰车,几个小时都是一直和老父亲聊着什么。
过了午饭时间了,大家才恋恋不舍得要离开了。
在冰场旁边,看到了让孩子们走不动的东西。
弟弟特意给老爸买了一个芝麻的,可是老爸舍不吃说要回去给老妈吃。
这回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开心的时候。
我和弟弟都要走了,弟弟是要经过北京飞新疆的分公司开始新的一年的新的一页。
临走时,宝宝突然回身保住了奶奶说:奶奶保重身体,我会想你的。
回郑州的时候也是4点起床开始收拾,5点半开始踏上了返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