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 记者中牟“装蒜偷瓜”行 | |
|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7 7:46:41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
| 
 
 记者中牟“装蒜偷瓜”行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提起河南的中牟县,大家并不陌生,不单单是前不久的全国因强征而发生的三起碾死人事件中的一起就发生在中牟县,而是,中牟的大蒜和西瓜闻名于全国已经很久了。 这不,还没到“六一”节中牟的大蒜和西瓜有丰收了。记者,一大早驱车赶到了朋友的蒜田记录了这一收获场面。 
 
 农民这时候也很幸福吧。 
 
 
 随处可以看到路边晾晒的大蒜。 
 
 由于家中人手少,老人们通常先把大蒜收回去后在去根剪樱。 
 
 这些都是前来支援的帮工,据朋友讲,每亩地要花去800多块钱费用雇人。 
 
 这种很实用的大框是最原始的运输容器了。 
 
 这位老人就是在地里把大蒜加工完毕后,再用大框装上三轮。 
 
 今年大蒜的成色还算不错,产量也不错。 
 
 这里大蒜有名气,除了土地的养分特点外,就是着清澈的黄河地下水的功劳了。 
 
 这个赤脚大仙就是记者的老朋友“草根文化狂人”——赵福群。 
 
 
 其实,挖蒜的方法和挖野菜的样子没有什么两样。 
 
 用于土地湿润松散,所以很多的时候都是直接把蒜连根拔起。 
 
 赵福群告诉记者,如果不及时把蒜收获,者保护大蒜的四层皮就会一层层的腐烂。 
 
 这种刚收获的大蒜在没有晾晒之前是制作糖蒜的最好时机。 
 
 见到了淳朴的农民大嫂,看起了像是电影里偷地雷的样子。 
 
 这是赵福群的哥哥,他正在做的就是去根剪樱的加工程序。 
 
 电动三轮车成了这里家家户户不可取少的运输工具。 
 
 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是那女老少齐上阵,没有闲人。 
 
 像老赵抗的这种蒜就可以直接送到市场销售了, 现在的大蒜很便宜一般在七毛钱一斤。 
 
 跟着瓜嫂来到大棚瓜地里。 
 
 瓜嫂的身手很敏捷,估计,是经常以此方式“偷瓜”有关系。 
 
 看着瓜地的瓜秧就是一种享受。 
 
 这时候记者才是道,这样的瓜,一个瓜秧上只能结一个瓜,剪掉了就没有了。 
 
 瓜嫂说,摘瓜的时候最好带一块叶子和瓜藤,这样能放的时间久一些。 
 
 这就是“国标偷瓜”的样子。 
 
 老赵告诉记者,瓜农很不容易,从头一年11月份育秧, 但现在收获要投入的不单单自己成本,更主要的是心思精力。 
 
 一个瓜小的十几斤,大的几十斤。 
 
 这时候的瓜已经熟了,放的时候要轻一些,不然会炸开口子。 
 
 路边就地销售大蒜和西瓜的老汉,阻止记者拍摄,说是怕城管找事。 
 
 几个瓜就百十斤,按照当地价格是每市斤一块五毛。 
 
 这是外地的商客来订货看瓜来了。 
 
 水土不服了,出了一个小交通事故,练练外地客户的胆量和身手。 
 
 在这个蒜瓜之乡,这个时节你会随处随时都能看到这个场面。 
 
 这瓜在市场上的价格就是翻倍了。 
 
 |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