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吟诗个园邀明月 惬游黄河在中秋 | |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23 9:31:47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吟诗个园邀明月 惬游黄河在中秋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又是一年中秋节到了,正所谓每每此时节不同,“往年十五月圆在十六,今夕月疲归收心本位”,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缤纷复杂的年代,大家只知道为了儿女操心受累而乐此不疲,可是父母老时皆在家中孤独寂寥空守候。能有点空闲回家看看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郊游是节日大家都喜欢的事情,一来呼吸呼吸被窒息已久的心扉,二来带上孩子在郊外一起找回自己埋在心底的那份纯真的童心还原脱去伪装的自我。 当然更难得的是在此等污浊文化泛滥时期还有些濒危的正能量正在唤起我们麻木已久的神经,将我们的人性召唤。虽然苍黄疲惫的月亮不在清明皎洁,但是能在十五的枝头看到他的身影依然是激动轻呼。 在淘沙过后枯竭乳汁的母亲河旁,孩子们在秋老虎中最后一次体味感受这母爱的荡漾。 在文化复兴蹉跎岁月的个园栖息地,那悲壮哀婉的情怀,那铿锵豪迈的壮丽诗篇都把我们带回到那个久违的浪漫主义时代。 不管是文人墨客把酒问青天的美人大丈夫的历史,还是在那个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的时代,文哲对仗的之乎者也的平平仄仄,还是现代西式白话中的精神理念都将成为我们人类发展中永远不可替代的思想和精神食粮。 就在这里——个园,大家看到了久违的率真和久违的笑脸,更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未来。 《月十五》 离别长暑煎熬苦,蹒跚急迫踏秋途。 金色满收凄美景,可叹日落尽西湖。 眼望明月品五毒,嫦娥颜衰未出处。 世事异变本无性,力搏恶流名千古。
每到节日的每个城市的交通几乎都一样——堵。
这里不堵所以大孩子、小孩子都跃跃欲试。
这位父亲就没有底下两位孩子家长有魄力。
大水过后的黄河湿地开始了板结。
黄河水位的下降给了大桥的很好的流线。
发现了两个卖萌的婆姨。
看到了两个比大人还沉稳的小男人。
老人的节日很现实,既然孩子们都回不了家团圆,莫不如出来热闹热闹还挣俩钱花。
又来了几位美女,指着要男生买吃的,旁边的看客很不平,为什么男生成了女生的提款机? 旁边的的大爷很鄙视的说,那是提前为买身付首期。
看到了一个没戴乳罩的女孩子。
很惬意的快乐。
很十五的传统游船。
两个小家伙憋不住了。
开战了。
旁边的阿姨可是累得不轻。
这边景色独好。
还是开战。
太阳公公要回家吃团圆饭去了。
名字很怪异肯定有寓意。
还温馨不管是不是亲人。
很景色的景致。
活动就要开始了。
河南电台《城市之声》的总监(戴眼镜的哪位)在和几位诗人交流着。
这里的饭菜是这样做出来的。
记者镜头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现在正是月圆意正浓的蜜酿时分。
个园的老总赵强(也是戴眼镜的这位)致欢迎词,估计是喜欢念旧的文革时代人,说起话来很革命。
不愧是老播音员了,一张嘴就是浑厚有致动人心魄。
虽然长得有点像滑稽样子的——傅彪大哥,但是其水平孩子真的不辱没傅彪大哥的形象。
记者的老友——河南电台《新闻广播》的主持人也是老播音员郭城 的诗句犹如涛涛江水汹涌澎湃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芊芊细雨,润木无声。涓涓细流,潺潺流水。
很有大家风范。
这边的客人最幸福,也最有耳福。翠竹品佳酿,品色揽诗声。
犹如月亮之上的盛会。
淑女般的身材,圣女般的品味。
很动情,很感动。
举手投足之间驾轻就熟给人的是享受。
犹如十万个为什么。
声音和表情都很到位,就是肢体表达还有点羞涩。
知音。
来,不说茄子,也不要黄瓜,咱们一起喊——诗歌。
沾光,纪念。
回到家了记者的家人都等不及了。
常常不靠谱,今天才回家。
有诗,有歌,有酒、有菜、有月饼,有爹、有娘,有妻、有子有月亮。这才是咱中国的民族节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