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老记”“小记”见证“郑交会” | |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2 14:26:29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老记”“小记”见证“郑交会”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实习记者 张焕星 摄影报道 金秋十月,在母亲河孕育着的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收获景象。 君不见,黄河北边的稻田蟹金黄诱人,黄河南岸的无籽石榴红彤彤犹如少女羞涩的脸蛋。豁然回首,在黄河岸边的这个中原现代大都市郑州,也迎来了全国各地和部分国际友人、商家齐聚一堂各数家珍的“郑交会”。 在郑东新区的会展中心记者看到,这里面有豪华的开幕、剪彩仪式,没有明星大腕的捧场助威,更没有彩带信鸽的烘托飞舞和锣鼓鞭炮的惊天动地,取而代之的则是东道主与参展客商的代表的祝贺与期望的短节的致辞,短的不能再短了,短的让很多记者还没来得及去掉相机的镜头盖,找到最佳的拍摄位置,开幕式就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领导嘉宾们一路急匆匆的走访参观了展区的部分展出情况,把余出来的大部分时间都让给了参展和参观的客商们,这种纯纯脆脆的商品交易活动还是让很多参加过很多展会的客商们不得不瞠目结舌的一时还接受不了。 第十九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是由商务部支持,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商务厅承办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旨在以“扩大开放、合作交流、繁荣市场、促进消费”以日用消费品展览交易为重点,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其中室内面积6.5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划分为16个展区,分别是境外商品展区、台湾商品展区、浙江商品展区、广西商品展区、福建商品展区、上海商品展区、郑州商品展区、家具及饰品展区、茶叶展区、绿色装饰材料展区、孕婴童展区、珠宝工艺品展区、汽车展区,渔具及户外用品展区。 今年郑交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展会规模创历届之最,参展企业和展示商品种类数量创新高;二是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境外参展企业的数量达历届最多;三是首创郑交会全国省市专馆,改变往届以省内厂家参展为主的格局。四是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改变以往政府主导招展形式;五是提升搭建档次,逐步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参展客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参展企业达1800余家,布展搭建折合国际标准展位近2500余个,展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届展会在中国-东盟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大力支持下,继续稳定增加东盟国家参展客商数量,参加本届展会的有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阿联酋、印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毛里塔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韩国、台湾、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今年郑交会在宣传方面加大投入,分别在河南电视台、河南交通广播电台、大河报、郑州晚报、汽车用品报、郑州广播电台、新浪网、和讯网、百度网、网易网、大豫网、商都网、老记见证网等媒体为郑交会的成功举办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开幕式由郑州市副市长薛云伟主持。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致欢迎词。河南省副省长赵建才和各界来宾客商代表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一见记者就说这上面的商品喜欢啥就拿去。
这是网络宣传大战吧。
这些都是不可不备的要件。 摄影 聂安邦(12岁)
要迟到了。快跑吧。
开始进入展厅会场了。
开幕式结束后,小记者被一位伯伯 拉住问了很多他感兴趣的话题。
领导和客商代表介绍着各个展厅的特点和展位展出的品种。
领导和客商代表连连称赞咂舌不已。
摄影 聂安邦(12岁)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个老外很精神,也很自信。 摄影 聂安邦(12岁)
他们开会不用会议室。
这让我想起了,蒙古祖先故事中的“青牛白丫头”。 摄影 聂安邦(12岁)
记者捏住了地主的大鼻子。 摄影 聂安邦(12岁)
摄影 聂安邦(12岁)
现场模拟示范,演示新节能产品。 摄影 聂安邦(12岁)
当记者想了解这个老外所展示的手镯是什么身份的女人能在什么情况下佩戴,他的确是“洋鬼子看戏——傻眼了”,把旁边的小姑娘也急了一身汗就是没法翻译,因为,那个老外的母语是阿拉伯语,对英语“很英语”。 摄影 聂安邦(12岁)
展示交易会上最多的就是免费品尝。 摄影 聂安邦(12岁)
记者又捏住了这个小淘气的耳朵。 摄影 聂安邦(12岁)
看看拍的怎么样?
这些应该都是真的吧,这年头那些假货 可是把这些真货坑苦了。
这个展位不展示都是论堆搓了。
哈哈,这个女孩肯定特招人待见, 因为她端的咖啡是好东西呀。
这个外国小姐姐一见到小记者就特别的表达了他的喜欢。
媒体同行在采访时,我在一旁听到了这个外国小伙说:他们的展品只展出不现场销售,让记者很感叹。
小记者学会他爹捏鼻子的手段了。
很犀利的印度大哥。 这里有点冷清。
同是展位这位的布展很糟糕,可是生意却是好得很, 看看把旁边邻居都吸引过来了。
一定是来销售的。这是不是蹭展呢?
孩子就喜欢这些小精灵们。
很艺术和生活结合的造型。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个龙椅很文化,老板说者使用黄河泥制作的。
这些连连叫卖的一看就不是展出的。
还有这个人气很足的摊位不会是在展示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菠萝蜜”。
鱼竿是老年人的最爱。
小记者问:这么长怎么放到车里面呀?
这里在拍卖,真货假货不知道。
这里挂着的有狼皮。
红火火的就是很有感觉。
这是什么呀?哦,原来是普洱茶。
叠布兜的手法很讲究。
放在这里面挤压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茶砖了。
这个棒棒糖可是很霸气。
这个糖像扇子。
这个台湾美女在给小记者讲述他的贵族刀具的用途。
我原以为是中国的陶瓷,后来才得知这是国外的玉陶。
孩子到了这里你还能把他拽开么?
这家展商很小心,在展柜的一角安装了这个。
唉,又是民族的劣根——贪小便宜。
这里的盒饭15块钱一份,很划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