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少林寺斥巨资重修洞林寺 昔日皇家寺院重现辉煌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洞林寺在河南省荥阳市东南20余公里贾峡乡寺河村。依山靠水,风景秀丽。据寺内历代碑刻记载,洞林寺始建
于汉,盛于唐、宋、元、明。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与"少林"、"竹林"合称天中"三林"。明周靖王卒葬于寺后,遂称王家之佛堂。今大部建筑已毁,仅存两殿、一古塔、一玉佛、一鼎和碑刻。其中的明周旨谕碑,碑高2.4米、宽95厘米,刻旨谕并明周王序。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立石,现存放洞林寺内。元《大藏经记》碑,碑高2.4米、宽1米,正面刻"大藏经记"全文700字,阴面刻洞林寺历史派系图。另外在洞林寺后古洞内,有白玉佛一尊,名为"南无日光菩萨"。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秦朱元璋旨造石,像高1.63米,色泽光润,雕工细巧。1981年移县文化馆保存。

  据传说佛家老祖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原后,原本创建了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其中洞林寺创建最早,较少林寺早300多年,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1800年的历史,与相国寺、少林寺合称中原四大寺院,也是当时地位最为显赫;香客、居士最多的寺院。寺有洞林三景,白玉佛、洞林晚钟、楚金炉更是享誉四方。可惜这一近两千年的古寺竟毁于战火之中。

  当记者从公路上下来,在绕过路旁的一个村庄拐进狭窄陡坡几乎不能相信在这里居然隐居着昔日较为堂皇的皇家寺院,走进寺院山门,几座现代的红砖瓦破旧老房,。唯一能看出古建筑只有天王殿,天王殿前有一古老的铁鼎,黝黑沉默。正面弥勒佛租依旧笑意不减当年,永远以笑的仪态俯视终生,可是此时他的模样却象在哭。在一根巨大的柱子上却镶嵌了一块石版,上面还刻着捐赠人的姓名,落款。但从落款的时间考证时间为明朝嘉靖年间。记者在整个寺院四处找寻也未能找到这个简陋、寒酸的寺院与传说和记载中的皇家或王家寺院相媾和的样子来。落差之大不觉使记者为洞林寺的衰败心痛落泪。

  在寺内唯一的大殿内记者见到寺内的老和尚,年高88岁的释文果师傅,据文果师傅讲:洞林寺原本和中原较早的几个寺院一样,只不过建造的年限较早了些,洞林寺之所以兴盛主要还是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关系,据传:朱元璋的母亲从安徽老家逃难来此,因身怀六甲被寺院和尚收留,并在寺院生产了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这里一直长到了十几岁。后来朱元璋成事后就把洞林寺命为皇家寺院。至于这个千年皇家寺院,为何衰败、破落成今天的样子,原因大都不大详尽,唯有一点较为共识,那就是毁于战火。

  在寺院里的天王殿外面记者从几个不知是居士还是香客的妇女那里了解到,寺院中间正在搭着的架子,修建一半的建筑物正是由少林寺投资为洞林寺重新恢复昔日洞林寺的面貌而施工。他们还告诉说紧靠寺院的山坡上还有一座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塔。

  沿着崎岖的山路慢慢而行,在西面的山顶上果然有一座古老青砖宝塔。在塔的上端刻有无缘真公禅师塔,上面刻的时间是大明洪武年间。六百多年的古塔见证着千年古寺的沧桑变迁;见证着千年古寺传奇故事;世间无常。由于在当地政府和寺院里没能找到有关这位宝塔上标明的无缘真公禅师究竟是谁,所以只能从当地传说中来猜测;可能就是那位马皇后出家的弟弟,昔日的国舅爷。从这一点虽不能证明老和尚释文果所说的朱元璋就出生,成长与此,但也能证明洞林寺乃昔日辉煌的皇家寺院的说法。

  关于洞林寺的重塑和修缮,历代历任寺院主持、方丈都曾梦寐以求,可是洞林寺却依然萎靡不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少林寺决定斥巨资重修洞林寺。山门已经修好,这不外面正在修建的就是大雄宝殿。这几天是麦收的大忙季节。工地的工人们大都是农民工,都回家收麦子了。要不这大殿也该修的差不多了。“唉!终于我还能看到这一天呀。真不错。要不是人家少林寺永信方丈的胸襟,我们还......!”老和尚说到激动处,不禁潸然泪下,或许是压抑了已久,或许是沉寂了太多。他的泪可能融入了太多太多情感。不管怎样,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