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5草原行第二季:祖国正北方——秋色内蒙古(一) | |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11 16:45:49 文章录入:大漠寒心 责任编辑:大漠寒心 | |
|
|
2015草原行第二季:
祖国正北方——秋色内蒙古(一)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回乡探母
就在农历八月十五前的十几天,老母亲突然又病倒了,据说是因为一个人又和面又拌馅包饺子给累的了。心里着急可是正在被一身工作缠身,虽然大哥电话里安慰说不要回来,这里有我和你大嫂就行了。 想到老父亲电话里的悲凉和老母亲身上三个支架一个桥的术后身体状况,记者决定提前借休十一小长假,在安置了一切后便与儿子一起四更造饭,五更出发踏上了回乡的路。到家之后便和儿子接管了照顾年迈父母大人的责任义务。
虽然近些年也每年都回老家,但是,在秋天回来的机会还是十几年前。
这个收费站也算是宁城县的一个亮点了,全国的几乎都撤完了。
儿子正在抓紧时间处理撰写兰考苦命小妹妹的报道。
第二天是赶集的日子,这里每五天一个集日, 很多农民种的特产这时候都拿到集市上出售,不但花样很多并且都很便宜。
很多这样的大货车都会从很远处运来当地没有的生活必需品。
过去的“东北三大怪”的缩影:大老娘们叼烟袋。
老娘最喜欢捡便宜的拔秧蔬菜,这也是那个年代养成的勤俭节约的老习惯了。
一有便宜的蔬菜,不管需不需要,老娘都会买回家。
想到我们回去的时候,路上要吃饭,老娘还专门为儿子挑选了饭盒。
大哥大嫂过来包饺子了,本来么,过节了又是记者 十几年在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肯定要吃饺子了。
老太太就是因为半个月前包饺子累病了, 可还是必须亲自为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包一碗饺子。
老父亲因为血栓后遗症帮不上忙,就偷偷跑到了 卫生间用不怎么听使唤的手在洗自己的内衣。
被记者曝光后,儿子抢走了老父亲洗衣服的活,这也是从六年前儿子从 记者手里抢走了每晚为爷爷奶奶洗脚洗袜子的活后,再一次升级了。
吃完饭后,儿子又尝试着练习给爷爷削苹果吃。
趁爷爷看电视的时候,听说奶奶退休前一直是全行业的跳棋冠军, 儿子又跟奶奶学习下跳棋。
到了例行公式的洗脚时间了。儿子又开始了给父母足底按摩了。
老娘是个闲不住的人,眼里随处都能找到要干的活计。
服侍老两口上炕睡下了,我们也要撤退了。
2015的中秋之月真圆。
第二天一早,伺候父母大人吃过早饭, 我们就拿起相机去看看十多年的家乡秋意。
东北符号的青纱帐,儿子很稀罕。
天高云淡,处处秋收景。
哈哈哈,这就是传说中的东北红高粱。
山脚村边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在摘豆角。
现在,这里的农民也很会过日子了, 你看看这房子可比城里的鸽子笼强多了。
这个是记者少年时代经常来此玩耍的老大桥,现在已经停止使用了。
著名的老哈河也在此几乎断流了。
大东北的深秋就是这个样子。
被中央调查的臭名昭著的宁城县衙。
这里的社会时代就像这个标志一样。
儿子想带着爷爷出来走走。
这就是游街串巷的货郎吧,不对,该是女货郎。
老父亲的听戏机坏了,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走,拉上老人家看风景去。
昔日郁郁葱葱涛声阵阵的蚂蚁山上,此时已经是风沙阵阵树木稀的惨状。
把我们外出采访的休息装备拿来让老人家试试。
山峰之巅,云端之下。此情此景多能表现岁月沧桑的老人家心绪呀。
老母亲看着山下的景色勾起了他们年时代的历历往事。
淘气的儿子还来个高瞻远瞩后的纵身一跃。
力争高大形象。
一个手机还能玩对手游戏,真是孩子们。
深秋的小城别有一番意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