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老穆的绝活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聂志义 通讯员 聂安邦 摄影报道

 

           知道老穆,是在一个朋友的家里,开始看到了朋友收藏老穆的舰模时,记者还以为朋友在国外买回来的呢,可是听了朋友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是为朋友照顾小公主的阿姨的老公,也就是老穆,一个下岗职工自己用废弃的边角料制作出来的。并且在朋友的指点下,记者才认真、仔细的观看到了船帮上用鞋上的气眼做得救生圈,还用瓶盖做的活临活现的舰模零部件。
        趁着一个周末,记者向朋友借了一天时间的穆嫂,并在她的带领下驾车来到了一个位于新乡城里近乎于平民窟的“窝”。在这里记者惊讶的发现,这个家活脱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加工厂和科研工作室。经过跟老穆聊天,记者了解到,老穆名叫穆瑞法,祖籍天津,今年55岁。是祖上搞河运时,迁来到新乡的,原在新乡市有色金属材料厂工作。后因90年,工厂效益不景气下岗在家。
下岗后,夫妇俩为了生存;和供孩子上学,先后开过出租车;开过饭馆;搞过水暖装修,但都因为老穆为人老实本分,且做活认真,并且认真的有些死板,所以拿穆嫂的话,就是做一行亏一行,主要就是因为不懂得经营所至。
        老穆做舰模是从前年开始的,因为那时候为了挣些家用,穆嫂到原本就是亲戚的朋友家里来做保姆。这样一来在家里寂寞无聊的老穆为了打发时间,就开始拿着画报上的军舰图样开始了琢磨,谁知这一琢磨,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没事的时候老穆就四处搜集建筑工地装修时遗弃的边角料,和到废品站、卫生所去捡回被人扔掉的输液管、瓶罐、塑料盒。开始往他研制的“军舰”上装配。
        据穆嫂讲,自打结婚到现在家里的衣服和其家务都是老穆承包了,老穆的烹饪技术也是独居特点的。老穆不喝酒,也不喜欢打牌,所以就只剩了这一门心思的唯一嗜好了。老穆一口的带有天津的新乡口音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起话来,还总是乐呵呵的;慢条斯理的,一种出奇平静的心态让记者感慨不已。老穆经过几年的磨砺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打算,他说:等再精炼一些后,就要到贫困山区叫那里的村民做舰模零部件的制作方法,和他联合成公司零件加工的形式,来形成产业化经营。
       虽然老穆学历不高,可是仿佛天生的钻研天才。在一间不到40平米的老屋子里,老穆乐在其中的钻研并快乐着。但是这间住了25年,见证了老穆人间沧桑、欢笑的小屋,马上就要因为城区改造被拆掉了,老穆正在四处寻觅自己新的根据地。

 

 

 


老穆的这件工作室里面可真称得上是,不容外人插足



老穆做活的认真劲,可谓是精益求精,用他的话就是,做活就是做人



老穆没有上过专业学校,一切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用他的话,这叫比葫芦画瓢



看看这火柴棍到了人家老穆手里的价值增值



老穆的巨作的零件,大都是出自这些平时这些被人们遗忘,废弃小瓶盖,输液管



唉呀,你们看这个大炮还会动呢



哇塞,和真的一样耶



看看这个舰载直升机多精制呀



老穆用的工具可谓是五花八门,包括了多种专业的和学科



这是重工行业用的切割机


 

这些则是钟表店用的精细工具



这些杂志和墙上的贴画,就是老穆的派工单,和施工图纸



这个是老穆的得意之作,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平时真舍不得轻易送人



这几个舰模是已经被人收藏预定下了



这样的巡洋舰的制作工艺最复杂 ,下一步就是要做这样的动力较强的舰模



这个雷达就是用易拉罐瓶底做的



只要穆嫂只要一有机会回家,就会享受的看着老公工作



为了省下来时间“琢磨”他的“舰队”改良,老穆总是做一锅稀饭吃几天。真实苦作舟呀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胶水是老穆用得最多的组合原料了



轻骑摩托车上的用的电瓶,就是这艘驱逐舰的动力源



对于老公的杰作,穆嫂总是爱惜有加,她把这也看成是对自己心目中伟岸英雄的另类爱的方式



每次将舰模送到河边试验的时候,老穆总是特别激动



老穆可不是只会做舰模,看看这个鸵鸟蛋做成的工艺品,也是他的杰作



看看这艘特大型号的木质帆船



就连儿子新房里的音像也是爷俩自己制作出品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