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聚焦大漠文坛草原之子-伊勒特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资深记者 聂志义 通讯员 聂安邦 摄影报道

  

我不让龌龊的字眼进入诗行

整个春天让它弄脏

我帮助一万匹马蹄长出翅膀

追赶敖特尔古老的芳香

 

牧场早已绿成汪洋

祭敖包的人群为何要窝进了毡房

骏马早已将银鞍备上

骑手为什么还不抖开银缰

 

鸟还像原来那样飞翔

可总觉得它对我躲躲藏藏

苍鹰仍里在蒙古包前那道山梁

可总觉着黄花乌拉比冬天还荒凉

 

闷酒一壶焐热胸膛

猎狼的藤鞭派上了用场

无声的呐喊摇动无数臂膀

让恶之花火葬草原的苍莽

我不想让龌龊的字眼进入诗行――――

摘自伊勒特诗集《碰撞死亡》

 

他从草原上一路走来,沾满泥土的裤脚上,送出的却是阵阵草原特有的芳香,这股芳香在草原晨风的吹拂下,我们被陶醉了――那就是伊勒特的诗,那就是伊勒特的草原情怀。

从伊勒特的作品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诗文中透出的不单只是对草原大漠的炽热和眷恋,其中更具有古代爱国诗人所特有的侠风、义胆,和对事物超凡的锐视、卓见。

知道伊勒特是在2006年的元月份和哥哥的谈话中,那也是一个寒冷的草原严冬,但由于是在这个计划总不能如愿执行的特殊地方,我们遗憾的交臂失之了。一年中,它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伊勒特从1975年就开始了诗歌、散文和散文诗的创作。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上山下乡的时候,牧羊的日子虽然孤寂、清苦,但辽阔的草原、蓝天白云的境地,却给了他插上了梦幻的翅膀。心底的感受、情结,化作一个个特殊的音符,源源不断的在他的心中流淌,淳朴的牧人、大漠的生灵,甚至草原上的风、雨、雪、霜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下乡的苏尼特草原成为他心中永远的情结,无论在诗歌、散文,还是文赋中,他永远是苏尼特草原的儿子,草原是他不变的颂扬主题。牧羊汉子、教师生涯、律师职业的所思所感,直至今日的从政旅途,特殊的经历赋予他独特的视角,他感悟着人生,并用诗歌、散文抒发着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创作,也成为他生活中不能割舍的部分。

在此次《河南老记大漠行》报道中,伊勒特被列到了我的第一个文化名人访谈计划中。可当第一次电话约见他时,正巧他要到呼和浩特开会。在忐忑中熬到了大约伊勒特回来的时间,便决定一面在他手机关机的情况下独往,一面准备无功而返。

到了锡林浩特市后,终于在他的同事那里得知了他已经回来,并幸运的和他联系上了。在一个淡雅温暖的酒店包间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让我在一年中不断猜想着是什么模样的文坛怪杰。

虽然,有着种种猜想的准备,可伊勒特给我的印象还是有些意外,年龄比我想象中要年轻得多,而且很清瘦,有股浓浓的书生气,却比做记者的我还要“肆无忌惮论真理”。伊勒特的独立特行的理论和思想使我很是诧异,尤其是他对社会、文化、历史的卓识,还有对哲学、人性的研究剖析,都使记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个政界诗人。他不但能讲出别人违心、忌讳所不讲的话,而且还经过研究归纳出语惊四座且十分有依据的独家真言来。

有次在有众多名宿前辈的笔会上,一位名家问他最喜欢谁的诗。伊勒特毫不避讳的直言道,他最喜欢的诗是他自己的,因为他最喜欢的是草原上的牧民和那里的一草一木,因为是他们给了他诗的生命和灵魂。

他经过多年历史、考古查证,推断出内蒙古的人文历史比先前认为的六千年还要往前推前三千年,这比刚刚发现的八千年文明史还要早一千多年。虽然说他一再保守的讲,要继续查证出更多的理论来证实这一发现,但是透过他那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着光亮的眼睛,我找不到不相信他的理由。

伊勒特有个非常幸福的家,贤惠温存的妻子是他的知己,聪明文雅的儿子是他的诗友。三口之家和谐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尊、敬、爱、好。伊勒特告诉记者,几年前遭遇车祸经历了生离死别后,他感悟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真谛。

伊勒特用他的文风、才智、远见以及另类判断、诠释,彻底使我折服,用一年等来的这一天里,我们成了知己。

 


读书、悟书、写书。这其中的读书是伊勒特最大的嗜好了。

读书愣是读出了很多由头来。



自从车祸受伤后,为了加强右臂的恢复锻炼,

伊勒特几乎每天都要忙中偷闲的打上一会乒乓球,

不成想到是成了他自己在同事之间的又一强项了。 

 


      

        为了让记者相信他是个经常做家务的模范丈夫,

      伊勒特还煞有介事的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厨艺-刀工。

 



文学、文化、文史,这其中的关联无需费舌大家都知道,

所以伊勒特也自然要对文物产生很大的兴趣了。

 



伊勒特的藏书不单只是,文学名著,也不光是历史巨典。

它包括了蒙汉,的哲学,文辞,历史等多种学科,

还有很多的线装古辞。

 



看书,悟语。读书、唱词。这就是儒家,文雅豪放抒情之经典。

 



这就是文坛怪杰,一个在遭遇车祸后,用读诗,

写诗来为自己疗伤的记录。



请儿子做老师,为自己“扫网盲”,补上这一课。

这叫与时俱进。

 

 



每到,伊勒特不知道什么原因,突发了浪漫、惬意的怪僻时,就会“驾车南山邀寒雪,畅弓携妻请晚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活到这个岁数,不算大也不算小了。虽然未修炼出“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境界,但自恃有能力守住良心,顺乎自然,静观“逝者如斯”矣!

我曾经踌躇满志过,热血沸腾过,梦想远大过,可那是生命青春的花蕊,尚未经历风寒呵。

人生的价值,是每一次的坎坷中,是挫折造就的,是逆境造就的。所以,我每一次的坎坷中,都能品味出生活的丰富滋味;从每一次的挫折中,都能会体会到生命的分量;从每次的逆境中,收获平庸的日子里收获不到的果实。

我有准备,“不惑”之年在随时迎面而来的逆境中咀嚼坎坷和挫折,完善魂魄。      

                             摘自伊勒特散文集《草原殇》

 

相关链接:

 

伊勒特,汉文名字陈胜利,蒙古族。 1956年12月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学学历。曾经上山下乡,放羊、训马,教书育人。1986年,伊勒特参加了全国首次律师资格统考,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律师资格,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律师工作。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他主要致力于诗歌、散文诗和散文的创作。是一位蒙古草原作家群里一位后起的青年作家,也是在同行中个性独立鲜明,思想主义锐利的较为罕见的文坛奇才。出版的诗集、散文集有《碰撞死亡》、《伊勒特诗选》、《心造的跋涉》、《伊勒特散文选》等。作品还曾译成蒙古文发表,其作品所获得各种奖项不计其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