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记者 聂志义 通讯员 聂安邦 摄影报道
“火腿”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别称,来源于英文“HAM”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英文缩写。而现在却被更多的使用到这个外来行业文化的领域中。 初次接触这个群体,是在记者在采访了“越野一族”之后的偶然机会,越野发烧友李瑾送给记者一个业余电台,开始时是为了和车队联系,可是又来就不得不被它一步步的牵着鼻子走了,四处为申请呼号奔波,进而又被这些业余无线电知识所痴迷,于是逐步接触到了这个群体里的游戏规则和另一种精神,这便是当今时代的又一现代文化空间。 据,河南业余无线电台里面的资深人士,韩大哥(呼号ICO)介绍说:其实,我国业余无线电运动虽然没有国外起步那么早,但是,早在1964年2月3日,中国的无线电运动就由,原四机部部长王铮和国家体委陆上司司长张文华发起。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在民政部注册,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主管单位自然也就是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是于1984年代表中国加入到了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中,成为了这项运动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 记者随后,又从有关网站上查询到:“业余无线电是一项将人们带向世界和未来的科技性活动,全世界现有注册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290万,普及率极高。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们通过发射业余无线电波,互相切磋技术、传播友谊,并在突发灾害时为社会提供应急通信服务,因此得到国际电信组织和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的支持,通过国际公法,在1.8MHz至250GHz的无线电频谱区间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开辟了23多个频段。” 但是,对于记者来说这个陌生领域的任何活动,都是有极强的吸引力。于是,记者不顾儿子发烧,冒着2007的首次沙尘暴登录郑州的突然袭击,亲历了一场人与自然演绎的感人镜像。最终,记者还为此被风掀翻在地,摔坏了自己的心爱宝贝镜头。 按约定,5月5日这一天,为祝贺5月5日中国业余无线电节,在省体育局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河南业余无线电台爱好者HAM联谊活动,在花园口的黄河岸边举行了。可是这一天,由于提前计划不周密,加上老天不作美。整个活动不得不在沙暴中进行着。也可能是恶劣的天气想考验一下“HAM”一族的意志和决心吧。记者也被这些“火腿”的精神感动了,不停的按下了快门,锁定记录了这一个个瞬间。

现在风暴中保护好天线,确保全国联网呼叫,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韩不愧是资深老“火腿”,第一个到达现场,
不顾腰疼就和其他“HAM”们,开始设备的安装。
天上蓝天白云,地上一片沙尘。

风沙太大,也给天线来口水喝。加强一下灵敏度。
狂风吹乱了,美女的秀发,可是他浑然不知,
正在忙碌的记录着伙伴们的联系方式。
看看什么是铁杆“火腿”吧。
在风中,要想固定好条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野外作业,唯一的电源就是车上的电瓶了。
风沙太大,也给天线来口水喝。加强一下灵敏度。
没有统一的制作证件,就自己动手,写下自己的呼号,戴上。
看看这“火腿”开的车都别有个性。
谈笑“风声”中。
大风来的正是时候,让沙暴见证爱情。
集中学习最新法规文件。
这家伙,真厉害,一个人拿这么多。
还能把每个手台的特点说得一清二楚。
不愧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连开关没打开就喊话,怎么会有回音呢?
高手支招全国联网互动。
看看,这业余的可比专业的还用心。
对一年来表现特别好的“HAM”(火腿)们,还有奖励呢。
看着这一对的装束,就知到是一对最好的“火腿”。
只有在军队作战的战斗场面的,才会看到的真“家伙”。
最好“火腿”们合个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