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老记大漠行——夏天版《感悟大漠之魅》之《马文化》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5 17:58:56

 

老记大漠行(夏天版)

 

《感悟大漠之魅》

《马文化》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马,对于蒙古族牧民来说就是,民族之魂,不管是生活、劳作,还是历史文化都离不开马的存在,马自然也就成为了民族形象的代表之一,在地球村这个大部落里几乎少有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蒙古族又被叫做“马背民族”,可是,由于现代文明和交通工具的更替,马的利用率越来越少了,过去的骑兵也没有了,骑马的人越来越少了,骑摩托车,开吉普车放牧的人越来越多了,马除了最为旅游项目和被杀了吃肉外就没有了世间生存的地位了,可是马的精神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蒙古族牧民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好在民族文化的兴起,旅游的开发又为马的命运掀开了新的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