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记者节,让主持人感悟伙伴们
河南电台相关直播报道音频:
http://live.hndt.com/2008-11/01/cms81299article.shtml(一)
http://live.hndt.com/2008-11/02/cms81317article.shtml(二)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直播报道
几年前当第一次听说拓展训练这个名词时,还很是新鲜,觉得是个很时尚的运动,记得第一次参加拓展活动是在2006年,感觉有点不适应,主要是,因为记者向来以强硬、勇敢自居,可是面对一些从未尝试过的“名堂”来说,还真有些(感到)心里没底。比如,像“背摔”这个项目,它不是勇敢就能做好的,在倒下的那一霎那,你的身体由原来的自己能掌控的,绷直得像一根筷子,到由身体很自然的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每次都是把屁股先放下去。通过这次体验,彻底摧毁了记者的自信。很久不再提及这个让记者自卑的名词了,有很多朋友和原来的同事后来也都改行做了这个行业,总是时不时请记者去玩。可是这种美意却使记者着实的好生尴尬。
据一位业内最早接触拓展运动的资深人士讲:拓展训练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的的舰船被德国潜艇袭击后有许多给养相对充分,体力很棒的士兵和船员都葬身大海,却有相反一少部分被认为不可能生还的士兵和船员却通过有秩序、有组织的相互帮助,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成功的艰难的返回陆地并成功获救。通过对此事件的反思针对这种情况,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类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延伸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这一有效的训练方法很快就被在那个灾难年代生存的人们的广为重视起来。一时间,这项运动便在很多国家兴起,并很快风靡了全球。
拓展运动,共计有38大项训练科目,分别由:陆、海,空,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拓展训练四个顺序是:
1、团队热身。在培训开始时,团队热身活动将有助于加深学员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的投入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
2、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3、团队项目。团队项目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和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
4、回顾总结。回顾将帮助学员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活动的具体目的。总结,使学员能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到工作中去,以实现整体培训目标。
野外拓展训练是借鉴先进的团队培训理论,由传统外展训练发展而来。它利用大自然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与规则,结合大自然环境本身存在的各种险阻、艰辛、挫折等困难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团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等为目的的挑战式拓展训练,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
1992年,拓展训练被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引进中国。一开始,只有少数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组织参与培训,在那个企业文化贫乏的年代,很少有中国企业和单位参加。而且,还找招来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的不理解及非议。之后,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逐渐迈向国际化和(以及国家、政府、团体、企事业单位注重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国家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后,这种有利于中国人团队精神立刻犹如雨后春笋立刻便在全国的各个地方罗根开花了。现在当记者再次在网上搜索拓展运动字样时,各种相关内容便劈头盖脸向记者袭来。前不久,在荥阳青少年中心任职的朋友说,他那里也引进了这项运动,提议让记者去尝试一下,这个是记者心痛已久的尴尬又一次袭上心头。而这次记者决定战胜自己去体验一把。正巧时至,2008年11月8记者节来临前期。每每记者节媒体的记者们都在疲于奔命采访报道。所以,记者节很少能像其他节日那样有声势有气派,都是在悄无声息的度过的。今年,记者决定给同事们一个特殊礼物,约请他们一起参与这个挑战,让他们度过一个别样的记者节。
为了不影响记者节当天,我们的记者及时向全省人民报道记者节丰富的节目,经领导研究决定,利用记者节前一个周末的时间,让大家提前体验记者节的礼物。在荥阳青少年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周六一大早,记者便随同河南电台旅游广播的主持人们来到了风光秀丽,环境宜人的荥阳青少年中心的拓展训练现场上。
原本还担心,这些整天只会动嘴、动脑子的美女帅哥主持人们,可定会因为这种顶级危险运动而闹得笑话百出,可是,虽然有一些反应外,这些给人娇生惯养的年轻人却出乎意料的表现极佳。连教练都不得不连口称赞,看了主持人的素质就是不一般呀。不管是穿上军装就开始了,军人的生活,还是,不许抽烟,不许打手机,不许喝酒,不许穿便装,等等。一切均不但没有违反,而且,还给教练提出了很多的合理化建议。在两天的强体力,大风险的训练下来,这个第三中队,不但很快适应了这里的训练和生活,而且,再苦累的情况下还依然保持着电台主持人特有的,乐观、开朗、幽默诙谐的特点,把整个训练现场的气氛调整的非常活跃、激情。
最终,在大家的心更齐,心更近,心更静的逐渐状态下,打破了一个有一个记录。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就连平常胆量最小,最脆弱的两位美女主持人,最后,也在大家的鼓励支持下,在自己“豪迈”的“高音”伴随下,完成了原来本不敢想象训练科目,又一次的超越了自己。和整个团队一起,成功的穿越了生死墙,集体毕业。一个别开生面的记者节活动在篝火晚会中结束了。也许明年还会有更好的节日节目在等着你的参与。

刚到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拓展训练基地,河南电台旅游广播的主持人们就受到了热烈欢迎。

没有半刻准备休息,主持人们就被称作了队员了,一切都变成了,命令和服从。

这个主持人中队被编入正式训练序列,编为第三中队,教官向被选出来的队长授队旗。

各种的规定、纪律选不了,简短的训话后由队长带领大家换服装。

再看看,这一支队伍,谁敢说这是支杂牌军呢,再看看人家的队旗上,
电台的呼号都在上面了。中间的小人头还是请童画名家大漠热心给创作的呢,
寓意就是旅游广播的口号:爱生活,爱旅游。

看着这个名称,你可别误会是她的职位。那是每个人的代号。

刚上任的队长要发表首次演讲和发布命令了。

这是热身,也是战前环节精神压力的方式。

你可别认为这是让大家做成担架抬伤病员的。做什么的,在这里先留个悬念。

看到了吧,这就是大木鞋,要是有一个人心不齐。那可就走不成了。

这是两队训练比赛,老办法:三局两胜。

小队员就是大漠热心,看看人家的代号,酷吧。

对于讲评是每个队员都希望又担心的事情。希望得到指导,怕的是被点名批评。

训练对于这些很少有这样大较强度运动的主持人来说,虽然很苦很累,
但是,他们仍然是笑声阵阵不绝于耳。

教官示范,相互协力的注意事项。

哎吆,不会是要从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吧,吓死人咧。

这又是干啥子么?真晕!

啊??订婚戒指也要摘掉呀。

呀,怎么还给绑上了?

什么?数三下就把人给扔下去?

啊?真摔呀。人家姑娘都叫妈了,肯定吓得不轻。

啊哦,原来这就是“背摔”呀。的确是要有些勇气和对伙伴的信任呀。

不过说啥,也是要有些恐惧的呀,不然咋会把一个大老爷们吓得,心里只念佛呢?

不过姿势还蛮标准的么,不愧是队长,就是胆大不害臊。

看看人家,不但不害怕,还很天真的喊道:我是超人,我是超人。真厉害呀。

到了下操,训练告一段落时,大家就会按照口令,唱着队歌——《打靶归来》,向食堂走去。

在进饭堂之前,要听从女教官的训话,布置饭后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下午训练第一科目,就是解别扭呀。看看,把这些大老爷们给难为的--

在雷区取水,是整个科目中最需要动脑筋的。

这里只有粗细两条绳子可以利用,难怪连小家伙都派上用场了。

这个科目规则需要为所有的队员都取出一瓶水,并且,不能重复同一方式。

实在没招了,米汤队长把自己发明的,集钓鱼和套兔子的绝活都用上了。

现在,我们看一组慢动作特写。看看不借助任何工具,单凭团队协作的分解多做。
一、目标锁定。

齐心协力,屏住呼吸,成功在即。

胜利在握,还需沉着冷静。

看看这张感人的画面。谁敢说,他们不是齐心协力的胜利结果的代表呢?

下面这个更是惊险,叫:过电网。“380”的电网呀。
要在不能碰上线的条件下,把队友一个个的传送过去。

看看把美女累的,直捶腿。

下面的这个就是最难,最吓人的科目了。

也为难度大,危险系数大,所以,压力就大。需要大家打气、鼓劲才行。

看看这高度就让人眼晕呀。

冲刺的一瞬间。

成功抓杠。

这是两个最大胆的美女主持人的其中的“葱花”,上阵前心里不断地平静自己的心跳。

“妈呀,怎么越看越高呀”?

看,笑起来都是那么勉强。

看看刚刚到顶,就兴奋的“唱”起了女“高音”。

吓人的样子。

看多么优美的姿势呀。

这个架势的美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这位就是整个中队最胆大的另一位美女。看着好姐妹的整个历程,心里直打鼓。

刚打好安全扣,她就无法安定下来了。

摸摸看安全扣扣紧了吗?

“这个安全帽安全么?”

开始了她的吟唱,表情么,就不是太好看了。

很高,很惬意,就是有点害怕怕呀。

看,她又开始放声歌唱祖国好了。

一边唱,一边还不忘提醒下面的通知,一定要小心拉紧绳子呀--

没有抓住,但是一个美声女高音诞生了--

下来后,依然惊魂未定。

哈哈,终于明白了大家为啥鼓掌了,她也战胜了自己的恐惧了。

每个科目结束后,大家都会按照教官的要求,坐下来总结经验和教训。

全部的科目几乎都是全优,还有几科打破了纪录,所以,
就剩下这最后一道了,叫做,攀爬逃生墙。
有的学员调侃的说:咱们中国功夫都是打出少林门,人家老外确实胜利逃生。

第一个逃生的应该是在后面的过程中最劳累的。

女队员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时候,警报响起了,要是在短时间内逃离的话,就会前功尽弃。

这种倒挂金钟的动作,是要把在地下的最后一个队友吊上来。

全部顺利逃生,意味着团队配合的最佳状态已经形成。

结束了,意味着就要离开教练和这块刚刚熟悉的地方了,心里有些---

教官对三中队的各项成绩进行了总结和表扬。

大家欢呼雀跃成功。

在欢送篝火晚会会上,大家有一次的长起了《打靶归来》。

在晚会上,主持人们还和其他中队的伙伴们即兴表演了节目。

队长还表演了自己的“搂搂扭扭”的舞蹈,惹得满场喝彩声声不绝于耳。

荥阳青少年中心还表演了精心编排的印度舞蹈。

最后,晚会在集体的“兔子舞”中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