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郭贝贝和她家的草台班子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1 15:43:39

 

郭贝贝和她家的草台班子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直播报道

 

郭贝贝是个幸运儿,因为她已经开始品尝到努力后收获的甘甜。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交给父母自己挣来的工钱,而且是她的父母带着唢呐班子演了几十年都没有挣到的数目。这笔十万元“巨款”是郭贝贝在家人的鼓励下本着锻炼尝试的目的,参加一个省内电视台举办的《你最有才》的才艺展示比赛,获得总冠军所得的奖金。她现在的心情,就像春风中盛开的油菜花般灿烂。

但是郭贝贝却有着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她的家位于河南省最贫困的周口地区的西华县一个最偏僻的村子里,名字叫西华营。郭贝贝从小没读过一天书,6岁就被送到漯河亲戚家办的私人杂技团开始学杂技。开筋是练功的第一项基本活计,也是很多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训练。虽然从小就对杂技有很大的兴趣和很深的感悟,可是刚开始小贝贝还是被练功所经受的痛苦折磨着,甚至经常从睡梦中哭醒。就是在这种兴趣和恐惧、快乐和泪水的交织中,郭贝贝慢慢地成长起来。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艺以及经历磨难后的沉稳,使这位14岁女孩看上去和她的实际年龄很不相称。贝贝学艺有成后,就在河南漯河的一家杂技团开始演出了。没有工资,没有补助,只是管吃管住,一个月给几十块钱的零花钱。所以,每个月小贝贝不但不能向父母交钱,而且还要再回家向父母伸手要钱。贝贝的父母没有抱怨什么,纯朴的他们认为孩子只要能多学经验和技术就是好事。这期间,贝贝去过很多地方,也到过很多国家演出,的确增长了很多见识。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国外演出的受欢迎的程度要比在国内强了太多太多,甚至还有很多大一些的师兄师姐在演出后就不再回国了。在那里他们没有因为文化水平的低下而感到自卑,反而因为能够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他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国外对于他们的绝技和中国的文化很是痴迷,很多人还邀请师兄师姐到大学里做教授,这是在国内可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呀。每次出国演出回来后,贝贝就会给爸爸妈妈讲这些有趣而又不太理解的事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每每此时贝贝的父母就会教训贝贝不要学那些师哥师姐而留在国外,还是在家最好。

草台班子,也叫唢呐班子,还叫吹响器。因为农村人把那些演出时用木板搭戏台的正规剧团叫做剧团或者是大戏,因而就把这些农民自由组合或兼职的演出方式叫做草台戏班了。

贝贝的爸爸叫郭广亮,是个年近40的中年汉子。老郭也是个苦孩子,13岁小学毕业就弃学从艺,跟着民间的唢呐老艺人学吹“响器”了,也是慢慢地就跟着一些草台班子开始演出挣钱了。这是一种沿袭了很久的农村表演说唱艺术文化,这种形式的演出组合在农村很是流行,同时也是在河南这个中国人口最多且相对比较贫困落后的地方,最为普及的农村文化形式。不管是祭祀、庙会、节日、生日、开业庆典还是家里的红白事,村民们都会请来这样的草台班子演出助兴。

草台班子的成员,也是自由组合,没有硬性的要求和固定的合作协议。但是,大家都基本形成了习惯性的搭档,一般也都有自己的行规来进行自我约束。一个班子从五到十几人不等,演出内容也是多样化的,除了过去的传统内容外还加上了现在很流行的演唱、街舞等外来新项目。也有些班子搞一些什么裸体演出或者低俗的内容来嬴得火爆的市场,因为在农村,这样的需求还是有它存在的土壤。

老郭的草台班子有八个人组成,全都是夫妻组合,也就是由四对夫妻组成的。他们的演出活动大都是由散布在各个村子里的朋友给联系的,谁家有了什么样的事就会主动找这些人联络,做为中间人会得到一定的报酬。

一般演出时间都是半天或者两个小时左右,报酬也就是八、九百快钱,如果有红白事或者大型祭祀活动时,班子还要轮班昼夜不停的演出。有时晚上要一直让围观的观众看过瘾了,才能在后半夜散场子,而早上八、九点钟就又要开始新一轮演出。这样的演出报酬一般就要和主家商量了,有给三千、五千的,也有出手阔绰给一万、两万的不等。

对草台班子来说,演出报酬的分配是一次结清,每次演出完后“就地分赃”,而后就各自散去各回各家。虽然班子的车辆和设备是老郭出资购买的,可是每次演出后他也和其他伙计一样平均分配酬劳,怪不得他的伙计都愿跟着他呢。

那个使贝贝挣了十万大奖的活动,起因还是在省城打工的亲戚回来说的。开始谁也没敢去想,后来还是在那个亲戚的一再鼓励下,大家才本着让贝贝历练历练,同时也见见世面的目的让她去参加了。为了能让女儿表演成功,表现出色,老郭两口子还专门到附近的小关帝庙里做了祈祷,在关老爷面前许了愿。没成想,也该着孩子的苦没有白受,不但得了全省总冠军,给爹娘争了光彩还挣得了十万元大奖,这让老郭的老婆着实激动地哭了好一阵:“一家人苦苦折腾了十几年,一共也没挣到过这么多钱呀。”

郭贝贝的成功使老郭夫妇看到了希望。一个在跌打滚爬里成长起来的小妮子,用她那还带着乡土气息的演出征服了那么多城里的观众和评委,不就等于是说,他们这些曾被人看作不入流的演出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吗?一瞬间,他们看着田间漫野金灿灿的油菜花,仿佛都如金子般耀眼。

趁着十五是给庙里关老爷磕头烧香的大日子,老郭约请了他的伙计们准备到关老爷跟前为女儿贝贝还愿,记者也随即驱车数百公里赶到现场记录了这一场面。

这是贝贝在记者的《老记见证》节目直播间里接受采访。

早上一起来,郭贝贝的爸爸就开始检查准备演出的家伙了。

吃过早饭伙计们开始来装车了。

贝贝妈妈则到演出的现场查看情况,

这个管理小庙的老太太看见记者很熟练地给记者让烟。

 

这时候,演出的“车队”开始出发了。

在庙前,早有得到消息的村里孩子在那里等候了。

初冬时节庙前的空地上冷冷清清,

两位“演职人员”在寒冷中等候“大部队”到来。

 

 

“大部队”到了伙计们开始卸车搬东西了。

 

正在记者疑惑戏台在那里时,一个很专业的戏台就组装成了。

这个是剧组的工具箱。

时不时的会有孩子们来看热闹。

记者突然发现那个老太太脚上的绣花布鞋了。

听说有记者来了,村里的老太太们也开始准备各自的绝活了。

看这些村里的孩子多开心呀。

台子搭好后就要布置后台音响了。

看看这就是搭好的戏台,前台演出家伙已基本准备妥当了。

演出的电源也准备好了,但是,为了安全还要仔细检查,

这也是“草台班子”很注意的事项之一。

安装麦克风用绳子就够了。

演出的最重要的乐器就是这架电子琴了,音响师兼任琴师一肩挑。

来看热闹的小家伙越来越多了。

前台在忙活,在三轮驾驶室兼化妆间里,演员们也没闲着。

小孩后面的大人也慢慢的走出了家门,看这位老太太端着饭碗就出来了。

这个小女孩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端着饭碗就出来了。

贝贝的爸爸在人群里给长辈们发烟打招呼。

这边的老哥在等着时辰到了放鞭炮。

村里的孩子们一下子围拢到了,在电视里成了名的偶像。

那边放跑了,大哥哥护着小弟弟的耳朵很感人的平常爱。

小孩子在地上拾捡没有炸响的炮竹。

贝贝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始向“关老爷”还愿表达了谢意。

鞭炮和锣鼓家伙告诉有戏看了,

村里的老人们都会急匆匆的拿着小马扎往戏台前会聚。

演出开始了,一般都是些流行歌曲的模仿秀。

演唱会进行的同时,贝贝爸爸还要给看戏的人群撒糖助兴。

演出模仿秀就要像,你看看好有互动情节呢。

这个家伙没赶上互动的机会就来了个,“你在那边唱,我在这边和”。

光顾看演出了,忘了上课的时间到了孩子们开始奔向了学校。

演出的精彩让小家伙都不愿意上学了,只好由大姐姐们押往学校了。

贝贝表演了绝活“抖空竹”。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一)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二)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三)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四)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五)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六)

这是苦苦磨砺了十几年的柔术(七)

孩子们都背着精湛奇特的表演惊呆了。

戏台上的精彩引得台下站票的观众都不知道累。

两个抢不到好地方的老太太只好待在了一边的墙角旁。

河南豫剧是老人们的专利,一句句浓郁的乡音,唱出了厚厚的乡情。

老太太听得如痴如醉。

听了一辈子就是听不够。

在另一侧的老太太是不是想寻找些好奇的蹊跷呢,还是监督假唱真唱呢?

不但自己喜欢听,还要下一代开始受熏陶。

贝贝的呼啦圈可是有一个绝活。

瞧呀,这西华胡辣汤的确很有名,所以喝了它,这呼啦圈才顶呱呱。

接下来轮到了这个戏班的掌门人了,他的绝活就是“天下第一吹”——唢呐。

这也是草台班子的拿手绝活,没这绝活就甭想在行内混。

这是老人们听说有记者来拍照了,从头一天就开始准备好了的节目——腰鼓。

这个具有传统文化艺术特性的节目——划旱船让老太太演的还真不含糊。

从表演到打家伙的可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呀,真不愧是杂技之乡呀。

散场后的贝贝回到家就开始了自己文化课的补习,是小学二年级的课本。

演出结束就提前回来的还有贝贝妈妈,是为了给大家做吃的,

贝贝妈妈的厨房里堆积着很多棉花是这个地方特有的农作物,

记者在很多地方曾看到异地租地种棉花的人,一打听几乎都是周口人,

贝贝家的棉花原本是因为耽误了最好价格时间给耽误了,

接下来价格又一路下滑,索性就硬挺着没有卖出去。

演出结束了,大家也很辛苦所以就来自我犒劳一下吧。

因为今天是为贝贝家演出,没有钱挣也就没没有分钱,

但是,贝贝爸爸还是买了些礼物感谢伙计们的帮忙。

送走搭档们,因为要和记者一起回省城,

懂事的贝贝也给爸爸妈妈敬了自己的心意,感谢爸爸妈妈的养育。

趁着记者的摄影好技术,贝贝爸爸想要来个幸福时刻,于是,记者满足了他们。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