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蒜根”文化狂人端午节狂倒苦水》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原本在报端、网媒上有“草根”什么什么的,那是强调该人为农民的意思,可能是与过去的草民有关联,可是记者说的蒜根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与蒜有关系呢?对了,不错,这就是本片主人公所居地区主产大蒜,并且,主人公家里也成为世代“蒜农”的缘故说起的,记者曾经采访过这位,自命不凡敢和历史学家论古今的文化狂人——赵福群,网名齐治平。
早在四月份赵福群就曾给记者打电话,说他家的蒜苔丰收了,让记者去拿些回家吃,虽说态度十分诚恳,可是,怎奈,我开车拿蒜苔的路费不知道会在市场卖多少斤呀。后来等到快到端午节了,老赵又打电话说大蒜下来了,让记者去拿大蒜吃。别说,拿大蒜与否不说,还真想去看看这位“蒜根”文化狂人,于是就驱车走了几遭冤枉路后终于找到了,这位大侠了,大侠一见面不让去他家里坐,却一路直至他的蒜田里,在蒜田里他总算是道出了他的邀请最终目的——倒苦水。
据老赵说:村里人知道记者采访过他,他也和记者的关系很不错,想通过他向记者反映一下蒜农们的苦楚。老赵说:“就拿我的一亩地大蒜来说吧,光蒜种就需要200多块钱,塑料薄膜又需要200多块钱,再加上肥料,浇地和农药等费用,都不敢说劳动力的费用就早就赔干了。现在一亩地大蒜,好些的两、三毛,最好的四毛钱,更多的只有一毛多,因为今年春季又遇到大旱的原因,所谓的大蒜也不过比乒乓球大一点罢了。咱家的大蒜还算好一些的,一亩地还没有买到500快钱,许多的蒜农一亩地只买了二、三百快钱,蒜农苦呀,没人管呀。赔钱不种吧,这里的土质之最适宜种大蒜,总不能不种放荒吧,可是,种了就赔钱,还累个臭死。”
当记者建议说,为什么不种树呢?又绿化了挡风沙了,还不用怎么费事,老赵一听,又叹了一口气:“别说了,前年有关部门号召在地间种树说是给补助,大家都听话了,种了不老少,可是,总是不见补助在哪里后来大家不得不组织向上级反映,这回有结果了,你棵树给两块多钱的补助,可把乡亲们给坑苦了,蒜农们一气之下都把自己地间的树拔了。”
唉!是呀,蒜农们也是真够苦的了,这大过节的蒜农们能过得得下去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