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探险,偷桃吃的感觉真好
《老记见证》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眼看端午节就到了,可是怎么过,什么时候过却成了一件不大却也很头疼的事情,自从重视河南文化的领导调离后,这传统文化的节日就越来越显得无需进行了,先前是五一节,现在又到了传统佳节的端午节,网络和都市里除了还残留一些商家举办的一些促销活动外,也不见了那些斗志昂扬誓死捍卫民族文化的斗士在声讨韩国抢夺我们的“端午祭”的呼声,就连节日放假几天,都那几天也是无章可循了。
与之相反是,各大商场店铺内外却是节日气氛味浓意尽,手机上的祝福一个也没少,大家依然会去买粽子依然会在啤酒的畅爽下欣赏世界杯的拼杀,作为专职文化挖掘记录的记者,心情最有些沮丧,但是,作为爷们还是要扛起来,因为类似这般无常的事变经历的太多了,抗的也就多了起来,也没有什么扛不起来的,就是你扛不起来也还得扛着,做为男人只要活着总是要做事的呀,为此经朋友介绍决定前往西部深山进行一个刚刚发现的据说与远古有关联的“盘古洞”探险之旅,也算是度假工作两不误吧,闲言少叙,发图啦。

现在人不是因为工作忙还是懒惰了,粽子几乎不用自己包都是照顾了这些商贩了。

老奶奶的香包也不多见了,并且做工也大不如前了。

来奶奶说这里的香料也更加难找到了。

这是山里最后的现代都市建筑了。

绿色的是回归的自然本色,金黄色的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本色。

这个洞就是传说中的盘古洞。

山里人正在愚公移山的为自己找寻未来的幸福生活。

山民挖洞很累也很苦,可是,为了将来娃们能过上好日子,再苦也得干呀。

因为洞内有神泉源源不断的涌出,里面也没有设立排水设施所以,
这个几十年没有穿过的胶鞋又一次和我久违的“香足”亲近了一次。

洞内山民们正在有序的清出尘封了几千年的泥石。

所有的工具都是很简陋的。

看到记者一行的到来,山民们才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洞里的淤泥和积水还是给我们的探险造成了小小的威胁和障碍。

为了保护着民族文化遗迹,山民们自发的在里面安上了铁栅栏门。

因为洞内会时时有蝙蝠和毒蛇出没所以,大家都很小心。

这或许就是洞中有山吧。

我们开到了最原始未被粉饰的钟乳石。

这些历史久远的化石,看起来也很脆弱,清理起来稍有不慎就会被毁坏。

这是洞中河

虽没有被清理和清洗,可是那种自然诡异的神秘色彩还是禁不住寂寞外现着。

看看美玉绝伦的做工。

呵呵,赞叹的不只是大人们。

近千米后还看不见尽头。

真有种海底世界的味道。

看看这像不像地下大峡谷呀。

惊喜不断的洞中奇遇。

哇,珍珠链呀。

鬼斧神工之作。

有点像是在海底世界。

生命无处不在显现神奇。

白玉的胡萝卜。

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味道。

像不像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

看看这惨象,真不愧是小小探险家呀。

有点成功的喜悦。

一位山民抱着孩子来看热闹了,穿着很时髦。

看看这次探险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吧。

咱们怎么没有找的宝藏呀?

热了渴了这里有好吃的呀。

看看老奶奶的热情,真实体现了农家的淳朴。

哈哈,是油桃,并且是没有打过农药的无公害水果呀。

好吃不好吃,看看小帅哥的劲头就知道了。

不行就给你也尝尝吧。

一个人摘不供就让姐姐来帮忙吧。

野草莓,虽然小了些可是圆圆的着实让人眼馋呀。

夜幕降临了,在城郊的街边小记者体验了烧烤的乐趣。

这是在探险的洞内发现的骨骼化石,至于是人的还是什么动物的还有待于权威专家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