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民族文化
将地摊摆进校园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奔走于抢救挖掘民族文化最前沿的记者一直以来只知道,在国内民族文化的传承很是艰难坎坷,浮躁的一代人没有责任,更没有意识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尽份孝道把老祖宗传承给自己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一味地去追求那些垃圾文化和根本就无文化而言的腐朽恶臭的西方文化,而让人倍感痛惜和无望。
可是,最近获知,在海外的民族文化传承却也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华人后代在知识的传播方面就有遇到了来自种族歧视的打压而举步维艰。
日前,河南省实验二中就收到了来自马来半岛的马来宽柔中学求援信,信中介绍了该学校始建于1913年,是由:黄羲初、骆雨生、郑亚吉、陈迎祥四位华人先辈提议创办的,该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是全国最大人数最多的华人独立中学,为保存和发扬华夏民族文化,传承华夏薪火作出了绝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种族因素,马来政府一直强化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用语,对于华人的民族文化传播造成了极大冲击,也导致很多华裔子女在升学深造途中被拒之门外,为了让华人子孙不失去厚重民族文化,马来半岛的教育界在全世界华人的支持下依然坚守着传承民族文化匹夫有责的职业操守艰难的行进着。
为了支持海外华人的民族心也为了让海外华人子孙能和祖国的孩子唱同一首歌,写同样的字,在校领导的倡导下,河南省实验二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行为声援支持者海外的同学们。

这样的活动主题墙还是第一次看到,很有创新就是把美女给累坏了。
(聂安邦 摄影)

不断的完善活动的步骤。

呵呵,没看到商品却看到了价格。

自己的得意之作,很得意呀。

正在标注价格。

哈哈,还是人家聪明,光看咱就不买。

这不会是在公开明码标价的在卖人吧。

真有点和市场接轨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个子开始了他的特长——忽悠。

我砍我砍我砍砍砍。

这难道是买东西增鲜花么?

哎呀,真破身呀,这娃娃真中。

哈哈,真成了跳蚤市场了。

哥们满身黄金甲。

老师来了,不知道是来视察呢还是购物。

也有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地方。

有活动就会迎来记者,咱还遇到了小同行了。

最原始的方式,最感人的镜头,为了民族文化高声呐喊吧。

发放传单,讲明活动的意义。

辛苦了,请接受老师的嘉奖。

记忆下着感人的场面,留给长大后的孩子们。

还有游街广告的校园名模。

纪录就是动力。

莫非也来个助兴演唱会么?

为爱添彩。

宝贝走了,爱给谁呀?
(聂安邦 摄影)

哈哈,小美女收获颇丰呀。

还有摸奖销售呀。

唉最难受的就是这位维持秩序的妹妹了。有好东西就是不能去买。

这里也有争夺战。

买东西还要登记呀。噢,原来是要统计献爱心的人数。

多吓人呀。

原来是义卖呀。
(聂安邦 摄影)

好不容易抓到了老师做顾客,可不能轻易放过呀。

为声援海外的孩子们签名。

今天是校园地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