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六一国际儿童节特别报道(二)嵩县女孩的艰辛之路(超多高清图)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5 8:30:15

 

 

记者下基层——

 

 

嵩县女孩的艰辛之路(超多高清图)

 

 

《老记见证网》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此次的嵩县采访对象是一对姐弟。姐姐叫王琳娜今年13岁,弟弟叫王昌琳今年7岁。

 

他们的家位于洛阳市嵩县大章乡的一个山村,家有五口人,父亲是位残疾人,母亲是未经肾病患者,他们家有三个孩子,除了姐姐和弟弟外还有一位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就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5岁小妹妹。

 

大女儿在这一天从深圳打工正好回来,令我疑问的是大女儿就去打工了,这么小的人工厂里面也要?儿子王昌琳学习较好,按说,他家日子应该过的不是太差啊,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到了王琳娜的家里。

 

娜娜和家人现在的住处是在临着公路门的半间面房里,这是他们租住栖身的临时之所,每个月的房租110元,原本是偏瘫残疾的爸爸想做点小生意改变处境,可是,由于妈妈的病情极不稳定,发起病了六亲不认看谁打谁,见啥砸啥,家里的东西都是遍体鳞伤,爸爸的身上也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再加上脑瘫的小妹妹,这一家人的日子的确是艰辛难过,路人见了无不神伤落泪。

 

娜娜长得很高很成熟,看上去就像十八、九的大姑娘,弟弟也是个极为懂事的孩子,这个家里面最为健康的孩子就几乎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在后山老屋旁边还有几亩薄田,属于望天收的那种,光景好的时候还能填报全家人的肚子,一遇到老天爷不高兴的时候,几乎是颗粒无数,爸爸和妈妈都吃政府的救济和低保,每个月加在一起有124元进项,可是除去房租就剩下几块钱了,为了让全家人活下去,懂事的小娜娜,把家托付给了年仅7岁的弟弟,一个人偷偷的跑出了学校,辍学到了南方去打了黑工。说起来打黑工,娜娜的眼泪就止不住了,开始去饭店当服务员,人家要办健康证,她不敢拿身份证,因为不到成年岁数,用人方就属于非法使用童工是违法的,后来就给人家当保姆,慢慢地在人家的私人作坊里面打黑工,一天12个小时,累得不想吃饭就想睡觉,就这样,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一个月的一千多块钱可以救全家人的命啊,这也是他们唯一的生路了。

 

记者去参访的时候,正巧是娜娜回家看望的时候,因为是六一接到了,家里最靠谱的小男子汉的节日,她一定要回来给他些奖赏和慰问,毕竟是个孩子呀,加上从来没有远离父母那么久。但是,当记者询问娜娜想不想回到学校的时候,她沉默了,当记者又问她的学习成绩如何的时候了,她很骄傲的说没有什么能难住她的。可以看得出来娜娜心里面怎么会不想读书呢,要不是家里的重担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怎会舍得离开学校呢?

 

其实,娜娜的一家原来虽不是什么殷实小康之家,但也是温饱不难的普通农家乐,爸爸是个很有文化的农民,一直当农村学校的代课老师,妈妈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病,家里面只有小妹妹是大家心坎上的一个心病。一年前爸爸突发了脑於血倒下之后,随即,妈妈也被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压垮了。

 

沉默了一会娜娜擦了擦眼泪甩了甩头发说,不过现在爸爸的病恢复的已经很好了,可以走路,会做简单的饭,就是不能下地干活,要是再过一段时间估计就会更好了。

 

当记者再次提出,如果家里的问题能解决的话,能不能回到学校去读书的时候,娜娜说那是肯定的,并且一定要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医生,用爱心回报社会和帮助他们的好心人。

 

当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拨通了洛阳市残联领导刘铮伟的电话,把记者参访到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刘理事长非常明确地说,以前也曾委托嵩县残联的领导对他们进行帮扶,但是,娜娜的父亲是一个及其要强的的汉子,要不是记者说了这些娜娜家的“机密”他们还真不知道这个情况,下面他们会马上研究对于娜娜一家的全方位帮救计划,一,娜娜必须回到学校完成学业,二,娜娜的母亲必须到医院得到专业治疗,三,男的父亲也要自强不息的自救自立,残联会从协调、政策和经费上进行帮助,绝不让一个残疾人过不下去。别人不管可以,我们残联绝不会让任何一个残疾兄弟姐妹掉队。

 

关于娜娜一家的家庭生活变化和进展《老记见证网》记者将一直进行关注。

 

最后祝愿天下的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怀,有活干,有饭吃。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有人爱!

 

 

 


在嵩县这样的老屋随处可见。 

 



这就是我们的小主人翁所在的家园。

 



假日里娜娜和弟弟小琳琳没有机会才加那些社会上组织的孩子们的活动。

 


13岁的娜娜过早地担起来全家的重担。

 



现在7岁的孩子谁能舍得让在炎炎夏日里在这里受罪呀?

 




由于是望天收的地块,所以到处都是杂草丛生,

割麦子的时候还要小心被荆棘划伤了手。

 



这场景谁看了谁不落泪呀?

 

这就是残疾人老王,这间四处漏风的寒舍

就是他们一家人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

 



小记者虽然不会割小麦,可是也实在不落忍让小姐姐和小弟弟两个人太累了。

 



下午姐俩还要进林子里面去“寻宝”。

 



这里可是真的没有路可走。

 



这里的宝贝就是遍地的野草莓,很好吃还是中药材。

 



上山的路很难走,小记者只好被村民叔叔搀扶着才能保护相机的安全。

 



看看把小琳琳给累的。

 



下山的路更不好走,你瞅瞅这位不就开始了“滑滑梯”了么。

 



哈哈哈,小记者很科学那个绳子拖块大石头以减缓下坡的速度。

 



娜娜说这个是现在城里人最喜欢的水果。

 



经过小娜娜辍学的学校,小娜娜忍不住流连忘返。

 



学校的校长发现了娜娜后急忙跑过来劝娜娜回到教室读书,

可是,面对家里的困难,娜娜很为难。

 



校长耐心细致的跟娜娜的父亲讲孩子没有文化的害处,

并主动提出免去娜娜上学食宿的一切费用。

 



娜娜爸爸心情很承重,觉得亏欠孩子的太多。

 



回到了在公路边组织的栖身之所,

一家人才吃上了一天中的一顿饭。

 



记者一行在旁边吃了一碗凉皮,

小记者说凉皮的分量比郑州的多两倍。

 



这一间房的后面也被娜娜父亲利用了起来。

 



娜娜爸爸说,自从落难后,多亏了

当地残联和政府的救济才没有被饿死。

 



小琳琳告诉记者这是他的的奖状,

学习上他从来不落后与别人。

 



这是娜娜的小妹妹,据说可能是脑瘫,就是没钱治。

 



老王说,但凡有一丝出路也不会同意女儿跑到南方去打黑工。

 



娜娜的小妹妹大小便和其他生活都要靠别人照顾。

 



5岁的孩子了还不如五个月的孩子。

 



娜娜的爸爸是一个啥都会的男人,自从娜娜妈妈得了精神病后,

所有的重担都不得不促使他忍疼拼命的去挣扎。

 



没有钱不但烧不上天然气,就连煤也烧不起,

只好用最原始的方式烧水做饭。

 

 


小记者没有烧过这样的锅灶,很是新鲜,

不停地向小姐姐问这问那。

 



小记者问:这种做饭的方式怎么想过去

打仗的时候八路军在山里的一样呀。

 



看看蒸蒸馒头的过程,小记者很感稀罕。

 



这个可是纯正的手工馍呀。

 

 

放完最后一个馒头后,娜娜爸爸骄傲地问小记者,没见过蒸馒头的样子吧。 

 



 

馒头进锅后要加大火势45分钟才行。

 

 

 

 

 

 

老王说,要不是孩子他妈有病,他就靠这个蒸馒头也能养活全家。

 

 


 

娜娜一家的后面就是一条大河,河对岸山上的景致吸引了小记者。

 

 

 



 

娜娜爸爸用嘴解开一个塑料袋拿出来一叠子证书来。

 

 



 

上面显示一家三口的残疾证和只有娜娜爸爸和妈妈的低保证。

 

 

 



 

小记者又回归了孩子喜欢玩火的本性。

 

 

 

 

小姐姐抱来粗柴火填好后,又拿出了自愿来的课本

 

情不自禁的看得入迷,仿佛忘记了家里的糟心事。

 

 

 



 

该熄火揭馒头了,看看这个最后的收获吧。

 

 


 

 


 

结果一个暄腾腾的大馒头,小记者说,这样是早市里面

肯定会是最抢手的“绿色食品”

 



好吃得很不但很香而且那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看着一大堆脏衣服,娜娜顾不上歇会

就开始往盆里按了起来。

 



小琳琳端起来姐姐装满脏衣服的盆子第一个冲了屋门,

姐姐的回来对他来说就是节日最好的礼物。

 



很难走的斜坡土路,根本就称不上是路,可是,

一眨眼的功夫,小琳琳就和小伙伴们一溜烟的跑了下去。

 



娜娜怕弟弟摔倒了急忙在后面紧紧追赶。

 

 

 

小记者可是没有走过这样的破路呀,

别说跑了就算走起来还要战战兢兢的。 

 




累了一天的小琳琳这时候真体现

 

出了男人也是水做的特点了。

 

 

 


 

清澈的河水畅快的嬉戏,让小记者很眼馋。

 

 

 



 

水下暗流涌动不小心就差点---

 

 

 

 

 

小记者锁定了两个裸浴男子,给他们曝光了。

 

 

 

 

 

 

呛了几口水,再加上河水很凉,

 

一看看这哆嗦的镜头就知道很冷。

 

 

 



 

两个过把瘾的小家伙不断地

 

在浅谈着经验穿上了衣服。

 

 



 

与犹未尽的小琳琳又开始拿着鱼兜开始网鱼了。

 

 



 

这种摸螃蟹的情趣,记者小时候也是乐此不疲。

 

 



 

当今的生活中能看到这种久违

 

的情景简直就是一种浓浓回味。

 



 

孩子们作甚事情都喜欢连干带玩。

 

 



 

此时小琳琳肯定是特别开心。

 

因为和姐姐在一起太少了。

 

 



 

洗完了衣服大家又顺着垃圾遍地的河坡回归了。

 

 

 



 

空着手尚很困难,这拿着沉沉的一盆衣服就更别说了。

 

 



 

经过胡同口一个小伙伴想要看看

 

记者的相机可是又不好意思的尴尬。

 



 

在上水之间留个影吧。

 



 

 

这既是忙中偷闲,又是对劳累的一种调节。

 

 



 

娜娜的爸爸老王步履蹒跚的把

 

丢在后面的小琳琳给押回来了。

 

 



 

小朋友们很好奇的想一睹都谁在这相机里面呆着呢。

 

 

 



 

 

三个小脑袋瓜子,在鱼眼的镜头中都成了大头乖乖。

 

 

 



 

这里面还真有一条鱼,看着自己抓的鱼,

 

想起到自己身上,不免有点感慨。

 

 

 



 

这井水河水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甘露就是这样抽上来的。

 

 

 



 

每次要抽满一缸,盛水的容器也是各自不同。

 

 

 


 

 

娜娜的妈妈睡足了后坐在那里发呆,记者很想知道

 

她此时是否清醒,可是又怕他犯病了被狂扁只好作罢。

 

 

 

 

 

这个假日就要结束了,小琳琳还有很多作业没有做,

 

娜娜不得不耐心的陪着给弟弟辅导督促着。

 

 

 


 

山里的傍晚时分景色真的很不错,

 

让记者也几乎忘记了一天的劳累。

 




 

第二天一早,六点钟记者从酒店出发,赶到娜娜家的时候已经是

 

六点三刻了,娜娜在收拾床叠被子,小琳琳在一旁看电视。

 

 



 

这或许是每个孩子的最爱。

 

 



 

小琳琳的早餐就是半碗大米稀饭。

 

 

 



 

在这里虽然很简陋但是空间异常的清新,

 

小记者虽然很辛苦,可是一点都不难受。

 

 



 

娜娜的爸爸洗刷完毕后又端了一锅水放在了房檐下。

 

 



 

送小琳琳上学的路上,姐俩的心情都不是太好。

 

 

 



 

今天来学校的时间很早,值班的老师已经站在了校门口等着了。

 

 

 

 

 

还有很多同学因为老师没有来而进不了教室。

 

 

 

 




山里的孩子沿袭了几个世纪的课余活动。

 

 



 

第一次参加升国旗仪式的小琳琳有点好奇,这也是在记者的要求下

 

校长才不得不做的,因为校长说这里的小学不像城里学校

 

每周一都升国旗,这里的孩子从不组织升旗仪式。

 

 




小记者为了拍好这个难度很大的片子

 

也做了一个难度很大的姿势。





 

本以为送完小琳琳的娜娜会马上回家,

 

可是,他的这个动作让记者心头一颤。

 

 



 

 

教室里面小琳琳和同学们都在晨读。

 



 

 

上课的时候没有看到小琳琳举手积极的回答问题。

 




 

 

小记者的镜头一直都锁定着小琳琳的举动。

 

 

 

送完了弟弟,临回去南方打工的时候,娜娜又给妹妹喂了一次饭。

 

 

 

怀着心痛复杂的心情,记者一行结束了采访驱车踏上了返程,小记者

一会就困了,可能是太累了吧,但愿他能从这连个年龄相仿的新伙伴身上

感悟到什么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