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发大水了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听说黄河水上涨了,估计是上游不停的暴雨惹的祸,于是带上小记者和老父亲一行四人驱车前往黄河大堤上一看究竟。在大地上一切都和往常的周末一样,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各种的小吃和游戏布满了大堤的各个角落,还有相互争抢生意的电瓶观光车用刺耳的扩音喇叭在招揽着生意。    要说有些不一样的就是前往湿地河边的各个通道都被专人拦住了入口,只准出不准进,想想虽说是败了大家的兴致,到了来此一游的市民们的胃口,不过,为了安全还是值得的吧,总比网上传言的上游发水游客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被洪水冲走,上演悲剧要强得多。    为了安全将老父亲安置在湿地公园的最高处——观鸟台后,记者协同小记者聂安邦携带设备向黄河走去。     
 又见瓜农奔波苦。   
 
 
  
 这里有了更多的游乐景象。     
  
 水足了,这里也就草美了。        
 来留个影。     
  
 “老记”“小记”合个影吧。
   (摄影 张焕星) 
  
 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这是南方的椰子。   
  
 这位不知道身份的叼烟人说里面进不去人了。     
  
 这位卖水的人手里攥着去留大权。   
  
 突然一个老头拿着一把剪刀上前把阻止进湿地的绳子给剪断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走了。   
  
 站在这位穿制服旁边的这个女人说老头是个神经病。   
  
 这里又在建造新的大型建筑了,小记者说可能是酒店。     
  
 名字很吓人,不会是黑店吧。        
 老父亲也来个独臂扫天下了。   
  
 这里就是最高峰了。     
  
 里面也少不了劣根民族的缩影。     
  
 也会有学生模样的情侣从草地钻出来。     
 
 
  
 我们一直顺着观光通道向西北走去。   
  
 天气闷热,小记者说要是能喝上一杯冰镇饮料就好了。     
 
 
  
   累了就歇歇吧,可是一停下来浑身就被汗湿透了。     
 小记者说要是没有这些破坏自然景观的垃圾桶就更好了。       
 看到黄河了。     
 
 前边没有通道了,可谓是真正的湿地到了。     
 
   试试信号如何,安装了一米多长的增强天线效果就是倍清脆。     
 
 封河了,这里的野味饭店就惨了。         
 这些船也就被抛弃在河边了。     
 
 
 看看这大水的罪孽吧。     
 
 
 小记者边享受的河风边回味在船上吃黄河鲤鱼和羊肉串的美好时光。     
 
 
   这大水还真是一望无际呀。   
 
 
   真像老人们说的那样黄河是面善心不善呀。看看这些暗窝。   
 
 
   看到一个捕鱼的,不让小记者拍摄,自称是因为自己是在偷鱼。   
 
 
 
 
   就近的村民也来关心自己家的滩地是否被淹。   
 
  
 想想如果被淹了,这些生命就要悲剧了,很是可怜。     
 
   这是谁的脏手又在此涂鸦。   
 
   很多土地就是这样被蚕食的。     
 
   有的地方的水位已经吃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