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记者“十一”走偏锋》系列镜头(一)见证原阳“稻田蟹”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6 15:41:10

 

 

《记者“十一”走偏锋》系列镜头(一)

 

 

 

见证原阳“稻田蟹”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实习生 张焕星 摄影报道

 

 

 

自从着“十一小长假”开始实施以来就有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口水在网上四溅,自从小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后,就给这个“小长假”增添了几多阴霾,于是乎,小长假不再是让大家开心快乐的度假休闲,而是成了,景区堵,道路堵心更堵的堵途时代。去年这样,今年更是雪上加霜,小长假一开始,就出现了九寨沟和黄山的巅峰之作,这也是续凤凰古城景区下作敛财之后的又一个恶臭景区作为。所以,但凡小长假来临之前,记者就选择了把镜头对准那些农村的特色餐饮文化的大餐上去。这不,听《河南科技报》的摄影记者小杜说,在黄河对岸的新乡原阳不单单是大米成特产,现在又多了一项“稻田蟹”,说是,在稻田里面散养螃蟹,而且还不影响水稻生长,这倒是件稀罕事。

殊不知,在前些年阳澄湖大闸蟹在郑州火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有过什么高潮,剩下的就只好有了中牟县的雁鸣湖的大闸蟹撑撑门厅了,可是好景不长,中牟人自己又作假,在郑州水产市场买假蟹扔进湖里充当野生蟹砸了自己的招牌。河南底片上就再没有什么真正的好螃蟹可吃了。

在原阳宣传部的同志一路引导下,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太平镇旁的这个别有洞天的经营农庄。据这个“原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赵俊海介绍:自从他们开展了城里人一亩三分地的创意项目以来,经营上取得了很大的效益,去年又去辽宁盘锦参观取经,把他们那边的淡水蟹养殖技术嫁接到了原阳特有的水稻种植上去,又取得了今年的一个不小的惊喜,今年只有一百多亩地实验性的养殖了螃蟹,并且起了个很有意思的名字“稻田蟹”,稻田蟹是三月份从盘锦引进,等水稻六月份起秧后全部移苗在稻田野生散养,现在这十月一正是螃蟹收获的时机,一百亩地大约可收获6千斤稻田蟹。每斤按照50块钱计算,可是又能把稻田的经济价值提高了将近一倍。正当记者拍摄时候,央视直播也赶到了。加上游人如织的景色,把这个金秋色彩勾抹得更加浓郁谷香。

 


行动前还特地请“火腿”朋友(业余无线电)检修了设备。

 

 



小记者没吃早餐便匆匆跑来了。

 

 

 



秋天了,县郊的公路上到处都成了农民的世界。

 



到达稻田蟹的园区里面,办公室很简单又大方。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豫剧名家王善朴的“一亩三分地”。

 

 



这既是百亩稻田蟹的试验田。

 

 



这里面有详细的记录。

 

 



稻田蟹只有到了晚上才会从稻田里跑到水里面,现在都躲起来了。

 

 



在稻田里面一不留神就会踩到这些小家伙,或者被这些货们夹伤。

 

 



瞅瞅,行家呀,一会就抓住了这么多。

 

 



这几个游客也身手不凡。

 

 



“老记”也有很多的疑惑和代表食客们的质疑。

摄影 张焕星

 



第一次见到这个“玩意”很强悍。

 

 



这个也是第一次遇到。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会把Jeep改成很专业的新闻车。

 

 



原来一亩三分地的“干货”只有三分地。

 

 



小记者也是第一次进稻田见识大米的本来面目。

 

 



很苦的农民装扮,来一张吧。

 

 



这个刚要躲开却被小记者“一枪命中”。

 

 



很可以说是位“稻田西式”。

摄影 聂安邦(12岁)

 

 



嗨嗨,这位怎么见啥都偷呀。连个萝卜缨子都不放过,太贪了吧。

 

 



我说,老远都能听到她爽铃般的笑声,原来如此呀。

 

 



到底是“守窝待蟹”呢?还是“窝中捉蟹”呀?

 

 



天呀,还真找到传说中的蟹王了。

 

 



这边也没闲着。

 

 



看看收获的不仅仅是盘中餐,更多的是开心和喜悦。

 

 



有水为伴方显红润本色。

 

 



粒粒皆辛苦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些呢?

 

 



一个坑中一次可以捉到五六只。

 

 



稻田蟹也不示弱,一直都在上演“胜利大逃亡”。

 

 



买卖兴隆呀。

 

 



不敢亲自去抓的,就来这里买更实惠的。

 

 



刚捉上来的就要在这里被净身了。

 

 



看看吃过稻田蟹的表情。

 

 



再看看这些伸着脖子流着口水迫不及待的吃货们。

 

 

 

 

老板说了,只有不到三千斤了,已经卖掉一半了,要吃的话就快点来。

 

 



看着就眼馋,多色诱呀。

 

 



外加这些农家野菜,味道很真爽口爽心,就是价钱贵了些,一碗米饭要了六块钱(小碗)。

 

 




水稻开镰了,稻田蟹也无处藏身了。

 


 

 

在水稻还没有被收获前,小麦又种了下去。

 

 




累了爽了也饱了,这就是生活,周而复始不肯停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