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见证没落的山西“皇城相府”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5 16:39:49

 

 

见证没落的山西“皇城相府”

 

 

 

《老记见证网》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12岁) 摄影报道

 

 

 

就像少林寺一样,皇城相府也是因为一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才让全国的百姓知道了康熙爷的老师陈廷敬。由此一来他在山西老家的这个府邸才被世人知晓。但是,受网友邀请到此一游后却是大跌眼镜,不但是为兜里花掉的银子叫屈不值外,更多的是为这位昔日曾辉煌一时的太师府邸今日的败落而惋惜。更为身后的不肖子孙“败家仔”将这一国家级文物古城糟践成这般模样而愤懑。

偌大的一个山峦盆骨中最为显著的这个古建筑群被现代的污秽破坏的东西南北身首异处不说,单就是主建筑群里面的内容也是捉襟见肘,除了建筑门廊、牌坊、城墙和院落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追忆瞻仰的内涵魂魄。更有甚者,很多的现代商业铜臭之气将这座古城的文雅书香的府邸污染的不下于今天的中国PM2.5的灾祸。

来来回回近400公里的路程花去了300多块钱的油钱和170块的过路费,还有景区的10块钱停车费就在像迷宫的建筑群里面健身减肥般的转了一大圈,就这还没有算上网友替付的午餐和门票钱,估计至少也要100多块吧。花500多块钱享受到的却是不值二字!

在大门口矗立的石壁上标注该景区为5星级,可是,在景区里面记者却看到了3星级的标志,景区工作人员着装各异,一位身着保安制服的女子说该景区不是公家的记者证件不管用。

 

 

 


清晨时分的出发队伍比预定的晚了许多,排序不是太整齐。

 



途径路边随处可见这种开山破肚的疮痍。

 

 



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车队基本紧凑起来。

 

 



看到了当了爹的原来《文化时报》的同事。

 

 



乍一看上去还算威武的五星级景区。

 

 



网友的摄影姿势很是雷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也是相国府的一部分。

 

 




陈廷敬大人要是知道有人用他的府邸开馆子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小伙子的技术很娴熟。面食是山西的一个绝活。

 

 



好像刀削面的刀不是这种样子吧。

摄影 聂安邦(12岁)

 

 



女人呀,就喜欢偷嘴吃。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里的馆子很有意思,总是等你把菜都吃光了才上面。

 

 



还不如吃点这东西实惠。

 

 



古城成了集市场。

 

 



导游开课了。

 

 



导游说这个是原始的刻碑,是康熙题词的真迹。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城墙曲曲弯弯很好玩。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是城墙顶部的值班城楼。

摄影 聂安邦(12岁)

 

 



这个大门才是真正的相府正门。

 

 



紧握拳头的女汉子保安说,这里世界没有记者证。

 

 



这个牌坊见证这里皇恩浩荡。

 

 



这个牌楼就是为了这御赐的石碑而建。

 

 



原来过去的建筑也是这么密集呀。

 

 



来吧,臭美一下吧。

 

 



远处山谷上的宝塔。

 

 



俯视古城的炮楼。

 

 



这个不知道是远古的还是为了香火钱特设的庙舍。

 

 



我们的队伍貌似是这里冬季里来最多的一支队伍。

 

 



看看这里是否你能估算出,相府能有多少人呀。

 

 



这里可是几百年前的灵气所在。

 

 



第一次走在有弹性的木楼梯上。

 

 



只有这些房舍中做了一些填充型的家具。

 

 



不知道皇上爷是都在这里品茶闲聊过。

 

 



这里是一个摊贩林立的所在。

 

 



看似红火的院落却是鸟人皆无。

 

 



不知道这里木刻是那个年代的手笔。

 

 



这是最早的字典吧。

 

 



那个年代的历史就像这个碾子一样支离破碎。

 


 



这么高的楼阁为什么不设计电梯呢?

 

 



鸟瞰相府。

 

 



据摊贩说,这里的租金不高,但是不对外招租。

 

 



原汁原味的石板街道。

 

 




 

很有把握的讲,这里的玩意也只是个玩意没有真的。





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里的山西陈醋没有手工原始工艺的。

 

 



我还可以负责任的说,

这几件衣服也绝对不是那个年的陈廷敬相爷朝服。

 

 



鹿鸣或许就是被这些污物给熏的了。

摄影 聂安邦(12岁)

 



在这个古色古香的街道上,

镶刻着那么不协调的标志牌牌很煞风景。

 

 




累了就坐下来感悟一下昔日相爷在此的音容笑貌。

 

 

 



据说,还有一些古城的文艺节目,只有运气好才能看到。

 

 



这边连接宾馆的城楼未能对我们开放。

 

 



此情此景让我觉得,还是木质建筑能抗拒地震。

 

 




岁月随风去,古城空感叹。

遗风孤独中,梦旧我大清。

 

 



被瓜分在对面山上的几座孤亭。

 

 



已是残躯空弥留,

颤颤巍巍话别稠。

只想唠叨儿孙烦,

祖宗章法不可丢。

 


这个警察在飞信。

 

 

 


我们走在大路上。

 

 

 


山西的公路盛产这物件,很吓人,

不想遇到万一,我们在祈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