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即将消失三千余年的民族文化——见证腊月二十三灶糖余香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9 9:37:18
 

即将消失三千余年的民族文化——

见证腊月二十三灶糖余香

 

《老记见证网》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最早知道灶糖的名字还是从父亲口中得知的,虽然不知道灶糖是啥样子,但是,当时在想它一定很好吃。后来,每次回家过年都会到超市给老父亲带上两箱,顺便也让其他亲友尝尝。

   灶糖,主要是用面粉中产出的糖稀和一些淀粉经过若干道工艺加工而成。因为,加了芝麻后也被叫做芝麻糖更多了些芝麻的香味。

   关于灶糖的来历,很多老人都会知道,这也是自古代代相传的一个民族春节文化内容:每到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供奉在锅灶旁的灶王爷要回天上述职,向老天爷汇报人间的是是非非,这时候,百姓家家户户都要供奉灶糖,目的就是让灶王爷光说好话不要说丑闻。就是要把灶王爷的嘴巴抹甜了,这或许就是最早的百姓集体行贿的一个先例吧。

   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过小年的前一天,记者和一些喜欢民族文化事物网友一起慕名来到了武陟县境内的小董乡贾村这个灶糖的祖根进行采访见证。据随行《经济视点报》的摄影记者杨正华介绍,虽然该村名为贾村,可是,绝大多数都姓谢,并非属因贾氏族人众多而得名,后据周围村名估猜,是因为这里多为富饶之地,富甲一方而得名吧。

   整个村里虽然是现在被新农村建设搞得和河南乃至全国大多数乡村都千篇一律的景色,可是,这里特有的建筑和民风特色还是一览无余。尤其是仍然还能看到很多破落的老房屋和墙垣。在一家院落还算完整的农家小院,我们见到了最原始的灶糖制作的作坊——糖房。

   据了解,位于河南省的黄河北岸的武陟在历史上是米麦发酵传统制糖工艺的发源地。

   武陟县是祖乙(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到盘庚(商代第20位国王)八位帝王的国都。周设怀邑,汉设怀县、怀州,隋开皇十六年改为武陟县至今。元代属怀孟路,明清属怀庆府。武陟芝麻糖继承的是远古用米麦发酵熬制的食品,叫饧、叫糖、“堂”、“党”、属于饴糖类,是作为点心吃的糖果,是有甜味的面食,本质上与白砂糖、红砂糖及其它糖制品完全不同,制作工艺更不相同,起源要早得多,起码有三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武陟芝麻糖由纯粮经过发酵制成的,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甜味食品。在中国,糖、酒、酱、醋同源,是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远不可考。武陟芝麻糖从西周设怀邑(武陟土城村)为苏忿生食邑算起,已有三千年,至今仍然保持传统的纯粮发酵,手工制造,未受现代工业技术影响,是弥足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太祖朱元璋三洗怀庆府,武陟贾村人大量外逃,芝麻糖作为生存手段传入山西、山东,后来流向全国。但武陟贾村芝麻糖得风气之先,得物产之美,故而虽然制作工艺全国大同小异,真正地道的还是武陟芝麻糖。外地糖,尤其是采用工业化生产的芝麻糖,贾村人说吃着有股化肥味(氨气),吃多了上火烂嘴,不买外地货。

   解放以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武陟芝麻糖生产陷入绝境,“三级核算,队为基础”后,贾村等有些生产队搞副业,想方设法搞一点粮食,恢复了芝麻糖生产。虽然生产规模很小,但传承了技术,传承了文化。现在的糖房,依然是传统原料、传统工艺、传统家庭手工作坊生产传统产品。唯一的变化是近几年减少了大麦芽的用量,加入一定数量的白砂糖。其中原因有两个,一是适应现代人的口味,二是啤酒业大大拉高了大麦芽的价格,提高了芝麻糖的成本价。芝麻糖是大众食品,乡土食品,价格太高是不行的。口味的变化引起一部分人的不满,特别是有怀旧意识的老人,他们不愿意在芝麻糖里混入任何现代技术成分,要千方百计保持贾村芝麻糖千年老字号、老传统、老口味。

   武陟贾村芝麻糖、灶糖齐名。武陟风俗,在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家家都用灶糖,但灶糖生产期、销售期都比较短,远远没有芝麻糖产量大,销售时间长。武陟糖房长年生产芝麻糖,腊月生产灶糖。两者制糖工艺无二,区别在于芝麻糖成型前在糖稀里加酥料,口感酥松香甜,可以当点心果子吃;而灶糖不加酥料,是让灶王爷吃的,人吃要夹在烧饼、烙馍里,免得入口粘掉了牙。

   武陟贾村每年正月二十四都要举办“大糖会”。届时人山人海,各糖房都要拿最好的原料、最好的手艺做最大的糖,目的是亮家底,展示手艺,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个传统也有两千年了。

   贾村芝麻糖生产用的师傅口传身授的传统工艺,所用器具不多也不复杂。主要有:民房三间,大缸一口,大铁锅一口,木铲两把,灶火两个,木架晾床一张,就是全部家当了。

   贾村芝麻糖传承了中华民族以米麦醣化发酵制糖工艺。其工艺流程主要有生麦芽、蒸米、醣化发酵、熬糖稀、手工拔糖、切糖、冷却、蒸温、滚芝麻、成品,一切都“尊古炮制”,不受现代工业技术的影响。

   贾村制糖工艺,在粮食统购期间几乎失传,恢复后糖房数量、工匠师傅都不及以前十分之一,产量锐减,常年生产者为数寥寥无几,大多在冬春农闲从事季节性生产。

   如今,贾村东、西大街上还剩四家糖房在生产制作芝麻糖,工匠不足50人。其中,年龄最长、从事制糖时间最长的是今年82岁的谢文勤老人。

   在采访中,年逾8旬的末代灶糖传人谢文勤老人告诉记者,由于手工业不挣钱,现在工匠越来越少,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还在坚守,加上熬糖稀、拔糖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高温高湿,挥汗如雨,年轻人“宁去南方打工,不钻糖房蒸笼”。贾村芝麻糖及其米麦醣化发酵工艺再次到了濒临灭绝的关头。

   现在,贾村芝麻糖制作工艺已经列入县级非物文化保护名录。

 

 

 

 


难道真是越落魄的地方,民族文化才保持的越完整么?

 

 



原来这里的文庙也很有历史呀。

 



原来是这样保护的呀,的确没人敢来侵犯和强拆。

 

 



从这里面走出来的公仆的确很有点仙味。

 



看到了离我们很久远的历史。

 

 



这是目前还在喘息的三家糖房之一。

 

 



看到了来买灶糖的客户,不知道是商户还是----。

 



原本听宣传部的领导说是下午生产的场景,上午赶到的时候,已经都晚了,例如,用大麦发酵和配料的过程都没有看到,直接进入了第二道工序——熬制。在熬制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才不至于糖稀糊焦和稠稀不均。

 



在熬制过程中要不停地搅拌,才不至于糖稀糊焦和稠稀不均。

 

 



这是筛选生下来的剩渣。

 

 



要在盛糖稀的大锅上提前刷过食用油,才不至于被糖稀粘在锅上。

 

 



虽然,已经凉了很久了,但是,糖稀的温度还足有200度左右,

稍有不慎就会给你手臂上来个大泡。

 

 

 

这里的大锅里面装的热水,一面是加热调温,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糖稀在水中调软,有利于抻拽成型。

 



有点像是在拉烩面的感觉。

 



糖稀的重量要比面粉还要沉,这就需要较强的体魄和耐力。

 



在到了案板上的时候,这个类似庞大的一个

拉面的雏形就要继续瘦身了。

 



在抻拽的过程中还要不停的检查,糖稀的密度和质量。

 



要在,糖稀冷却前将其均匀的抻拉成灶糖成型的腰身,

不到是体力要了得,更主要的是需要精湛的技艺。

 



看看,这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手上的功夫却是身份的精巧。

 

 

 

灶糖的瘦身部分就基本完成了。

 




老师傅说,这时候最缺的就是这一口,比什么都强。

 

 


这时候,这个闷毕已久的帘子才能打开出糖条了。

 

 



这时候,又累又饿的匠人们才能送下来吃一口自己从各家带了的午饭。

 

 

 

剩下的“糖引子”也就由后人们拿去存放了。

 



这道工序叫做,量规矩,就是按照定好的长短尺寸断开。

 



为什么,还要对这些窈窕灶糖动酷刑呢?

 



或许,你没有仔细看清楚吧,这个黑黑的灶糖是夹心的特别制作,

里面有了糖馅,不动酷刑是弄不断的。




不但是要劳神费时,更主要的还要三个人同时进行才行。

 



坚硬的还要用刀加锤子才能震开。

 



断开的灶糖要进行分类,供奉灶王爷的就可以经过晾晒后,直接祭灶使用了,剩下留给人们享受的,还要加一道上芝麻的工序。

 



上完芝麻的灶糖也被称为麻糖。

 



经过晾晒后,灶糖就冷却成又脆又甜又香的麻糖了。

 



看看,这就是你在市场、超市里面看到的样子了。

 



这些小馋猫等不及了,还没到火候就----

 



看看,做灶糖的爷爷还特地给小美女做了一个麻糖麻花。

 




成型的灶糖在这里经过计量分装就可以上市了。

 


这些就是制作灶糖的原始工具。

 


这些就是给灶王爷行贿的灶糖。

这些师傅们就是几千年来灶糖匠人们的缩影。

 



来和这些民族文化传承人们合个影吧,

要记住他们就是传承了民族文化。


 

在灶糖冷却的时候,我们谢绝了当地政府为我们安排的招待。

自己花钱吃的饭就是香。

 



饭后再次进村,看到了很心酸的乡情。

 



快过年了,老人还在眼巴巴的期盼着。

 



孩子,不知道是第几次在村头等着爸妈带回来的玩具。

 



这家的老宅已经有快二百年了。依然在居住,

没有文物部门前来询问和保护。

 



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见到过这些纯木建筑的楼梯和楼板。

 



孩子,你若干年会知道,这就是祖辈给你们留下的财富,希望,那时候你还能重新坐下与“祖先”合影。

 




快快记录下来吧,也或许,不就也会被强拆了。

 


这些老屋和他们的故事一并即将成为,民族悲剧的哀乐。

 



但愿,这些民族厚重的文化得以保护延续。

 



孩子,抱着的箱子不再沉重,因为,有了更多的意义在里面。

 




但愿,孩子们能继承传扬我们更多的精彩史诗。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