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汉子”人物系列报道(一)
深圳女老板状告“郑大一附院”——
为姐夫讨说法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王玉娥,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人,原本学医的她却偏偏喜欢了经商做生意的行当。为了给家人讨个出路过上好日子,她只身数千里漂在祖国开发最前沿的广东深圳开始了甜酸苦辣与汗水泪水交织的都市淘金的煎熬。
经过多年的打拼,车子、房子、孩子和票子都有了,老家的亲人们也都跟着占了不少光,谁家盖房子、孩子上学、娶媳妇;嫁闺女--反正能帮上的她从来也没落过。
原本以为这就是新生活的幸福起点也是中国梦的最佳指数,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事业的辉煌时期,王玉娥因家庭婚变导致了事业的低谷,正当这个河南女汉子全身心收拾支离破碎的生意准备重整河山的时候,由她带出来跟她一起打工的姐夫贺杰军在回家调养身体期间又被诊断出,得了颈椎压迫神经的疾病,需要一笔不小的治疗费用。虽然生意上千疮百孔,可是救人要紧。于是,王玉娥从牙缝中挤出了8万元的治疗费给家里汇了过去,原本以为是一个小手术过十天半拉月就可以重新回深圳继续上班了。可是她哪知道这厄运才刚刚开始--
据王玉娥说,姐夫贺杰军被推进手术室两个小时后,据做手术的医生讲手术很成功,本来也是一个小手术大家也没当回事,可是自从手术后这苦命的姐夫就再也没有醒来过。医生也只丢下了一句:“意外”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解释了。
一个男人就是一个家的山和天。姐姐一家无法面对这个无法解释的结果,人好好的走着来了,在交了8万块钱医疗费后姐夫贺杰军却把命扔在了这里。姐姐家的天塌啦——
为了给姐姐讨个说法,为了给姐夫贺杰军的亡灵一个安慰,王玉娥,不顾公司业务的生意和自己的一家老小,急匆匆的频繁往返于深圳和郑州之间。在数次与院方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王玉娥帮姐姐找来了律师经过了几个月的尸检和前期证据的搜集。于2015年11月9日向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一纸诉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告上了法庭。
当记者按照王玉娥给提供的电话,找当时负责此事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政科的一位丁姓工作人员了解核实情况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现在已经到了诉讼阶段可以找他们的代理律师了解,或者找他们宣传部联系。

刚下飞机王玉娥就约上律师一起接见在医院料理后事的家人。

这就姐夫命丧黄泉的地方。

王玉娥说,本来有很多人出主意要家属去医院闹,
都被她拦住了,她要通过合法的方式打官司要个公道。

在一个巍峨挺拔豪气冲天的大厦前,
王玉娥联系家人,但手机都是无法接通状态。

无奈,王玉娥只好让记者等着
亲自上楼领出来了失魂落魄的一家人。

一家人就是挤在医院对面这样的小旅馆里煎熬度日。

为了省点钱,也为了让姐姐一家人换个环境,
王玉娥要把姐姐一家送回老家等消息。

看着姐姐还和以往一样擦洗着姐夫的三轮车,
王玉娥能感受到姐姐此刻的心情。

姐姐拿出了昔日的幸福时光。

外甥女在给姐夫养的花草浇水。

王玉娥,还不断的叮嘱外甥,
要化悲痛为力量打好高考前的功底。

王玉娥与姐夫的哥哥商量姐夫的后事,
她决定要先去乡下看看姐夫的父母。

乡下的集日很热闹,可是,此时王玉娥却似心乱如麻。

乡下很多的小路都是这样的曲折。

还没有进院子,就听见了里面凄惨的哭声。

人生的悲剧之一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家病倒了。

另一张床上爷孙相见的情景催人泪下。

姐夫父母的墙上都贴满了昔日幸福的回忆。

王玉娥在和律师研究病历和诉讼前的证据。

尸检是诉讼前的第一步,他们来到了二七区卫生局进行询问结果。

在法院前他们在检查最后的诉状。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个月后当他们拿到了尸检报告后
冒雨走进了给他们主持正义的神圣法庭。

就在记者即将发稿时,王玉娥的代理律师
给记者发来了开始审理该案的法院传票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