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
|
郑州文化路高速入口何时成“ETC”专用? |
郑州文化路高速入口何时成“ETC”专用? |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2/23 16:28:56 |
郑州文化路高速入口何时成“ETC”专用?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首席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ETC”不知何时落户中国,但是《老记见证》联合报道记者总是能看到一些高速口出现了这个新生事物,又不知道何时加油站也有了自助加油机,也许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或许是道德沦丧的开始。
“ETC”这个中国土地上成长变异的“不停留缴费通过”系统的另外代用词“无人收费”、“无人售票”通过系统,无人收费就意味着资本家为了较少成本裁撤了工人所致。这无人售票,那就证明车主、司机等消费者没有了发票权利,更或许失去了税务监管的可能。再加上还花钱安装一个识别系统,这本身就给中国大陆担负着全世界最昂贵过路费的消费者雪上加霜。
原本《老记见证》联合报道记者还以为不用这个输入字母连个简化名词都找不到的新生事物,没曾想前几日通过连霍高速文化路上站口时却看到了,也感受到了一种被侵权和被羞辱的耻辱,满共三个车道的进口其中两个车道都被设置成为了“ETC”更多的长队则排在了唯一一条靠边的普通车道上,不知道这个高速公路的高管是不是有意要难为这些不懂妥协没有眼力劲的消费者,还是要彻底警告一下和记者一样的不识时务者,不安装”ETC”就别走高速了。

因为只有一个普通入口,
很多素质低下的司机驾驶车辆开始插队,
还时不时有怒骂和吵架声音传出。

另外两条“ETC”专道确实门前冷落鞍马稀。
|
|
|
上一篇文章: 跟着老记看正月文化报道之四《莫拿别人的痛苦当快乐》 下一篇文章: 交警封路口郑州街头上演"千人"跨栏大赛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