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母亲节”回望千里塞外老爸老妈
“母亲节”回望千里塞外老爸老妈
作者:聂志义 聂…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5/10 10:07:18
 

“母亲节”回望千里塞外老爸老妈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原本因为“五一”节只有三天假期,《老记见证》记者没打算回去千里之外的塞外内蒙看望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的年迈父母,曾经原本十分热闹的家也随父母回到内蒙老家而冷落了很多,采访、活动、应酬也都因此而失去了灵感和兴致,家也又回到了六年前的零点,唯有不变的是不再年轻的我们和更加苍老的父母,还有那颗不曾改变的孝心。

    就在“五一”前一周,因为采访任务去了一次成都,又因报道的需要顺便走进了那个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灾情最严重的灾区——北川老县城,在满地废墟和满目疮痍的瓦砾中我明白了人活着的重要,也更加感受到了一家人在一起要比房子、车子和票子更要珍惜的“真理”,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句老生常谈:钱财乃身外之物。也经过多年来感受、感知得到的感悟:身外之物也就是欲望的诱惑!只有在这个世间的亲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真谛,于是乎,在和儿子商量之后便在晨雾的目送下踏上了北归的方向。

    经过15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走出了一路阴霾在傍晚时分迎着内蒙大地特有的晚霞回到了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家”,因为没有事先和哥弟打招呼就是想低调点和父母大人实实在在过过“家”的感觉,可是,父亲大人还是跟他们通报了我们的到来,于是,在一家酒店的接风宴席上哥弟有了一点埋怨。

    常言道:人上了岁数就成了“老小孩”任性、撒娇还要经常耍点小脾气这一点都不假,这不,就因为父母都上岁数了,并且身体都经受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手术,所以老两口的电动三轮被“没收了”,但是,父母都是闲不住的人,又不愿意接受保姆照顾的人,也更是不愿意给儿女添麻烦的人,所以老父亲一直渴望有一个电动轮椅代步出行到处走走、转转。

    可是哥弟的说法也是不无道理,那就是父母所住的小区紧邻公路,而且是一个三岔路口,车流量就不用说了,怕的是两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有什么闪失和不测,所以,一直对买轮椅持反对态度。正好我们的到来就燃起了老父亲想买电动轮椅的希望,原本老父母在郑州的时候,我也曾主动答应要给他们买一个双人的电动轮椅的想法,可是在哥弟的再三反对下老父亲有点很难过,对待坚持康复锻炼的血栓后遗症有了“消极怠工”的态度,以至于原本的糖尿病有所严重身体一下子消瘦了十多斤的严重后果。

    为了让父母心情好一些,身体赶紧恢复过来,《老记见证》记者特地为儿子向学校请了一周的假期,陪两位老人走出去向大自然要些健康和快乐,和以往一样,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又到了和父母分别踏上回郑的日子,从母亲慌慌张张给我们买水果、包饺子和父亲一声不吭的做康复锻炼中知道了,他们那心底的不舍,原本为了不让他们再起早为我们做饭送行,我还特意跟儿子把出发的时间提前到了凌晨三点,可是没成想凌晨两点半老母亲还是起来开始给我们下饺子了。

    每每归乡探望父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因为要花费多少钱,不是开车千里有多累,也不是没有更多的假期,更多的是见到了越发苍老的憔悴,别离时的撕心裂肺,更难的是:

相见近别离,

分别不守魂。

音容印梦中,

叮嘱催泪醒!


临出河北省的交界时,

天空出现了难得的“层次”。

 

 

随着进入了河北、

内蒙的大山之后,

能见度的穿透感就越来越明显了。

 

 


   

这就是内蒙古的原生态大自然。

 

 



越是看到当地人认为的落后,

反而能让《老记见证》记者

激动的半天回味无穷!

 

 



这些的原生态就是人们

最能怀旧和不能忘本的再现。

 

 



这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女

是在绿色植物中寻求

那颗苦涩的新绿!


千年大明塔下,

人们恒久不衰

的沿袭着祖辈的劳作。

 



看惯了终年绿色的大中原,

此时再看看这刚刚耕种后的黑土地,

有了一种亲切的泥土的芳香。

 



半截塔旁的农家人

正在紧张的不误农时。

 



送粪的依然是“驴吉普”,

只不过车身有过去的

木质改为了铁货。

 



这个情景看起来虽然有点滑稽——

马拉车变成了车拉马,

但是这的确是很实际的劳动节奏。

 



在这里也有明显的牧业的痕迹。

 



好好的一个水库被贬为了“荒土坑”

实在是不能怪百姓们有怨言呀。

 

 



树林里羊儿在

寻觅着今春的佳肴。

 


正是这些原始植物

和大自然的蓝天白玉

将整个时空凝结为了

一幅静止的油彩。

 

 

 



 

这就是家的样子,

在这里生活的节奏

一下子慢了下来。

 

    



老娘最大的乐趣

就是上山挖野菜、采蘑菇。

 

 



这也许就是那个“历史时期”的

最后一个“知青”的“纪念馆”了吧。

 



上山对于老父亲简直是一种苛刻,

于是乎他就在路旁边听戏曲

边品味着“新疆大枣”的美味。

 



这稳健的步伐,仿佛又把老娘

带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样子。

 


 

因为身体健康原因,

老娘蹲不下去了,

所以挖起野菜就更加困难。



够回去一盘菜了。

 



老娘又看到了,

这里的肥料很适合回去养花。

 


 


趁着歇息的时候,

老娘总是打听孙子的学习情况。

 



老年做了半辈子医务工作者,

所以对于野菜也是

中药的理论很是坚定。




时间有点长了,《老记见证》记者

不得不上前搀起了老人家,

毕竟是80多岁的高龄老太太有点累了。

 

 


 

两位老人家在家里被憋闷很久了,

一出来就不想回去了。

 

 



回家的半路上,

老娘突然想起来这里

有很有名的煎饼摊,

一打听才知道人家

只有到了赶集的日子才会出摊。

 

 

回家的路上不知道,

老父亲是累了,

还是在细细品味享受

这份游览春色的意境。


这已经是十年如一日的

给爷爷奶奶尽孝时刻。

 

 



我们的小记者——聂安邦见到

这个历史的印记,很是好奇,

问了《老记见证》记者:老爸,

这个是不是就是人家常说:

回家要跪搓板的那个“刑具”呀?

 



果然用这个给爷爷奶奶

洗袜子要比用手搓快多了。

 

 



老父亲在每晚睡觉前

都要做康复锻炼,

他说:筋拉不顺就很难受。



在关灯之前他们

爷孙俩都睡觉了。

 



只有老娘一个人在

床上研究她的“战术”。

 

 



第二天是这里的集日,

老父亲说天热了,

要买一顶夏天戴的帽子。

 

 



老母亲到了集市上

就盯上了那些花草。

 

 



而老父亲一看到别的老人家

骑着电动车就走不动了。

 

 



一遇到有散发广告和

这种赠送广告商品的人,

老父亲也总是“来者不拒”,

他说这叫尊重他人劳动的一种方式。

 



老两口的“争斗”从未停止过,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人

的眼泪都笑出来了。

 



 

不就是取个帽子么,

用得着如此卖力么?



果然,帽子一戴上,

老父亲就精神多了。

 



老娘节省了一辈子,

只要是便宜就要行动,

买到这个时候,观点相悖的

老父亲就在外面开始锻炼康复。

 

 



累了就是这样就地休息,

其实这时候她们真的需要一个电动轮椅。

 



老娘为了节省五毛钱的差价走了半条街,

虽然做子女的明知道不划算,

但是老人家已经一辈子的生活方式,

也不好说什么,

这就是孝了就要顺从的道理吧。

 



这是老父亲最爱吃的烧饼。

 



这个就是馅饼,是《老记见证》记者,

打小的最爱。老娘一定要多买些,

于是我们就边等边学习制作的步骤方法。

 



   

儿子还及时的录了视频,

准备回郑州后回放学习做做。

 

 

来为家乡的美食做个广告吧。



这是老娘做了一辈子的

“玉米粥”很甜很香。

 

 




老娘又找出来私藏很久,

自己舍不吃的芥菜丝。


 


老父亲非要自己找点活干。

 



一早就带着老父亲到医院检查

“糖尿病”的各种参数。

 



据我们《老记见证》记者

返程的日子临近了,

老娘又要开始忙碌着采购了,

总是怕儿孙们受罪吃不好。

 


一看超市促销打折,

老娘不管是不是

真的需要就开始“囤积”了。

 


今年的蚂蚁山真的不再毁山毁林了,

听说就要建成“森林公园”了。

 

 

 


这条路已经走了不知多少年了,

估计也是最后一次脚踏实地的

走在这个红胶泥的土路上山了。

 



这里的榆钱很嫩很清香。

 

 

 

 

看看这就是视觉的误差,

本来就是一个小水坑,

角度不一样就成了一个大水库。

 

 



这个土地的线条很符合构图学。

 





我觉得这时候的老娘和老父亲最幸福。

 

 



看到《老记见证》记者通过微信

为他们拍的照片,

老娘很认真的欣赏着。

 



刚说:老人也有“手机控”,

老父亲笑得合不拢嘴了。

 



马上就要回郑州了,

真舍不得离开年迈的父母呀。

 



水库上有条船,因为没有了水就成了真正的

“旱船”老父亲想坐上去照个合影。

 

 


终于找到了老娘老父亲

60年前的这个照片,

怪不得老父亲想

拍一个上面的照片呀,

真是太能体现青春岁月的流逝和

坚贞爱情的最佳体现了,

尤其是让现在的超高离婚人士们

去感到羞愧、汗颜吧,

这才是真正的爱!

 

 



照例临走前,老娘又

做了我们最爱吃的

“羊肉西红柿”饺子,

这个也是老娘自己的绝活。

 

 



擀皮是《老记见证》记者的绝活,

谁不服可以来比试一下。

 

 




别看老人家上岁数了,

可是包饺子的速度一点没有减慢。

 

 




老娘一边包一遍告诉

孙子包饺子的几个诀窍。


最后就要平均

分配才是最佳选择。

 



第二天凌晨两点多,

老娘就起来给

儿孙们准备饺子了。

 

 



怕我们爷俩路上饿了,

老娘还把饺子装进了饭盒,

让我们带着!

 



由于是半夜天黑,

抓拍的相机就是

找不到焦点——跑焦了,

这也是好不容易拍到的,

不拍了快走吧,

不然老娘又要流泪了。

 




离开老家一路南下,

背后又是漫天的朝霞。

有了这故乡的云霞,

我们再难也无所畏惧。

有了老娘的饺子,

就算再苦我们也能站直了不趴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