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小记者;未来“司法小警官”聂安邦的暑假生活
带上爷爷奶奶去旅行(第一集)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伴随着冉冉升起的朝阳,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开始了,这也标志着“2018”暑假结束了,随之新的大学生活也进入了崭新的时期。然而,仍然有许多暑假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感慨,那就来看看我们昔日的小记者;今日的未来“司法小警官”暑假生活几个画面吧。
聂安邦是河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同时他也是少林曹洞正宗第三十二代弟子,法名:释行水。特也曾是河南电视台、华夏小记者形象大使。也是全国唯一的专业小摄影记者。
这是专业小记者的户外战地摄影装备。
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专业摄影记者服装。
虽然,聂安邦是少林弟子中
为数不多的文状元,
但是身为少林弟子
怎么能不会少林的功夫呢?
也应该看到小记者聂安邦
的拳脚可不只是个花架子,
这也是将来的《老记见证》
摄影记者的必修课,
遇到阻挠和围攻的时候便
可以教育教育那些法盲加流氓。
2018年这个暑假一开始,聂安邦便离开了学校连在家一天都没有停留就直奔登封嵩山而去,在哪里接受了师父手把手的调教、传授少林功夫的精髓,又和那里武僧后备队的师兄弟经受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酷暑中挥汗如雨的磨练。
这就是小记者暑假的卧薪之处。
师徒俩关门教练了起来。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34080.jpg)
这是热身也是最基本的筋骨训练。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34024.jpg)
这才是最难受的时候,
但是一定要战胜,
只有战胜了才能面对未来
无数的未知的艰难困苦。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34095.jpg)
这时候就是考验一个男人的毅力,
有了这个走遍天下都不怕。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34138.jpg)
无数的同龄人在关注,
在等待小记者的感受。
功夫功夫,没有练功的
就不配叫大丈夫。
初见成效了,
证明这一关通过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34171.jpg)
少林枪也是一种英雄精神象征。
更是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灵魂精髓。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0172880.jpg)
少林棍术可是很有讲究,
也是少林功夫的代表,
作为佛家虽然不能杀生
但可以棍棒教训。
入夜时分也是一天练功
较为舒服些的时候,
尤其是在来阵小风就更舒服了。
集体棍法是表演给
美国来的少林弟子看的。
没想到一个文笔小记者
还能有如此的功夫,
又让美国大叔竖起了大拇指。
每天五点半可是热身跑山(徒步跑上嵩山,然后再像猴子一样四肢倒趴下山)一直到晚上九点半才能下课休息,这一个月对于其他少林弟子很是太正常不过了,但是对于一个都市里的17岁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成了生死的极限了,好在聂安邦自从四岁拜师后就有了迎接承受这一切的心理准备。
在他看来,练武术并不简单的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自卫保家那么粗浅,更主要的是要锻炼一个人的耐力和毅力,这也是理应成为每一个中国少年在成为一个男子汉的必修课,只有经过了这些才不至于忍受不了虚荣的自尊和未来社会更大的压力和灾难,才会在任何艰难困苦中向松柏和铁塔一样屹立在东方大地岿然不动,中国的未来也正是极其迫切的需要这样的未来文武双全有信仰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后生们为民族建立起强健的脊梁和希望。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838.jpg)
宁城巅峰是宇宙接壤之处,
在这里练功才是上界灵气
与大地万物共享式。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886.jpg)
很多看过照片的少林宗师
都说这是规范的动作标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835.jpg)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懂行的朋友一看就
知道这功夫练多久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947.jpg)
棍虽是齐眉,
但是棍法却是
“少林阴手棍”。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938.jpg)
这棍可并非是表演的小树枝,
这可是真正的实战白蜡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951.jpg)
沉默卧屈是为了爆发的更激烈。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920.jpg)
不知道,这个叫不叫“力劈华山”,
但是这一棍下去估计也是非死即伤。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05975.jpg)
这个“横扫千军”如果没有
几年功夫是根本站不好的,
下盘不稳就不会掌握好平衡。
正当聂安邦正全身心投入到从孩子到男人的暑天熔炼的时候接到了老家的呼唤:大爷打来电话说,奶奶的八十四大寿要到了问问他和爸爸能不能赶回去,当苦练了一个多月的聂安邦眼前立刻浮现起了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慈祥的音容笑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立刻一连说了三个“回”。三个响头磕了,虽然师父还是舍不得但是孝道重要,拜别了生病的师父和众师兄弟,回到郑州家里见到收拾了一下便和父亲驱车踏上了“祖国正北方、靓丽内蒙古”的“北回归线”。
太阳出来天光大亮的时候,
他们已经驶入了河北境内了。
目标:老家,
任务:尽孝,
我们在路上!
路上遇到了一辆房车,
聂安邦突然说,
等我将来挣钱了,
就给爷爷奶奶买辆房车
让他们跟着咱们走遍天下。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584380.jpg)
加完油,聂安邦也该“加油”了。
午餐就是这样。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584306.jpg)
为了避开北京的堵车,
《老记见证》记者
使用车台呼叫北京的“火腿”
(业余无线电会员)咨询路况。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584331.jpg)
天色虽暗淡,
但是有了云层,
比起中原的阴霾
也是一种色彩吧。
真可谓是“披星戴月”昼夜兼程。
只要是能在地方公路遇到收费站,
就自然知道进入了内蒙境内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1451911.jpg)
夜里内蒙小县城
别有一番塞外情调。
一路上十多个小时,除了加油和方便外他们爷俩和始终陪伴他们纵马天涯的“小五哥”(长城H5)几乎是“马不停蹄”,这一切不是因为父亲是超人,主要是咖啡和口香糖的鼓励再加上一路上的播放革命历史故事的作用,虽然爷爷奶奶一路上几个电话问候和嘱咐累了就在服务区休息一下,可是眼见就要到家了怎么还停的住脚呀?
聂安邦的爷爷奶奶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批支边大学生,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他们离开学校、离开父母、背井离乡响应着党的召唤;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当时寒风凛冽、狂沙肆虐、寒交迫的边疆,一辈子把毕生的青春岁月都贡献在了这篇异乡的土地上了,在那里有他们的学生、工作和理想,在那里一直存留着他们的希望和情怀——
虽然是深夜了,爷爷奶奶可是一直都没有休息,心里一直放心不下千里之外归来的孩子们,聂安邦在吃下了奶奶热了几遍的饭菜后,父亲就有点扛不住去休息了,但是他还要做好他的分工内容。
原来早在十年前,已经很是懂事的聂安邦看到,每次放假回到爷爷奶奶家的爸爸总是在白天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后还要在晚上休息前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洗脚、足部按摩、洗袜子时,为了减轻爸爸的劳累也是为了表现对爷爷奶奶的孝敬,便主动接过了这个任务且一干就是十年了。
这就是聂安邦第一次正式
接过了“孝道”的见证。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2490630.jpg)
这也是更加熟练和责任化的进程。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2490615.jpg)
爷爷和奶奶谁都不能少。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2490638.jpg)
这是在为爷爷奶奶洗内衣内裤,
聂安邦知道这些不能用洗衣机只能要手洗,
这也是他了解了“搓板”是用来洗衣服的
并不是传说中女人惩治男人的“刑具”。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2490654.jpg)
现在聂安邦的作息中,
没有“洗脚流程”
睡觉就不踏实。
第二天一早爷爷家邻居们一个很熟悉眼热的画面又出现了,聂安邦手扶着爷爷出了屋门下了台阶在小区内遛弯,那些邻居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娘都围了过来赞不绝口的都在夸聂安邦从小就孝顺的精神,也都把聂安邦的故事作为了自己教育孩子们的故事。
为了相应习主席:俭省节约和廉洁自律的号召,身为公务员的大爷还特意避开亲朋好友的“热情”,在景色宜人的原始林场农家宾馆为年迈的奶奶举办了八十四岁寿辰,在庆祝活动中堂妹小雨还将自己参加比赛获奖的笛子曲目现场演奏为奶奶奶助兴,聂安邦也不能闲着呀,因为场地限制所以他一改往年给爷爷奶奶打拳助兴的风格,改用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朗诵献给奶奶的八十四大寿,赢得了全场家人们的喝彩。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21223175.jpg)
为了不受周末游客多的堵车影响,
全家人大清早便踏上了祝寿的路上。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21223151.jpg)
看到了大山的“味道”,
也是很难得的乡风。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21223145.jpg)
路旁飞流扬晨雾,
引来万客比酷暑。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31436.jpg)
山林深处藏松枫,
淳朴无华不争宠。
新鞋老路有四福,
隐居修的万念空。
不用《老记见证》记者废话,
大家都会感到了这些
文化底蕴的“眼热”,
但是这里的陈设
可不止为了好看流行,
这里的碾子是要为
客人压“大黄米”包豆包,
这里的草房里面是要烧炕的,
不然晚上就会冷——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31536.jpg)
就连这井水也是在龙泉甘露,
这个井也有近百年历史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864.jpg)
爷爷奶奶又回到了他们的那个
青春岁月环境
怎能不流连感慨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21233281.jpg)
一群夏令营的小朋友来晚了,
没有房间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835.jpg)
聂家的长子长孙也都是超级影友。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866.jpg)
午饭时分爷爷接受着一个
又一个亲朋好友给奶奶的祝贺。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833.jpg)
虽然,在河南也处处
能看到这种“黄瓜”,
可是内蒙同样品种的瓜
可是非常不一般的甜呀。
午饭后,爷爷依然
是作息中的拉筋运动。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31596.jpg)
聂安邦和两个哥哥
开始了他们的游戏。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388.jpg)
晚上是奶奶生日的重要时刻,
聂安邦也要穿的“正式”些才尊重。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422.jpg)
聂安邦的三叔介绍着这个
“避暑山庄”的陈年轶事。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457.jpg)
一直还正在发愁这个蛋糕上
怎么能插满84根蜡烛,
没成想人家直接把蜡烛
做成数字插上了,真聪明。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487.jpg)
人家都是默默的许愿,
安邦奶奶却是直接给说出来了,
热的孩子们笑出了眼泪。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415.jpg)
这里有规矩,
但凡重大节日,
全家人都要喝白酒。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528.jpg)
聂安邦的三姐从英国
直接发来了视频祝贺。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520.jpg)
妹妹小雨的一曲乡音
醉倒了一大片。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15515.jpg)
吃寿桃了。
在祝寿期间,全家人还陪爷爷奶奶登山采蘑菇和游览了原始森林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虽然爷爷奶奶身体和年龄都不适合长时间的劳累运动,但是老人家的热情却十分高涨,看到很多远近的游客都在玩漂流,两位老人也心里痒痒的跃跃欲试,几经交涉但是人家怕危险也怕担责任都拒绝这么大年岁的老人参加,大家就又玩了一下爷爷奶奶能参与的游戏才算转移了老人的失望,就在不知觉中吝啬的太阳很快就要落山了,游兴未尽一家人恋恋不舍的回城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971.jpg)
这个山爬了很多次了,
每次也几乎都是这样的画面。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924.jpg)
安邦的三叔说,这就是很多人
喜欢吃的干果“榛子”。
吃过很多年,还是第一次
见到在树上的样子。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071920.jpg)
安邦的爷爷奶奶岁数大了,
腿脚也不方便。
这一大家子,
一休息就是大规模。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223.jpg)
这里有很多在城里难得一见的蘑菇,
也是安邦奶奶最喜欢干的活计,
只要一上山就停不下来。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293.jpg)
又找到一个“巨无霸”。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217.jpg)
虽然,今天奶奶累了走不动了,
但是依然是收获颇多。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302.jpg)
安帮大爷也是当地有名,
相机不离手的的摄影家。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376.jpg)
用航拍见证的旅行不知道
是不是有另一番感觉。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313.jpg)
在这里脸“少林八段锦”
的功夫的确很有情调。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74354.jpg)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下山的时候,
后面就剩下他们三位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93940.jpg)
特别“锵锵三人行”。
走走歇歇,停停聊聊,
这既是散心抒怀的目的,
这个行为叫行孝。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94018.jpg)
叫不出名的野花在阳光的
“特写”下特别的夺目。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94042.jpg)
这是什么情况呀?
爷爷奶奶不顾自己劳累
还在关心这个孙子的心思。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194080.jpg)
这俩还真怕别人不知道
他们是职业吃货。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1962.jpg)
原来安邦是想趁大家休息
的时候玩玩刺激游戏。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1989.jpg)
这个对于他们来说,
还真是不错的游戏。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2093.jpg)
在大山深处很难得还有
这等浪漫的地方怡情。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2057.jpg)
这简直就是一个全世界各地
各样的水车模型大展览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2020.jpg)
清澈冰凉的山泉水
真是降暑的绝佳饮品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232181.jpg)
黑,真黑!
以为顶多会贵一点的冰糕,
没想到会贵这么多,
山下超市1元这里却5元一个。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705.jpg)
也还有这些真山真水
还算是值得“不虚此行”。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760.jpg)
终于学会了老爸教给的
如何将流水拍成流线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63.jpg)
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因为不明白写的啥意思。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87.jpg)
还是接着爷爷先走着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42.jpg)
奶奶已经又跑在了前面休息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81.jpg)
爷爷虽然有糖尿病,
可是就像小孩子一样特别馋,
忌不住口尤其是见到了
这些山里的果干。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98.jpg)
看看这里的百姓趁着景区
卖点土产也不容易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895.jpg)
这么大一把年纪了,
老人家还要
在这里编筐挣钱真是老来难呀。
城里人要这些干啥呀,
为啥不想弄点别的来卖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922.jpg)
漂流没有完成,
这里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3314959.jpg)
来给立下“汗马功劳”的
“小五哥”做做广告吧。
回到爷爷奶奶的家,聂安邦就和爸爸两个人一直在想方设法的琢磨、商量怎么才能圆了爷爷奶奶的漂流梦呢?经过几次考察和研究,最后爷俩一拍即合,网购橡皮艇来个“家庭自助漂流”行。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819.jpg)
与在河南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里人们都已经
很重视全民健身运动了,
清晨四点多政府广场就已经是
“男女老少”抖精神的大场面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879.jpg)
聂安邦的练功方式
引起了不少奇特目光。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841.jpg)
聂安邦练得很起劲,
原因就是这里的天气太爽了,
既凉爽有干燥。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871.jpg)
爷爷也一改光拉筋的恢复训练,
练得很用力。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950.jpg)
这里的小吃都是
用“良心”做生意,
所以引得周围市民都排队品味。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929.jpg)
豆腐脑和油条
也是爷爷奶奶最喜欢的早餐。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909.jpg)
来到了大爷家的“土豪”府邸,
一种逍遥的生活态度霸气外露。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2937.jpg)
看看这些硕果累累的枝杈,
虽然是无农药的好果子,
可还是很少有人问津。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093086.jpg)
这回聂安邦可过了
一回“收获”的瘾。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168.jpg)
接到了远嫁新疆三姨奶奶
辞世的电话奶奶很难过,
安邦赶忙找来纸巾安慰奶奶。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84398.jpg)
为了让爷爷奶奶散心,
聂安邦和爸爸特意
带他们上了蚂蚁山顶。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84371.jpg)
就让爷爷奶奶自己静静吧。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251.jpg)
让爷爷奶奶的“圆梦漂流”
计划开始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295.jpg)
这里河道安全平缓
水流正适合漂流。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259.jpg)
用长焦镜头远远地望去,
爷爷在教奶奶
新手机的设置和使用。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351.jpg)
看到捞鱼的村民趟河的情景
水深最多一米左右。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310.jpg)
奶奶也来了她对啥都不放心,
听爷爷说奶奶一辈子
也都是个操心的命,。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379.jpg)
看看这个船长自告奋勇
要是试航摸摸情况。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160308.jpg)
感觉有了,
心里有底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655.jpg)
不知道这是不是
爷爷的“中国梦”,
但是爷爷的确很高兴,
有点像孩子般的得意。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790.jpg)
看看这勇博激流的样子多英雄。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739.jpg)
轮到奶奶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732.jpg)
虽然这船桨不会玩也没关系,
反正是顺水顺风。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756.jpg)
终于有了实际划船漂流的感受了,
与在岸上指挥别人的时候
有了更深的感受。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767.jpg)
怎么还有人拉着绳子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842.jpg)
原来为了让爷爷奶奶
过把瘾,圆了漂流梦,
都是有聂安邦在当纤夫
在河道上下游来回的拉着船走呀,
那河里的石头可是很硌脚呀。
这真是又演绎了一种别样
孝道的“纤夫的爱”呀。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885.jpg)
看样子安帮奶奶
体验的也很是过瘾了。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31831.jpg)
聂安邦却一屁股坐在
水里起不来了,
脚底让河底的石子
咯得抽筋的疼。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65881.jpg)
渐渐地天黑了,
今天任务完成的特别圆满。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65917.jpg)
给爷爷奶奶留住这个难忘的时刻。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65956.jpg)
来,帮爷爷清理“门户”吧。
![](/Article/UploadFiles/201809/2018090514265945.jpg)
看看这三代人多自豪多幸福呀。
在文章最后,《老记见证》记者寄希望于本文能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们看到,并能多少学一些对老人家的孝道和陪伴,也祝愿天下的老人都有幸福的晚年和儿孙的陪伴孝顺。
请继续欣赏本报道第二集: /Article/2018/201809/10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