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老记”见证平遥匠人系列——“面人西施”陈丽萍与麒麟饼传奇故事
“老记”见证平遥匠人系列——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5/12 13:59:21
   

“老记”见证平遥匠人系列——

 

 

“面人西施”陈丽萍与麒麟饼传奇故事

 

《老记见证》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陈丽萍,女,1964年生,山西省平遥县人,现为山西省雕塑家协会会员自幼受姥姥张秀英、母亲雷月英影响,酷爱捏制各种面人,每到逢年过节,跟随姥姥和母亲为邻里捏制形式讲究各异的面人、面鱼、面猪等,以供祈福、祭祀用。近几年来,拜访南北各派同行艺人,集众家之长,将面塑技艺发扬光大,研制出了新的配方,改善了面塑保存期短,易褪色,易开裂的缺点,提升了面塑的收藏价值。由原来的食用观赏性面塑,演化成现在具有收藏价值的观赏性面塑。

    在陈丽萍很小的时候就在姥姥和妈妈的影响下喜欢上了那些用面食捏出好玩、有趣的面塑,比如: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等蕴含祝福意义的祭祀的贡品,每每看到这些传统面食样式总会让在一边的小丽萍在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于是妈妈便手把手的教她把小小的面团,揉揉、搓搓、捏捏便成了各种好看的面花、面鱼等面塑。

    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在平遥当地的家家户户都会比着赛的做各种的花样,就连大家相互串门的时候女人们也都会边捏面人边唠家常,妈妈也经常这样带着小陈丽萍帮助邻家别舍去捏制面食,每当这个时候小丽萍就会利用机会把更多没有见过或者不会的花样都记下来回去缠着姥姥和妈妈教她制作,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偶尔也会在街市上看到专门的捏面人师傅,他们把经过艺术加工和创作捏的各种传说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造型各异、生动精彩的面人让小丽萍充满了好奇与崇拜,也正是在这种的平遥古城老传统的文化环境中的造就、奠定了陈丽萍对于面塑深爱的情愫。

    20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的陈丽萍,在参加工作后就正式开始了研究面塑这门中国传统文化老手艺。经过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学习研究过程,她将面塑的食用性和面塑的观赏性合二为一,又将面塑的观赏性发展成普及可口味美的家庭美食,并且经过她的整理和实践发现,面塑不仅仅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还是作为礼仪、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标志,更是一种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1992年她带着自己的作品首次参加了山西省介休市举办的民间艺术手工艺比赛,从而让山西知道了陈丽萍和她的面塑,让中国知道了她的贡献,也让世界知道了她所呈现出来的中国文化。

    2011年,陈丽萍在参加山东胶东民俗文化艺术节的时候,有幸认识了于波老师,并在于波老师的热情指导下,教她学会了如何去运用面塑人物的骨架学,回家后经过陈丽萍又不断的研究、学习、感悟的实验之后一个个富有生命的作品诞生了,在随后的一次次的参赛、展览中陈丽萍也在这种民族文化的艺术土壤中不断汲取、学习并茁壮成长着。

 

 

   

 

    2010年,陈丽萍女士的《五虎上将》被评为平遥县纪念国际摄影大展十周年优秀作品。

 

   

    2012年《福寿双全》被入选为第三届雕塑作品;同年成立了陈氏面塑工作室。

 

 

   

    作品不断的涌现,成就不断的增加,陈丽萍女士对于面塑的热爱之情不减,2013年作品《渡海观音》、《夜读春秋》、《福寿双全》被评为平遥传统手工技艺精品奖。

 

 

 

    2014年作品《八仙醉酒》入选山西省第十六届美术作品并入编山西省第十六届美术作品集。

 

  

   

    2015年被山西省晋中市人民政府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

    2017年入选山西省首届“诉说三晋雕塑展”,作品同时被入编“诉说三晋雕塑”作品集,同年获得晋中市颁发的“非遗突出贡献奖”被授予晋中市代表传承人,作品《百年好合》、《童戏》被平遥县博物馆收藏。

   

 

   

    2018年获得古城工匠的称号。

    2018年成立了平遥县丰福祥面塑传习所。

    2019年荣获中国饭店协会知识品牌奖。

    2020年被授予“平遥古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最终陈丽萍也被同行戏称为平遥的“面人西施”,但是很多人并非知道她的另外的一个独家绝活和这个绝活的传奇故事。

 

 

历史传说:

    传言,原来孔子是他爹在古稀之年吃了老和尚的这个才生出了他。

    麒麟饼是古城平遥的一种传统美食。论其渊源不仅历史悠久,且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山东曲阜昌平乡阙里街有一孔姓人家,男主人名叫孔纥(音he,平声),即叔梁纥(传说,是孔子的亲爹)。

    孔纥六十六岁时,身边已有前妻生养的聪明美丽的九个女儿和第二房妻子生养的一个跛足且智行愚笨的儿子,名叫孔孟皮。孔纥认为女儿都要出嫁,孟皮无法继承家业,兴家更是无望,所以十分忧虑。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年初,孔纥携年轻的小妾颜徵在去往尼山上祈祷,希望上天再赐给他一个儿子。

    尼山上有座不大的寺庙,庙里有一位崇文尚武且粗通医学的老和尚。老和尚积数十年经验,可烤制一种强身健体的功能性食品。这种食品的主要原材料是冬小麦面粉,再加入黄芪、茯苓两味中草药,和面包馅,捏成圆饼。那时候,老和尚经常食用这种特制的小饼子,身体总是健壮有力。老和尚乐善好施,常以此饼赠人。

    后来,老和尚想,制作这种饼子的要紧处全在于加了“黄芪”“茯苓”两味草药,如果从两味草药名字中各取一字,就可叫做“芪苓饼”。又觉得,叫做“芪苓饼”太白,不含蓄,何不取“芪苓”二字的近音,叫做“麒麟饼”?既含蓄、吉祥,还隐喻着“强身健体”的功效。再后来,上山祈祷求子的人们越来越多,都获得了老和尚馈赠的“麒麟饼”,且大多能实现初愿。“麒麟饼”的功效和名字便疯传开来。

    所以,孔纥携妾颜徵在去往尼山上祈祷,自然也得到了老和尚馈赠的若干“麒麟饼”。回家后便陆续食用了。不久,颜氏竟然真的就怀孕了。传说这个吃饼生出来的孩子就是排行老二的孔子又名:孔老二。  

    从此,“麒麟饼”的神奇功效和名声更是越传越远了。后来,外出谋生的一位孔姓平遥人在山东曲阜听到了这个传说,便想方设法把“麒麟饼”的制作技艺学到手,引回平遥,在平遥古城开创了制售“麒麟饼”的生意,很快便红火起来,引得其他炉食铺纷纷求艺效仿。最具盛名的是明清时期左家堡左家在城内西大街开的“福庆斋记”老字号炉食铺。

    陈丽萍的丈夫柴桂平的姥爷左振昌民国时期曾是当时有名的大厨,就任在榆次市中国人民银行饭店,后创办了“福庆斋记”老字号炉食铺,当时很长一段时期,“福庆斋记”炉食铺的“麒麟饼”成为官礼及众多家票号馈赠外地贵客走亲访友的首选上等礼品,麒麟饼不同于平常百姓家的饼,口味独特、松软香甜、老少皆宜。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后歇业的“福庆斋记”炉食铺最后传人左振昌的外孙、平遥人陈丽萍将失传多年的“麒麟饼”成功挖掘制作出来,并在继承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加以发扬光大,在面粉发酵时就加入了多种健康养生等辅料,使新生的“麒麟饼”更加美味可口,怡人养生。国内外游客纷纷称赞叫好,远销全国各地。

    在传承与被传承之间,陈丽萍女士对于中国传统面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这个时代留下民族传统文化这样一种平遥面塑味道。

也自然留下了她挖掘、保护、传承先辈留给我们文化遗产的责任、使命和精神。

    现在仍在平遥城里继续坚守着面塑民族技艺和制作麒麟饼传承的除了陈丽萍的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外就剩下陈丽萍一个人了,她的后人们也都没有人愿意再继续做这个被视为“老古董”的费力不挣钱的老手艺了。

相关链接:

    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 “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 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慢慢的也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

    平遥自古地少人多,土地贫瘠,从工从商者较多, 27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的晋商辉煌,多种因素,促成了面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观赏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食用的面塑,既是食品,也是贡品,用面粉经发酵制成。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盐、石色颜料、防腐剂及蜂蜜、甘油等制成,这样不容易腐裂。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面有粘性 , 在捏面之前 要用黄蜡润手。有时还要采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增加面人的生动性。所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是拨子、梳 子、篦子和剪刀。拨子有竹质的、角质的、也有树脂的。

 

 

    食用的面塑形象是一些吉祥图案,含有丰富的寓意,观赏收藏性面塑形象多样,在山西这块丰厚的土壤中取之不尽的三晋文化题材,五虎上将、琴棋书画、钓鱼老翁、福禄寿三星、福寿娃、欢欣鼓舞、八仙醉酒、年年有余、宝莲灯、钟馗、恩爱夫妻、孝心常在、夜读春秋等都是经典作品。  

    由于面团的可塑性强,在捏塑过程中很容易把握面塑的造型,面塑艺人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栩栩如生的人物就成形了。

    面塑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是作为礼仪、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标志,是一种由风俗习惯久而积累的极代表性的地方文化。

    面塑具有较强的民俗价值。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丰富。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比如春节的时候,做成“莲花”和“鱼形”的面塑, 表示“连年有余”;婚礼上送龙凤、鸳鸯、石榴形状的“喜饽饽”,祝愿新人生活美满、多子多福。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孩子十二生肖的面圈,或者“麒麟送 子”,祈求“圆满”,这些造型不同的花糕与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面塑造型完整饱满,略带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面塑手工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面塑的孙悟空、穆桂英、水浒英雄等形象给孩子们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孩子的智慧,同时也得到艺术的教育和艺术的创造熏陶。

    面塑属于传统工艺,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有独特的地方文化。随着平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今后进行探索、研究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更能显示其魅力。

 



威名遐迩的平遥古城,

在夜幕降临前显得更加沧桑凄凉。

 

 


红红的灯笼也无法掩饰

这2019年的年根岁尾的落寞。

 

 

    


在古城的一家商铺内,

本期人物“面人西施”陈丽萍

正在和八零后女晋商商量

如何将非物质文化推广出去

进行商品化产业化发展。

 

 



晋商的后起之秀也有着她的天真无邪,

看着自己在“老师”得言传身教

学到的成果喜笑颜开。

 

 

 



大雪之后很少有车会冒着危险外出,

只有《老记见证》依然在执着的

践行着我们的“见证之路”

 



 

 


《老记见证》成了这里唯一客人。

 

这里就是山西千万老村子的代表之一,

在这里村干部和发达不忘乡亲的郭老板的努力下

这里全村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一个景区—横坡村。

 

 

 



这位忙着为《老记见证》记者

找寻道具的老人家

就是平遥古城漆器传承人

郭老板的老母亲。

 



老人家操着浓浓的山西乡音,

不厌其烦的给大家

讲述这个物件的作用。

 

 

 




 《老记见证》小记者

听了老人家介绍,

再盯着这些承载着

浓浓历史年轮的“文物”

心潮澎湃、五味杂陈。

 

 

 

 



换上了工作服的“面人西施”

此时还真有些农家大嫂的味道。

 

 


这可是真正的原始

纯天然的加工工艺。

 

 



久违难得一见,

的时代记忆画面。

 

 



入戏的小记者也体验着

同龄人很难有的穿越历史感受。

 

 



麦粒就是这样压成了粉状。

 

 



对于现在的孩子们,

这就是一堂最好的历史课。

 

 




这种鲜活的历史再现,

就算是在博物馆也难找到。

 

 

 

 

这组镜头结束了,

来和老人家真正的

劳动人民合个影吧。

 

 

 

雪下大了,天也冷了。

谢绝老人家挽留临走时,

回眸又看到了老人家

那依依不舍的目光,

我们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麒麟饼的做法极其隐秘,

以至于这师徒俩躲在

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开始了——

 

 



这饼不好吃才怪了,

全都是土鸡蛋和面呀。

 



土鸡蛋加上原始的“石磨面”

就是这麒麟饼的特色之一。

 

 



看来这和面也是个力气活呀,

还要跪着才能用上力气。

 

 



为了保密我们就省略了

麒麟饼的馅的制作过程。

 

 



这土灶也有几十年了呀。

 

 



看着、闻着,《老记见证》记者的

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芝麻一加就可以出锅了。

 

 

 


这接下来就是石榴包的制作过程。

土灶烧木柴也是保证

馍馍风味不同的元素之一。

 

 



备料到齐了。

 

 



貌似“面人西施”的诀窍之一

就是鸡蛋和面,

哪次和面都没有少了鸡蛋。

 

 



原来馍馍的包子皮不是赶出来

而是用手捏出来的呀。

 



这里的馅内容也不少。

 

 

细节决定品质,

在这里也不例外。

 

 



上锅了。


 

开始做好出摊前的准备了。

 

 

原本一到冬季就人烟稀少的古城,

就算这么奇特美味的美食

也是冷遇不堪窘境尴尬。

 

 




黑夜凄凄,连个人毛都看不到,

卖饼的师徒依然在寒风中

吆喝着他们的营生。

 

 




隔日轮到了“面人西施”

最拿手的面人展示了。

 

 




《老记见证》记者也喜欢玩面团,

小时候也只能和泥玩玩,

看着这情景也想试试。

 




为了完成这个传承的主题,

我们还特意把陈丽萍

年迈的老娘也请来了。

 

 



陈丽萍边给面食上色一边解释道:

这些颜色都是天然植物制成

的都是可以直接食用的。

 

 



没想到一个面人制作

还需要这几十种工具呀。

 

 



这么漂亮的面人谁舍得吃呀?

 

 



来吧,“师徒”合影留念吧。

 

 




这是人家“面人西施”祖传

三百多年的“传世大印”,

曾经有古玩商要几百万收藏都没给。

 

 


 

在《老记见证》记者的建议下,

陈丽萍又开始了

“中华寿糕”的研发了。

 

 

 

 

这才是人家真正的师徒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