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见证最后的黄河摆渡人
见证最后的黄河摆渡人
作者:聂志义 聂…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2/27 12:56:31

 

 

见证最后的黄河摆渡人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摆渡,是从前人们在通过江河湖泊时的一种水上交通方式,随着斗转星移,岁月轮转如今在科技发达大河两岸天堑变通途的浮华盛世画卷里,再也难见到摆渡船的身影了,再加上在一个个运动的强压态势下除了时不时会有官家的巡逻艇外,便也更难在河南境内的黄河上看到以往穿梭的船只了。

        在影友马先生的引领下《老记见证》记者驱车来到了黄河巩义段,伊洛河与黄河的交汇处,见到了据说是最后黄河摆渡人的王氏父子,用镜头见证了他们的生活不易和黄河儿女情节。

        年近六旬的王水来和他的儿子王子浩,是现今仅剩为数不多的黄河摆渡人。之所以这爷俩还依靠一只船孤零零的停靠在黄河边不舍离去,除了因为2021年千年不遇的洪灾;使他家里的房屋被毁无处栖身外,更多的是祖辈延传四代的黄河儿女情节,今年五十九岁的王水来是黄河摆渡人第三代传人,他不但从父亲那里继承祖辈黄河人宽广的胸怀和博大淳朴的性格,更多的则是母亲河滋润、赐予的善良与大爱,他又将这些黄河人特有的品质传承给自己的小儿子王子浩。

        王子浩中学毕业后跑出去在外闯荡打工,体会到人生的不易之后又在疫情的影响下回到父亲身边,沉下心来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双桨,成为了这黄河之上唯一的新摆渡人的舵手,船停的地方也正是老王家自己的滩地,这也成为了老王父子义务保护黄河湿地野生动物和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基地。

        据老王讲,从爷爷、父亲到他和儿子这四代人,光是在黄河之上救出的落水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尤其是上游小浪底水库未建成之前,黄河的水面宽度就达五六公里,水深浪急,遇到风雨交加时,兴起的风浪高达四五米,经常会有钓鱼客或者来母亲河游玩的孩子们意外落水。

        其实,在成为摆渡人之前,老王的爷爷也是在旧社会外出逃荒至此的农民,或许,应该称谓“短工和长工”更为确切。背井离乡逃荒出来后为了养活全家,老王的爷爷带着六个儿女,本着中原人特有的性格,披星戴月、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一点点赞出了一份家业,因为所耕种的土地,时时受到黄河河水泛滥“今北明南”的;改道的威胁,他们的土地也不得以随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因地制宜”,“因地而变”。久而久之这种为种地不得已也要学成了渔家人的农民,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撑船、捕鱼等黄河渔家的本事。每每到了耕种劳作之时,乡亲们便三五成群背锄掂锨,牵牛拉耧的结伴而行,这便有了黄河上特有的摆渡船,也自然就有了像老王家这样的摆渡人。

        但是渡船过河一次很不容易,需要凑的人多些才划算,所以有些勤奋又聪明的人便打造了两槽的“小鹰船”,小鹰船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三个成年人,但因其轻快便捷又能撒网捕鱼额外受到村里人喜爱,这也是为什么王氏一家四代能及时救起很多溺水人的又一个原因。

        因为遭受了特大洪灾,政府每亩地只给了50块钱补助远远不够老王一家老少的胡口,避难每天每口人30块钱至今还没有完全发放到手,老王的耕地又是颗粒无收,为了活着他只能到别人地里捡拾别人收完遗落的或者不要的玉米,这在河南叫做“溜”。或许,是老天可怜老王,在记者采访时刚好遇到有人来收玉米,老王用“溜”来的玉米卖了几千块钱,几千块钱虽然不多但加上借来的钱刚好够老王回家清理洪灾后废墟,虽说家里的情况是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但是老王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自己解决的就不给政府添麻烦。

        为了照顾老人,老王就没有和老伴一起去城里大儿子家生活,将家里唯一能够居住的安全房用来安置父母,自己和儿子则是住在夏天闷热,冬天结冰的船舱里,夜晚,爷俩就背靠背的挤在船舱的船板上,裹紧棉被,蜷缩蒙头的伴随着河边的凄厉寒风与河里的惊涛骇浪。在母亲河的摇晃中时梦时醒的“夜长盼天明”,或许,这就是黄河给予她儿女们的考验吧。

        但愿在这个多事的严冬过后,王家父子能够盼到“非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希望,让老祖宗传下来的老玩意,能够向后人们继续传承下去,让后人们不会忘记“摆渡人”曾经的存在。黄河流;摆渡存,毕竟是被传承民族文化匹夫有责。

 


千年一遇的洪灾过后,

黄河滩上又出现了

顽强美丽的芦苇荡。

 

 



这种寒风凛冽中的凄美,

不是每个人都有缘

能看到的呀。

 

 



眼前温顺的“母亲河”,

谁能想象几个月前

它汹涌澎湃吞噬一切的狰狞?

 

 



寥寥摊树稍,

雏鸟叫心焦。

它爹还不回,

扫码可忘了?

 

 



在滩里见到了

复耕的动力。

 

 



这是谁家的岗哨?

 

 



真羡慕它们

衣食无忧的自由。

 

 




羡慕山上客云端,

闻叹黄河太壮观。

纵是天河几万里,

不过延绵现眼前。

 

 

 


从破土出世到绽放绿色生机,

这草木一秋事,

仍不忘留的屹立河畔赐风景,

这就是生灵的伟大。

 

 



这便是伊洛河与

黄河相邀的地方。

 

 



封禁之后,很多滩地昔日的

水泥路和柏油路都被毁成了

爆土狼烟的土路,两旁的林荫树

也被全部扫荡一空。

 

 



《老记见证》记者

一行刚到目的地,

就遇到了有急事

要去处理的老王。

 

这些遭灾颗粒无收的玉米,

曾是老王家一年的希望。

 

 



渡船上只留下了小王一人,

在为客人们准备午餐。

 

 



这里就是老王爷俩的“家”。

 

 




老王和小王家的

大黄和小黄的叫声,

说明有外人来了。

 

 

 


原来是“游村串乡”的收粮客,

来收老王在黄河滩上“遛拾”的玉米。

 

 



据了解,收粮客大都是河北温县人,

玉米收回去后还要进行加工,

打出来的玉米粒

卖给粮食加工企业,

玉米核则被打碎后加工成

种植菌类的肥料。

 

原来老王的急事,

就是回家拉发电机去了。

 

 



第一次见识到了这收粮客

的工具也如此现代化。

 



真是高手在民间呀。

 

 

 



一车的重量乘上车次

然后再刨皮出车的重量,

每斤一块一毛四的价格,

几千斤的就是几千块钱。

 

 



一码归一码是他们的原则,

卖粮时一分一厘都要争竞,

可是交易完后老王白送的十几斤鱼

就属于黄河人家的情意了。

 

 




黄河渔家的做法就是不一样,

既美味好吃又保持了

鱼的营养搭配。

 

 

 


看着就好吃吧,

老王的手艺加上影友老马

买来的泗水虎牢关的特产

——卤肉烧饼,

闻闻就能垂涎八尺了吧。

 

 



饭后,老王开始了对黄河湿地野生

鸟类栖息地的巡逻。

 

冬季在黄河上“兜风”

可不是一件舒服的享受,

可是这爷俩每天都要

雷打不动的巡逻着。

 

 

 



溅起的水花还是打湿了

《老记见证》记者的镜头,

虽然是穿的严严实实,

可是记者的后背还是被

刺骨的“河风”刮得透心凉。

 

 



山河立于天地间,

孕育华夏亿万年。

逆流轻舟水上走,

流水潺潺鱼鸟欢。

 

 



这就是老王的家,

也是从爷爷开始

创建的一份家业。

 

 

 




老王说最先这里

有四五口窑洞,

最老的都有二百多年了。

 

 

 


估计这个老窑洞

算是要“交代”了。

 

 

 



这么多的淤泥清理起来,

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这个虽然受损不严重,

可是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

也是不能再居住了。

 

 

 



老王的老母亲,

正在缝被单的这间房子

便是全家唯一的住房了。

 

 

 



这个正在给葱培土的老人家

就是黄河摆渡人的第二代传人了。

 

 

 



老人家虽然八十七岁高龄了,

但是除了有些耳背外,

身体很是硬朗健康。

 

 



这是不是特别中规中矩

的采访拍摄模式呀。

 

 



虽然老人家听力不好,

但是一旦提起了

黄河上的陈年往事,

老人家的眼睛闪烁着

精神的光芒,

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如果没有此次采访,

《老记见证》记者真的不知道,

那个年代黄河人家的淳朴善良,

大中原河南人平凡伟大的高贵品质和大爱。

几十条人命的恩情淡淡无说,

对于金钱物质的态度又见识了

那个年代人的价值观。

老人家说的最多就是:

要吃饭,要活着就行了,

多做好事多做善事。

 

 

 



来给这三位承前启后

传承祖业的摆渡人

立此存照、合影留念吧。

 

 



虽然有些不忍,

但是老太太还是被

《老记见证》记者给

“折腾”出来了。

 

 



老爷子说老伴的头发有点乱,

怕照出来的样子形象不好,

要来了一把梳子,

要亲自给老伴梳梳头。

暖暖的动作流露出

他们恩爱一生的情感,

也让这个破败的小院

留下了一阵阵笑声。

 

 

 



经过老王“筹措巨款”,

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

计划开始实施了。

 

 

 



老王的动作也引来了,

周围的邻居出来帮忙。

 

 



老王很激动又忐忑的说,

最好政府能把这黄河摆渡,

作为黄河文化的一种旅游、文化内容

保留下来并传承下去,

也算是为黄河文化增添了一份亮点。

 

 

 




老王和他的老父亲一样,

为人宽厚的义务保护黄河

不要一分钱。见义勇为救起了

无数的生命不图报答,

他身上显现的不正是

那个年代的大中原河南人

的平凡而伟大的高贵品质么?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身影,

黄河不再孤独,

正是有了他们,

鱼鸟才有了熟悉的伙伴。

 

 

 

一只白鹭飞河畔,

因为它看到了救它

脱困恩人的身影。

 

 





夜幕下因为有了卫士,

黄河滩地才会有这宁静的港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