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都市街头文化――街头琴声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我不知怎么来形容描述这个人群部落,也不知怎么来定性他们的社会属性,但是他们作为当代文化现象的存在使我不得不向他们走去,去了解、关注、记录他们的生活片影。
他们散布容留于这个都市的各个角落,用不同的演技和方式作为谋生或是发家的手段。我们今天就一一向大家展现这些大都和我们生活中曾经熟识的或失之交臂的街头艺人一族。
小马和小金是来自西部甘肃兰州的一对情侣街头艺人,和河南当地的老艺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是用学来的音乐来演唱或练习除了一些流行歌曲以外的、由他们自己创作的歌曲。
小马和小金是在兰州老家当地酒吧里唱歌时认识的,这对酷爱音乐艺术的年轻人,因看不惯那些醉生梦死,又不懂音乐艺术的人那歧视的目光,就本着执著的求学思想,背井离乡来到这千里之外的郑州一家民办学校进修的。小马的女朋友小金,原本是在老家兰州学医的,按小马向记者介绍的说法是跟他私奔出来的,因为小金的家人对于他们俩的事很是不同意。不管他们的爱情故事还是求学故事都很能使人感动,手无缚鸡之力,且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小马对于女友的举动也很受鼓舞,他们不管怎样,依然在相互搀扶,一直在坚持着。
没事的时候,两个人就会出去找活做,一般都只是找些轻一点的零活,因为他们把每天晚上的街头弹琴唱歌当成了主业了。大部分是替别人在街头散发小广告,屈指算下来,两人一个月的收入加到一块,也有千把块钱。除去房租、吃喝外也算略有剩余,小马说这叫备用金,要是万一谁有病了,没有钱治疗那才是最可怕的呢。女朋友小金说郑州不好,夏天天气太热,冬天还没暖气。车上的小偷太多,他们俩唯一的一部同家人联系的小灵通就是在公交车上被偷的。街头的骗子也不少,本来小金准备咬咬牙花600块钱再买个手机,可是为了图便宜,小马在街头用200块钱买了个手机模型回来。
这些都是这对小情侣艺人来郑州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对于他们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前不久俩人被省会某家电台请到直播间和听众们直接交流了。在这次的交流中,他们得到很多郑州市民的同情、理解和支持后,信心更足了,以往的被行乞的恶丐辱骂,被所谓的黑帮小混混欺诈强抢。还有被不知真情的城管歧视,这些种种的不愉快,都在那次通过电波的交流中化作成为了淡淡云烟,缥缈在天边的彩虹里了。马上又到了中秋相思夜了,小金说这时候要是在老家的话早就该穿毛衣了,老家比这冷得早。再干两年,要是小马的事业还没什么起色的话,就准备老家开个小卖部算了。因为小马的身体太弱不能干体力活。透过路灯下昏昏惶惶的都市夜景,小马和小金瘦小的身影还在哪个角落随着他们的琴声和歌声也在晃动着……。

一对对的同龄人,对于他们的存在已经不再心动。

调整大小 今天的收获不是太多只有二十多块钱,不过小马和小金感到还是不错的。

和大多来郑州淘金的年轻人一样,小马和小金也怀揣着梦想住在这种都市村庄里。

小金不会弹琴,小马说她没有毅力,她除了晚上唱歌后,就是回到他们自己的小窝里睡觉。

小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来努力的实现着自己的梦,这已是他自己创作的第十首歌曲了。

这个200多块钱的卫星黑白电视机是他们无聊时唯一的消遣工具。

这是一个学摄影的学生给他们拍的“剧照”。

为了怕影响别人他们就跑到郊区公园练唱,捎带继续他们的甜蜜恋情。

用树叶的梗把,拔河是他们常玩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