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聂志义:用责任铸造使命
作者:柴东  杨… 文章来源:大河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3 7:42:53

 

  他是记者,在新闻的道路上耕耘了十余春秋。

  他是仁者,正用手中的相机纪录宝贵的一瞬。

  正如他所言,俯拾皆文化。

  他的努力,正为世人留下一笔笔可贵的遗产。

  核心提示

  11月23日,《文化时报》、《大河网》、《人民网》专栏资深记者聂志义走进郑州大学,为学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见证消失的河南文化》的人文讲座。

 

  讲座由“大河网”视频主持人时文静担任现场主持。运用访谈形式,和聂志义与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聂志义认为,河南传统文化就是华夏文明的根源,它是河南的亦是中国的,然而好多传统文化正在一步步的消失,作为一名职业新闻摄影人,有责任记录这些行将消失的河南文化,有义务向世人传播河南的灿烂文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走进大学讲堂的聂志义,没有因为身份的改变而更换行装。仍然是他的一贯行头:穿者摄影背心和军绿色迷彩裤,脚蹬橙色大头皮鞋,肩挎摄影器材,外加一顶灰色棒球帽,一幅典型的职业摄影记者装束。

 

  讲座气氛热烈,200多人的教室座无虚席。聂志义一走进讲堂,现场便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一下以后,聂志义便开启了此次访谈性的讲座。

  渊源:蒙古汉子爱上河南文化

  “我是蒙古人,蒙古男人,就是“蒙男””,聂志义的这一开场白,引得现场师生一阵大笑。他说,虽然我是蒙古汉子,但对河南文化充满“血性”——具有极高的热情。“十余年的记者生涯一直是在河南度过的,加上小时候就在河南生活过,我这种河南情节一直挥之不去,小时候离开河南时就发誓一定会再回来。 ”,蒙古人聂志义这样透露出他与河南的特殊关系。

  在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他发现身边埋藏着许多行将消失的河南文化,他认为文化是不同时期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不能到我们这一代就没有了,没人知道了。“假如当初有人把侏罗纪的情况记录下来,我们看到恐龙就不会陌生,就不会感到像天方夜谭。”于是他萌生了用自己手中的相机去挖掘、记录这些即将灭亡的文化现象。“中国最远古的文化在河南,这些文化是河南的,也是全国的,所以纪录河南行将消失的文化具有普遍意义。”就是带着这样的豪言壮语,聂志义踏上了发现河南行将消失的文化之旅。

  痛惜:中国文化何时才能“墙里开花,墙里香”?

  谈到中国文化的“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状,聂志义痛心疾首: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人以端午祭的名义抢走了,少林寺在全球不知其数的遭抢注。类似的还有好多东西他们再和我们挣,他们这么重视,为什么我们自己不重视呢?他说,很多老外非常羡慕、迷恋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是让外国人痴迷的。有例为证,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迄今还不到两年,孔子学院已经超过3000家。据说2010年以后,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将超过10亿。地球村的各个角落几乎在不同程度地演绎着中国文化热。可是在我们国内呢?虽然我国以民间的、行业的、政府的等各种形式在国内外大力宣传我们的文化,然而又有几人能够真正扑下身子去学习、去研究、去继承呢?在三门峡陕县,有我国最大面积的天井窑院,这可是人类穴居4000年历史的“古化石”。里面蕴藏着很多智慧:这些窑院低于地面数米,但就是水再大,也淹不了它。但是陕县政府却出台了一个“退宅还田”的文件“为什么要把这些冬暖夏凉的窑院拆了填了,再去花大笔的钱去装空调呢?为什么不能把4000年历史的穴居窑院保护起来,装修成家庭装饰或开发成旅游景区呢?”聂志义不无忧虑的说道。

  报道:只为文化不惜财力

  当主持人向大家透露,因为长期无私的工作,妻子与聂志义分手,独自艰难地带着五岁的儿子。就这样他还经常拿着儿子的零花钱和自己的薪水作报道。主持人问聂志义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遗产每时每刻都在消逝,没有时间申请帮助。我就记录,抢救性的纪录。人的寿命太短了,人的一生都在向社会索取,奉献的时间太少,必须及时地做出贡献。比如我做的“三寸金莲”的报道,好多人都听说过“三寸金莲”,但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了,因为这些“三寸金莲”的载体——老人们一个个相继远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他们的消失就是一种文化的消失。所以我赶到荥阳拍了“三寸金莲”魏老太的故事。不能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三寸金莲”像我们看到侏罗纪一样。”聂志义回答道。

  体会:印象最深的两次报道

  聂志义向大家透露最让铭记在心的有两次报道。一次是寻找“麦客”,麦客是一专门割麦为生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歌谣。“那年大夏天,我带着儿子(儿子小没人照顾)到乡下去寻找那位末代麦客,他已经90多岁了,随时可能会不在,他不存在了,一个职业就没了。当时到他家时,他出去了,我就连夜联系该乡政府,通知所有的乡村找他。乡下蚊子特别多,没地方睡,我和儿子就睡在车里,蚊子是少了点,但热的不行,因为舍不得开空调,只能开车窗,一夜都睡不好。这样找了好几天,很遗憾最后也没找到。”聂志义表示,还有一次是“大漠之行”,大漠的环境非常恶劣,零下40多度的严寒,没有道路,没有补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就这样在大漠穿行45天,就为了发回一组可贵的报道。

  反响:教师学生反映良好

  当讲座进入互动环节时,现场气氛热烈,问者如潮。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这样的讲座,他们说这样的讲座,不但增加了他们的见识,还使他们认清了文化的现状,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会自觉地关注、保护河南传统文化。

  “举办这样的讲座,对加强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很有帮助,在了解文化的同时目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让他们尽快体会意识到维纳斯不是残疾人,而是艺术。”组织此次活动的美术系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美术系雕塑专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也知道一些河南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河南的好多民间工艺了解较多,但没想到这些工艺竟然在一个个地消亡。听这样的讲座,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将来对自己的雕塑创作会带来灵感

  绘画专业的一大一女生说,以前对传统文化了解很少,不知道传统文化还又这么大的魅力,聂老师讲的这些传统文化会为以后自己的艺术创作增加更多的素材。

 

  郑大美术系的副主任魏小杰,感慨地对记者说,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每周都会请很多专家教授来给学生们做讲座,可是从没看到过,学生们蜂拥而上的围着主讲人签名的,这也是创作了郑大讲座时上的一个佳话了。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