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感悟“桑根”传延华夏文化八千年
作者:大漠寒心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4 10:35:34

感悟“桑根”传延华夏文化八千年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直播报道

 

 

 

桑从名字到发音,都是那样凝重,浑厚,苍劲,耐人寻味。

提起桑,大家都不陌生,但又不真正了解。单凭字面意义理解,少有历史常识和文言文知识的人就会猜测道,这是一个很古的名字。那是因为古时候,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的名字几乎都是用一个字称呼,所以,给树木起的名字也大多是一个字,比如:柳、杨、杏、桃等。

虽然桑树的种类很多,且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是,最为原始,最为正宗的还是在桑树起源地—河南新密的桑树,而在新密,桑现在最为集中的中心区域是在来集镇裴沟村,原俗称:小陈沟和桑草沟。这里人祖祖辈辈都以制作桑杈为生,现在这里的桑树多为杈桑和条桑,也有一些果桑。新密的杈桑园规模原来就很大,西从来集镇的裴沟村、北到刘寨的汪岗村、马庄村,东到刘寨的宋寨村、南到大隗镇的北沟村,方圆有近百公里。这里的桑杈除了行销河南本省以外,还远销到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安徽、江苏、湖北、甘肃等省份。

记者在采访中惊奇的看到桑树的根居然比人的腰还要粗,据村里老人说,在被破坏的桑树根部中,有的居然和耕牛大小一般,这种桑根几乎没有人能具体测算出它的起源时间。据初步测算,至少有几千年之多,按照相关史料记载和老人们的传说来分析,它应该是我们祖先在轩辕黄帝时期,为了循环农业发展而积累起来的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农耕盛世“桑田”的最早起源和模式。作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应,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也是尽受农桑文明的影响,古代很多诗句、篇章里的以桑为主题的文化描述无处不在,有的遗传至今,像现在我们常用的“沧海变桑田”和“沧桑”之类的词汇,就是从这些最早文明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之一。 当人们把恶劣的环境梦想成美好的向往时就会用沧海变桑田来形容,“桑田”一词在最早的“史记”中就有记载:张汶说韩王时就曾讲到:“韩国有著名的桑林之园”,指的就是这里的“桑田”形成的园林。

一般的桑树形成“杈” 需要近十年的时间,以直径八十公分的桑树为例,一般要几千年才会形成。杈桑主要用于制作农用木杈。杈桑多种植在田埂上和垄背上,既能故土保梯田水土流失,又能防风保湿。条桑以产桑条为主,用于编制筐篓,多与粮食作物间作。尤以高青所产质量最好,有金条银条不如青城的桑条的说法,桑条除供当地用外,还远销外埠。

果桑的种植主要有散植和成片栽植,其中以散植形式居多,乔木养成,很少剪伐。品种,以普通白红玛瑙居多。桑椹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药用和酿制桑椹酒、桑椹蜜等。这些品种除了各有各的优势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桑叶能养蚕。

在来集镇,裴沟村八组的负责人,裴明勤介绍,在99年以前全村家家都会做桑杈,户户都养蚕,那时候,全村几乎可以制作5000多把桑杈,可是,由于旁边的煤矿地下开采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后,村里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蚕不养了,桑杈更没人愿意做了,现在也只有村子里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依然还割舍不下这份情节,去侍弄杈桑和制作一些桑杈,不为挣钱,只是不想丢下这祖传的手艺罢了。

据村里的老人们讲:桑杈的制作不像其它的产品一样,由原材料开始流水作业的纯制作。桑杈是集边制作边培育,再制作再培育,为一体的特殊制作工艺。一个桑杈是从出杈开始的,从杈桑的根部第一年生出的一圈幼枝,到来年开春以后枝条长到大约一米多时开始修剪:先剪去枝头,迫使在修剪出下端十公分处长出相对的二次幼枝,再等一段时间后,剪去一侧的一大部分,只留下十几公分,然后,再在对面的除了三根现对均匀的枝杈其余的枝杈。修剪后要再等510年不等的时间后,大约有锨把粗细后连根刨除,经初步打枝削杈后捆绑定型放入窑中烧制定型,再去皮在定型完成前期制作,后来的制作就是在固定形体后进行修饰打磨处理了。这样一件合手的桑杈就只成了。

为了便于记者拍摄,同时也为了让读者近距离的来查看,村里的五位老人也是末代桑杈传人在冬至的这一天,他们冒着六级寒风带领记者表演了一次桑杈制作的全工艺流程。为了让历史记住这最后的五位末代桑杈传人,记者还专门记下了他们的名字:陈长旺,男,77岁。陈留兴,男,75岁。张永义,男,73岁。芦坤五,男,64岁。张麦囤,男,59岁。

在众多桑树品种中,最早让记者寻觅的就是杈桑。因为,在记者很小的时候,就曾看到农民伯伯在打麦场上用一种全木的大杈在反挑被拖拉机,或牛、或马、或人拉着的石磙压过的麦秸,那长长的把,长长的杈身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后来因为麦收的机械化作业,在很难见到这些东西了。于是,在现今记者把记录传统文化为己任时,很自然就会很努力地去找寻起来它的渊源来,只想把它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文化印记。没成想这木杈竟是用桑树制作的,更没想到这桑木杈竟是在记者身边的地方制作的,更更没有想到的它竟然有着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我们人类同步并轨发展着,它有着除了没有生灵的日月、山脉、巨石以外的生命见证的人类的发展进程。那桑树根上一茬一茬被砍掉做成桑杈的树茎,不就如同我们生生死死的一辈又一辈人类的生命么?而不同的,我们的生命在传承着,可是我们的人文历史却因为一辈辈人的得失而不能完整保存、传承。可是,只有那几千年声声不息的桑根像一位史记者一般,一直在一刻不曾停歇的记录传承着我们民族之魂,我很激动,也很感慨。那深深扎在故土下的桑根不正是我们华夏民族之根吗!

 

此次解密文化新密的向导仍然是李宗寅先生,他原是新密文化馆馆长,

退下来后就一边为艺术类高考生辅导一面把大部分精力

都投入到了新密历史文化研究上去了。

这是他潜心研究的华夏古国著作。

 

看到被烧断的杈桑,老李很是心疼

老李在讲述杈桑的培育技巧。

记者见到了神奇的比腰还粗的差桑根。很是震撼。

到了原来预定要看的村里人养蚕制杈的村子,可是,这位唯一还坚守在危房里的大嫂告诉老李,村子因为煤矿在村子下面采煤造成了塌陷,村子里的人都搬走了,也没有人再养蚕了。

这里果然是一片废墟。

瓦砾中只留下被废弃在砖堆上的桑杈和一边的恋家的小狗。

老李眼睛红红的有点湿润,没有说话,转身向村子外面走去。

在这个具有现代新农村气息的街道里,这位大嫂告诉记者:在早些年的自然灾害时期,

是祖传的桑杈救过全村人得命,那时候,别的村子都去到外面逃荒要饭,

只有她们村子的人抗这桑杈去换粮食吃,才幸免被饿死。

在村人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年龄最高的桑杈艺人—陈长旺。

老人带记者参观了他的作品。

得知记者是专程为记录华夏传统文化而来的,

老人不顾年事已高,外面寒风凛冽,依然列队前往,为记者演示制杈过程。

这就是桑杈工艺的第二部,削头打叉。

要清理多余的枝杈。

从桑枝很细的时候就要不断的握捏,这样长大后,桑杈的把,才能不弯。

要选择正当年的桑杈材料。

取桑枝时,不是用斧子砍,是要用特制的锄头刨。

先要初步修剪,这锯后留下的叫杈挡,当地俗称“蔓儿”是小男孩“小鸡鸡”的意思。

初步修剪完后,杈的轮廓就出来了。

别看这时候的半成品桑杈还很难看。走,一会你在看看会是啥样子吧。

老人们在上坡的时候趔趔趄趄的样子让记者揪心、感动。

原来的老窑因为煤矿采煤地表塌陷而废弃了,

几个老人又在这里挖了个窑,这也是唯一的窑了。

窑内要分台阶排列。

这个石钳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对于稍粗,弯曲的比较厉害的杈把,就要直接放进火里烧烤。

看准火候,就要快点拿出来。不然就烧着了。

没想到胳膊粗的桑枝,经过烧烤,就像面条一样柔软。

要把杈部先固定好初步形状。

 

把定好型的半成品桑杈放进窑内加温烧烤。

要把上面的缝隙尽可能的盖好,这样里面的温度才会平均。

因为只是一窑活,剩下的就是等待了,要是真正的成批干的话就不会这么清闲了。

老人说,这个枣木的桩子就有被余年的历史了。

这两根方木叫“杈卜”是用来再次为桑杈定型的架子。

经过烧烤加温的桑杈,坝起皮来很是容易,就是有些烫手。

上了手术台的桑杈,是最重要的关键。

和杈卜一起给桑杈定型的小短棍叫“别棍”。

第一个桑杈固定好后,要在第一个桑杈的空隙处固定第二个,

再在第二个的空隙固定第三个,依次进行,一般可以放进九个桑杈。

一旦固定好的桑杈要抬回家,过十多天后才能松绑。

这就是最后工序的制作“车间”了。

要用这个枣木装调整杈齿。

这是调整杈把。

再用斧子砍修杈把。

再用刨子对杈把进行精加工。

对杈尖进行二次长短锯平。

还要用小刀和砂布把杈尖进行“美容”。

一件完整的桑杈做好后,还要实际试一试,看合不合手。

这些就是世袭祖传桑杈的最后传人了。

小家伙挎这的框子就是用桑条编制的。在这个桑树的祖源地,

杈桑和条桑很没有分工,细的时候就可以编框,大了就可以制杈。

这些就是编筐子用的工具。

 

让我记住他们,末代桑杈传人。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