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剃头匠赵新举把文化大爱一起传承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6 7:13:43

 

 

剃头匠赵新举让大爱与文化共传承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剃头匠的背景资料

   据了解,剃头这一行当的历史并不久远,他经过了不同的时期有着一个个的名称改变,由最早的游村串街剃头匠人慢慢的进店成为了剃头铺,也就失去了过去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谚语历史了,后来又有了推子(也叫推剪)就改成了推头,再后来又改为了理发直至今天的发廊。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清朝之前,并无剃头这一行业,剃头意味着不孝。剃头匠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清廷强令汉人按满人习俗剃头梳辫,曾在北京东四、西四、地安门与正阳门前搭建席棚,勒令过往行人入内剃头,违者斩首,这便是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京城地面广阔,仅四地设棚仍不能及时让汉人剃去头发,朝廷又批准军中伙夫请领牌照,在各处街巷建棚或担挑子串户剃头。这就是北京最初的理发业。 

随着时间的发展,最初惨烈的剃头逐渐转换为个人的自我修饰行为,而所谓的剃头匠,不但要替人剃头,更兼而需要为顾客刮脸、刮胡子、掏耳等等。

古时的剃头业大致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设有铺面,坐店经营;一种是挑担下街,走街串巷。这后一种,出门经营时须随身担一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洗头铜盆,下面有个圆桶,内装炭火小炉;另一头是坐凳,凳侧有抽屉,内盛推子、剪子、刀子等剃头用具。铜盆那端还竖着一个小旗杆,杆上有钩,悬挂毛巾、钢刀布等,据说旗杆是当年强令汉人剃发留辫的法令标志——象征着皇上的圣旨。

剃头挑子可谓昔日京城一景,后来还被北京人编成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用来形容一方热情、一方冷淡的情形,使用至今。下街剃头匠还手持一个铁制器具,名曰“唤头”,形状似大镊子,用小棍自下向上一拨,便发出“呛啷”一声,随走随响,以召唤主顾。 

解放后,理发店实行公私合营,下街的剃头师傅大都进了国营理发店,仅剩下些“散兵游勇”仍以走街串巷为生。这时的剃头挑子已简化为一只小小的布挎包,内装理发工具,只是“唤头”依然在手。下街师傅收费比理发店便宜,受到大杂院居民的青睐,常被他们请进院中,而顾客多为老人、孩子。“文革”时期全面禁止个体经营,下街师傅从此绝迹 

剃头行业很讲究礼节,当出家人来剃头,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傅下山落发”。剃头时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要遵守“前僧后道”规矩,即给僧人剃头要从前到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则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 

剃头业行话很多,把剃短头、光头称作“打老沫”;剃长发称作“耪草”;刮脸称作“勾盘儿”;刮胡子称作“打辣子”。剃头行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民间忌讳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俗谚。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祖传剃头世家的赵新举今年64岁,是一个现代版四处漂泊的剃头匠。“漂”在郑州已经几十年,现在已是四世同堂,虽然做了太爷爷,但他一直坚持用老辈人传下来的手艺剃头、刮脸,让老传统可以一直得到延续。可就是这样一个内心深处留有民族文化烙印的传承者,至今仍是一个居无定所的都市“流浪汉”。

初识赵新举,是在2012冬天的一个活动上。记得那是冬至与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们一起包饺子的公益活动。在郑州广播电台“城市热线”的倡议下,很多爱心、公益人士和志愿者迎着鸟毛大雪赶到了位于郑州北郊的郑州市福利院。福利院里记者一刻不停地在楼上、楼下狂拍猛摄,那边拌馅的、和面的、擀皮的、包饺子的,这边说相声的、唱戏的、玩魔术的,还有赠送衣物、玩具和其他生活用品等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画面,感人心扉的镜头,尽收眼底记录心中。就在大家煮饺子的房间里,记者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双手玩飞刀的老人。这个飞刀不是寻常杂技飞刀,而是在人头上飞快剃头的双刀。此时,不仅是记者用相机不停地锁定这个从未见识过的绝活,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同行们的高度关注,这位老人就是众多参加此次爱心大行动的志愿者中之一——赵新举。

谈及赵师傅的经历,可谓是中国版的“悲惨世界”。用赵师傅自己的话说,中国传统谚语中的人生三大不幸他就“有幸”得到了两个,那既是“年幼丧母、中年丧妻”。他一个人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把剃刀四处漂泊,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剃头手艺勉强度日。好歹那时候老天爷还算是可怜这一家五口命运多舛,他们总算是无病无灾的在苦日子里挨了过来。当年他送走爱妻的时候,大儿子只有8岁,小儿子也才4岁。

赵师傅是在五岁的时候失去了父母,是赵师傅的姥爷把这个苦命的外孙收留在自己身边,并且把自己祖传的剃头手艺逐渐传授给了聪明勤快的赵新举。在那个年月,自然灾害频发、饿殍遍野,天灾人祸不断,祖孙二人就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才得以活命。在赵新举14岁的时候,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一件大事,他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武警的前身)的一名战士。在部队里,他格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训练中他勤学苦练,加上他勤快、嘴甜,还有他那一手祖传的剃头手艺,很快就成为了部队上人见人爱的活宝贝。本来赵师傅可以在部队发展或者有更好的前途,可是姥爷秉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祖训,为了给赵师傅的祖上留下一脉香火,硬生生的把赵师傅从部队拉回来操办了婚事。在他婚后赶回部队的一年里,大儿子降生了。考虑赵新举的家庭情况,部队决定让他复原到地方工作。那时候,他被分配在公社广播站工作,家里面祖孙三代其乐融融,夫妻恩爱、情意绵绵,这是赵师傅一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是好景不长,十年浩劫同样波及到赵师傅一家,他们的命运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着风浪跌宕起伏。他先后被调往三线产业和兵工厂,再后来随着企业解散又回到了农村老家,成为了一个平头老百姓。而这时,多年相濡以沫、生死相依的爱人,因心脏病撇下他和四个孩子辞世。他回忆说:“孩儿他娘临走的时候很突然没有留下一句话,只看到她脸上的泪水还在流淌着,我知道她是有太多的话和太多的留恋呀。我也知道她不想把这一大家子丢给我一个人……”说道妻子临走的时候,赵师傅再也抑制不住压抑已久的情绪,留下了酸楚的泪水。

带着四个孩子四处游荡的时候,有很多好心人提出要帮他收养孩子们,可是他不舍得,孩子们也是宁可饿死也不愿跟他分开。就这样在很多不知名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婶的帮衬下,孩子们总算都健康的长大成人。老大在郑州火车站打些零工,老二继承了赵师傅的衣钵拿起了剃头刀,继续传承这个救了他们一家几代人的老手艺,老三在家里最出息,社会地位也最高,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老四在一个企业看场子。现在老大的女儿,也就是赵师傅的孙女,上个月刚生了孩子,这既是赵师傅的第四代人。这也许是老天爷对他们一家的怜悯与眷顾,又或许是这些年来赵师傅四方行善、八面爱心的功德所致。自赵师傅接过祖上传过来的剃刀开始,他就秉承祖训,每到一地只要有穷人、残疾人都是免费剃头刮脸。仅他“漂”在郑州的这几十年,常年记录在册需要他上门免费帮助的就多达几百人。记者给赵师傅算了一笔帐,光赵师傅免费理发就多达七、八千人次,剃这么多头,每一次就按照最低十元钱一次计算,这数目也是相当的可观呀。

赵师傅是一个心态极其乐观、平和的老头,他只会给别人送去快乐和帮助,但从来不愿给别人添麻烦。就连自己的孩子也是没事不去看看,说是怕打扰孩子的生活。

当记者问赵师傅,老伴去世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再找一个帮帮他?他叹口气说,一是心疼孩子们,怕他们受委屈,二是自己是个特别要强的人,怕人家瞧不起。后来孩子们都长大后,也在好心人的介绍下找了一个,一起过了八年,这八年赵师傅很珍惜这段感情,与对方幸福的相处了八年。八年里,赵师傅不但要干好他的剃头匠,还经常抽时间帮对方扫大街,清理公厕。帮对方置办了房子,还给对方的儿子娶了媳妇,可是后来对方看上了别的男人,把老实巴交的赵师傅硬生生的赶出了家门。说到这,赵师傅又叹气道:“就是后悔不该不听朋友的话,领个结婚证了,光听那个女人的只要在一起过日子就行了还要啥证呀?现在想起来这些都是那女人盘算好了算计我,这事还上了当时的电视台法制频道报道过呢,所以呀不想再找了,伤自尊了。”

虽说赵师傅为社会做了那么多善事,为这个城市献出那么多爱心,可是现在当记者按照赵师傅给记者描述的地址驱车前往采访的时候,要不是赵师傅在路面挥手招呼,记者还真不可能找到他的剃头铺兼卧榻之处。在一个门面灯具城和一个家属院大门之间用石棉瓦搭建的小屋内,昏暗的节能灯只能让人看清大致的轮廓和大的物体,在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尽管记者很努力的去寻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可以放下记者摄影包空间。

一个宽约一米五,长约七、八米的狭窄窝棚里,靠门口放着一个老式的理发椅子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人要进来还要侧着身子,胖人就只能免进了。在窝棚的最里面,约有一米宽的木板上放着看似从没有叠过的被褥铺在“床”上。不是记者亲眼所见,不是记者用镜头拍下了这铮铮的实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平凡的有些颓废,但其爱心之举实在不平凡的老人,至今不但没有拿到郑州市的户口,而且居住在一个连有钱人家的狗窝都不如的地方。当我们把公厕修的都上了星级的时候,谁会想到一个为郑州市贡献了一百多万元爱心的老人,却连个申请廉租房的资格都没有,一个默默为这个城市献出了几十年爱心的老人,却没有申请被评选劳模的资格。

当记者问赵师傅,他为社会做了这么多却依然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没有感到不值得?他的回答很让记者惊诧,他说:“一路走来,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生死离别,我觉得活着就要更珍惜,就要多做好事。我们在很艰难的时候得到了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延续这种爱心,这既是报恩。人要知道报恩才能称人呀,什么值不值,只要你自己认为值那就值。”

记者手记:

采访之后的几天里,在处理拍摄的图片时,记者很是纠结,这个稿子很难写。一是因为赵新举的不幸,而且是一个不幸连着一个不幸,还都是要人命的大不幸。再后来,是因为他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拉扯着四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娘,说起来容易,可是要是一天天、一分一秒的挨过、度过实在不容易呀。

而后他不但没有抱怨、没有怨气,而是以大爱、久爱之心行走在报恩社会的漫漫长路之上,并且无怨无悔、无声无息。怎能不让我们这些生活优越、心智浮躁的现代人心潮澎湃呀?

跟随老赵师傅采访拍摄的几天里,记者领悟了他说的那句话:什么值不值,只要你认为值那就值。潜台词:别人腐败,别人耻笑,别人不解那是人家的事情,只要你认为你是人,就应该走人的路,做人的事。豁然间感到老赵师傅很有些哲学家的风范,还有些佛家渡人的味道,这些都是大者气度,大爱无息呀。记者又想到了一句名言“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就在这都市的市井之中却隐匿着如此平凡又伟大的,用老传统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代民族沙粒。

 

 

 

这就是老赵潜伏在都市的剃头铺子,冬天的时候,是他蜷缩的煎熬,

夏天更是雨天外面打下里面小下,晴天外面炎热,屋内犹如烤房。

 

 

 


室内凌乱的不能再凌乱了,只有他的剃头用具最干净了。

 



这些鲜红的热忱支持着赵师傅一如既往的几十年。

 





赵师傅干活的程序是先用推子理发。

 



再用热毛巾清洗要刮脸的地方。

 



磨刀霍霍。

 



这叫开眉

 



这不是擦脂抹粉。

 



这一刀是以反手正刀。

 



这是反手反刀。




这是正手正刀。

 



这是正刀上捞。

 



这是剃头中最为让顾客舒服的地方——掏耳朵。

 



这些都是老赵师傅的全部家伙事。

 



这个剃刀就有上百年了,是赵师傅的老爷留给赵师傅的传家宝。

 



这是最早的烫发工具,估计是在民国时期的。

 

 

只要一有空,赵师傅就会按照“联络图”回访定期特殊顾客,是不是该理发了。

 

 



这是赵师傅特制的“出台”套装。

 



谁也不会想到在都市的这个边缘角落会有一个与时代形成鲜明反差的地方。

 



这就是赵师傅的“宝驴”。

 



冒着蒙蒙细雨,赵师傅消失在了都市车流中。

 



这次来的这家人很特别,在老赵旁边带路的

驼背老人已近年近七旬了。可他并不是今天的主要服务对象。

 



突然老人掏出一张照片,上面显示,一位生于1913的老太太,

时间正正是一百年,今年是老太太一百周岁呀。

 



一见到赵师傅,老太太很是高兴也很急迫地迎了上来。

 



在驼背老人的帮助下,赵师傅先是为老人家认真轻柔的洗湿一头白发。

 



然后拿出了一把剪刀,边理发便和老人家大声的聊了起来。

 



末尾,赵师傅还为老人剔除了一些凌乱的毛发。

 



最后一项就是捶背揉肩了。

 



看看老太太的变化,不单单是精神头不一样了,也好像年轻了许多。

 



看着老赵有事烟不抽,水不喝,饭不吃的就走了,老人家很难过。

 

 

回到屋里他又找到了另外一个重要服务对象。

 

 



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面,赵师傅疾步匆匆,我以为他是内急找厕所。

 



可是当走进了才发现,这又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故事。

 



这个小儿麻痹症残疾人名叫袁小虎,年幼患病时,遭父母遗弃,本想弄死算了,

后来是在小虎爷爷奶奶的呵斥下才没有得逞,爷奶说,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一条性命,

这是老天爷给咱的任务。打那后,小胡就有爷爷奶奶照顾着长大了,前些年爷爷故去了,

2012年腊月,奶奶也恋恋不舍得撇下小虎走了,如今,小虎住的这个临时房就在自己亲身父母的留下,

可是这个很新的父亲却不管不问,就连亲弟弟也不曾理会过他,据民政部门的说法,

原本小虎可以享受到福利院接受照顾的待遇,可是就是因为他有亲生父亲,

所以按照政策不能享受这个社会福利待遇。

 



袁小虎很久就成为了赵师傅的帮助对象,他们俩也成为了好朋友。

 



小虎现在是当地政府的低保对象一个月有几百块钱。

 



小虎很乐观,他说是社会上的好人帮助他的结果,虽然有些时候也想死了算了,

可是他怕那些关心帮助他的好人难过,他说,希望自己也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哪怕是卖些开水,凉茶什么的,也好自己让自己有些价值。

 



小虎理发没有没有条件在屋内,所以,赵师傅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结束,不然就会感冒。

 



小虎说,赵师傅理发不是在理发,简直就是美美的享受,

不但是手艺好,赵师傅唠的嗑都是很逗人的话。

 



小虎问赵师傅,是不是剃了头就可以当和尚了,赵师傅说,

像他这样的情况,好像当不当和尚生活没有什么两样。

 




每次赵师傅给小虎剃完头后总是要多摸摸,像是欣赏一件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艺术品。

 

 


这泼水也是一个技术活,泼出来的水花带着水蒸气甚是好看。

 



跑了半个城区回来后,老赵师傅有点累了,肚子也饿了,为了解乏在用电热炉烧水后,

自己还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剩的花生米,再倒上一杯劣质酒。

 



这时候的赵师傅打开了辛酸往事的话匣子。

 



为了多活几年,赵师傅也会找些鸡蛋来为自己补充营养。

 



这些晒干的面条就是赵师傅的主食。

 



说到辛酸处,老人眼睛红红的,押上一口酒。

 



老赵师傅最想不通的就是那八年的窝心姻缘。

 

 

 

每每想到那些历历在目的陈年往事,赵师傅就会开开这些开心的时候。

 



面条煮得了,再往上放上一把青菜,记得,在放青菜的时候,

记者听到赵师傅叹息道:唉,啥都在涨价,这一把青菜又涨了几毛钱。

 




这是王致和的豆腐乳里面的汤,作为面条的调料。

 

 

 


这是朋友送来的豆瓣酱。

 



这就是他的几十年来的一顿饭的缩影。

 



这个是赵师傅年轻时期的部队生涯写照。

 



从照片上看,这对夫妻是对让人羡慕的郎才女貌。

 




这个时期的悲壮成就了赵师傅爷们的脊梁和军人的刚毅。

 

 




赵师傅又把明天要做的事记录下来,他说上年纪了容易忘事。

 



记者跟随赵师傅来到了接受他的衣钵手艺的儿子小理发店看看孙女。

 



小孙女很漂亮也很聪明。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很健康。

 



虽说是,出师多年了,可是,赵师傅还是不放心的要指点一二。

 



这个是赵师傅的小儿子,也是一直让赵师傅揪心的痛处。

 



赵师傅又拿出了他的江湖绝活——骑车自剃。

 



换把,换手自剃。

 




左右开弓的双手自剃。

 

 






赵师傅是周围人说人敬大好人。

 

 

这是去年腊月冬至老赵师傅参加郑州电台城市热线组织的爱心活动时的存照。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