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走进神秘古寨 探寻长寿秘诀(三)——1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6 16:34:38

 

 

走进神秘古寨 探寻长寿秘诀(三)——1

 

谁把黑手伸向了神秘古寨?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很久没有音讯的老马突然给你记着打来电话说,他的老家也就是记者三年前连续两次挖掘报道的神秘古寨,正遭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算计的预兆荼毒,急切地话语中老马有点绝望。政府与开发商以建设新农村之名,要把村里的百姓全部都迁往刘河镇上去,然后把村子卖给开发商开发,据说,现在正在逐家逐户的强迫村民签协议。如果,真如老马说的那样,老马和几些个正在马不停蹄探寻挖掘古寨历史和长寿秘诀的活动就要被毁于一旦,所有的心血即将成为徒劳不算,这两千年的不解之谜也将成为永久的叹息。

带着三年前的情节和抢救的挖掘记录目的,记者带着年迈、残疾的老父亲和小记者一起驱车赶往那个即将成为谜中之谜的古部落遗址再探解谜之旅。

这个神秘古寨位于荥阳市刘河镇的一个山脚中,古寨旁边的村子叫架子沟,是个有着几千户人家的大村。这里的神秘在于:1、村西头有一个山寨,山寨有三重寨墙和很讲究的寨门,寨子西侧是一条深沟,对面就是巩义市的地界,可是在此居住的老人们却几乎没有人能说出这个寨子的来历和故事。2、这里的人们都很长寿,早在十年前百岁老人具有八九位,90以上的近百名。3、在这个穷山僻壤里面居然有着连片的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建筑群。4、尤其是在几十年前村民们在大搞土地建设的时候,挖出来了有2000多年前的甲子墓砖。这些宽约60公分长1米左右的空心砖从其纹路明细上很容易就能考证出是在2000年前的汉代或者更久远的历史。在当地也传说着,那时候人活到60岁,一个花甲子的时候,就会被送到在地下挖好的坑中等死,地下都是用这些空心的墓砖砌好的阴宅。还有,这里的水也一反常态的向西流淌着。

 

据老马88岁的老父亲介绍,经过他们几经查询,得知,神秘古寨叫:火山口寨。可能就是因为是一个死火山口的原因很多矿物质给了这里人们长寿的理由,既然是有长寿和火山口的缘故,估计,就有了很多人不远千里聚集于此把这里汇聚成了一个大镇,为了抗匪保家才修起了大的寨子。由于这里在数千年前把甲子老人都集中在了一起,所以才出现了成片规模的古墓砖。但是这些均是推理说法,如果,想要得到更多详实的佐证就要请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者来此考证。就在记者撰写稿件的时候,老马又打来电话说,又有一个新进展,据说,架子沟其实应该是甲子沟,是几千年前那个时代专门坐落活人坟的地点,据说,这里有很多历史不为人知的传奇,听老辈人说,这里原来也出过知名人士,后来是南方盗贼在这里盗挖金马驹把龙脉给挖断了,才开始了这里的衰败。老马还说早在文革时期修水渠的时候还在现在水渠下方发现过成型很大规模的古墓砖砌成的活人坟。他们正在积极找寻这些可靠依据的有力证据,以能够在古寨遭受荼毒之前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免遭涂炭和毁灭。

自上次记者在老马的带领下两次拜访古寨,走访村民之后已有三年多了,这三年后的故地重游可谓是感慨万千很是凄凉。

三年前拍摄的那位103岁的小脚老太太也在记者赶到古寨的前不久离世了,享年106岁。就连在那次记者采访时特地给记者擀手工面条的83高龄的老马的老母亲也走了三周年了。曾经走访过的古宅四合院也已倒塌近半,没有倒塌的也是满目疮痍,杂草野树满园,就别说能打开房门进屋内了。

这正是:

昔日神秘古寨将被毁,长寿老人纷纷离世。

三年离别物是人更非,即将成为千年冢殇。

 


进入荥阳境内就看到了中秋的佳品。

 

 

 

 

这条公路比原来的宽多了,怪不得当地农民的拖拉机都可以逆行。

摄影:聂安邦(12岁)



在村头倒塌的房屋内记者看到了百年历史的载体。

 

 



上山路了,这对身有残疾的老父亲是个挑战。

 

 



过去的老房子几乎被杂草掩埋。

 

 



这位大哥就是这里依然居住在老房子里面的老屋后人当中之一。

 

 



这些四合院都很窄,房屋也都是两层结构,除了地下根基和地面上五十多公分的石头外,

大部分墙体都是用的粘土夯实筑城外面只用了一层池泥灰。

 

 

只有在窗户和大门口处才会有蓝色的“大青砖”加固。

 

 

 



再依靠山体的一侧用的基本上都是石头筑城的墙体,在通往屋顶平台处使用古砖砌成的楼梯。

 

 

 

 

在屋顶平台也是一山体就势挖的窑洞。

 

 



在下面的屋子不知道是用砖圈成的拱形屋顶还是,挖成窑洞后为了加固才圈成砖顶。

 

 


这门插和扣门叫人的铁环都是很难一见的老古物了。

 

 

 


里面虽然比较简陋,但是基本上都是原来的老物件。

 

 


 

这种耳室除了放床住人外,就势在离近屋门处做炊厨安排。

 

 



在屋内的另一侧就是用来切菜和做面食的面板。

 

 



大哥给记者们添加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喝到的——槐米茶,

据说也是很难找到了,槐米茶有清热降火的功效。

 

 



这就是三年前记者曾经来拜访过的老宅子。

 

 



老马依然是拍个不够。

 

 



曾经进入过的屋门已经被废墟和杂草封住地下。

 

 



厢房也坍塌尽毁。
 

 



究竟楼上门口是否有栏杆或者连接到别处的甬道,现在也无从知晓。

 

 




这里是个纯石块拼成的街道和石墙,很古老,很妻美,也更让人浮想联翩。

 

 



到处都是痛心的废墟。

 

 



这些失去了屋顶的房框让小记者匪夷所思。

 

 



这或许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大门呢。

 

 



这个可是一个故事的见证?

 

 



沿路走来猪圈、厕所和矮墙的犄角旮旯都能看到破碎的古墓砖。

 

 



这里的山枣也很甜。

 

 




这里的古建筑大体上分两种,一个是土夯和石砌而成。

不知道两种的建筑风格是不是也包含着经济价值或者是贫富的表现。

 

 




这个喝着啤酒的大叔很热情,一见面就介绍了很多当地建筑的特性。

 

 



这些被主人废弃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明房暗窑。

 

 



看着屋门上爬满的蝉壳就知道这里已经不再有主人的踪影。

 

 

 

据说,这就是大户人家的拴马桩,看这家在房屋建设时期就设立的“停车位”来看,

此户主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家。

摄影:聂安邦(12岁)

 




这是一个典型的先窑后圈的最传统的窑洞结构。

 

 



从被废弃的织布机来看,此户主人也是个自给自足的人家。

 

 



从屋门内侧也不难看出,各个方面的建筑已是非常完美了。

 

 



室内的温差和外面的秋老虎让人们很不适应,里面估计不超过20度,外面却是30多度。

 

 



这个建筑就是在上山下乡时期的村里的集体宿舍。

 

 




这里的每个山脚通往山顶的甬道都或许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这些屋顶留弃的老床和蚊帐架子,都可能会留下那

一段段的欢声笑语或者是夫妻争吵和孩子们的哭闹。

 

 



不管什么最现代化的器物,最能保留的还是这些不起眼的石器。

 

 



这个叫墩子是专门耕种小麦时候碾压种子上面的浮土。

摄影:聂安邦(12岁)

 

 

老父亲是属虎的今年76岁,老马家的老父亲也是属虎的今年88岁,

可是两位老老虎在一起就有了人家那个时代的革命豪情。

 

 

 



虽然,老父亲来自内蒙,老马的老父亲土生土长在

这一片神奇的热土,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就有了聊不完的话题。

 

 




老爷子不单是脑子好使,眼不花耳不聋,并且还一直帮助老马找寻这个神秘古寨的历史。

马老爹说:这个地方之所以在当地史记上没有记载就说明,这个地方和环翠峪里面的那些古人类遗址的发现都属于被遗失的高度文化缺页的一部分,这里或许就是最早人类高度文明的起源。

这里与新密的黄帝故里相距不过几十公里,所以,这些文化遗迹,是被那些轰轰烈烈的图腾文化所掩饰了。

其实这里才是我们华夏民族和谐文化和清雅文化的遗存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