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见证卢氏横涧乡 马庄村大山里面的“原始部落”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4 17:21:13

 

 

这里是中国版图上最自给自足的地方,这里也是最缺乏关爱的地方。在这里盖房不要金钱,山里的石头做地基,山上的木头做檩子椽子和大梁,自己脱得土坯和打夯就是最好的墙壁,自己烧制的小蓝瓦能遮挡风雨。

这里吃饭不需要付费,自己开荒打粮,自己石磨粉碎,自己上山采野果山菜。就连吃药也都是纯天然无公害的草药。这里很穷可是活很大的岁数。

这里没有孩子、没有年轻人更没有“劳动者”这里只年迈的老人。 

这里没有路,这里没有车,所以这里没有进来,这里仿佛成为了传说中现存的“甲子墓”

 

 

见证卢氏熊耳大山里的“原始部落”(一)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记者 张焕星 聂安邦(14岁)摄影报道

  

距离省会约300多公里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一直以来就是中原地区较有盛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其大山深处的横涧乡马庄村更是穷乡僻壤,句老百姓自嘲的话说,“这里是穷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里的百姓如果不外出打工讨些活路就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收入,因为身处大山深处全村近千口子人,几乎没有什么土地可耕种,只能采些药材或者上山放羊勉强糊口,连基本的吃药钱都没有着落。

这里别说带上网和接电视信号,就是手机也是“移动移动总在移动,联通联通联而不通”几乎都不能接收信号,这里的百姓住的房屋除了临街或者家人有在外工作的能有钱盖上比较现代的砖瓦建筑外,很多人家的房屋还都是几十年前甚至还有上百年土坯小瓦的原始建筑,虽然近几年在国家、政府的救济下基本上都有水泥路不断地进驻到大部分村组边缘地带,可是,仍然会有很多百姓在封闭的大山角落苟延活命。

在一个乌云翻滚阴雨连绵的日子,在2015年的这个“五一”国际劳动节,记者一行随同好友走进了这个记者有史以来见到过的最原生态的大山人家,与其叫他们村民莫不如叫他们山民更为恰当。

虽然,几天的采访拍摄都是在踏着泥泞翻山越岭中进行。虽然在记者的近代记忆中走了最多的荆棘穷途。可是看到了那些老人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记者很是感慨万千不知酸甜为何物,大脑中只有一个字“值”,也只有一个想法:为他们做点什么。

记得临走时,村干部老谢拉着记者的手央求道:“老记”帮帮我们山里的乡亲们吧,我们不要钱救济不要粮食吃,我们就请城里人来看看我们别忘了我们,我们想请他们把我们这里当成他们的穷家。这里的空气好,这里的水不需要过滤这里的野菜能治病,这里的庄户能避暑,请他们带上孩子来做客吧我们做好没有杂陈的山里饭菜等着他们。

匆匆几天未能更多的发现他们的生活常态是记者感到很是遗憾,为的是先让大家先睹为快,请大家看过之后也能像记者一样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在随后的日子里记者会经常住在哪里体会、发现找寻我们现代人不曾看到过,也未想到过的精彩、震撼、揪心的生活画面,你如果也想跟我一起前往的话,请准备好吧。上片了!

清晨出家门第一眼看到了正在吃干粮不放假的保洁师傅。

 

 

 


  为了不被节日出行高峰堵在路上,我们5点钟就出门了。

 

 

在连霍高速郑州北服务区,偌大个服务区停满了

等候加油的车辆,可是,值班加油的只有

一个女孩子忙得满头大汗跑来跑去。

 

 



无奈实在等不及了,又跑到了巩义服务区,这里更是乱成一锅粥,难道一免过路费,这服务区就成了死鱼潭了么?


 



问及这个满头出汗的唯一的加油工,

为什么不申请老板加派人手呀?

这个孩子说:老板说了,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滚蛋。

 

 



进入山区后的天气开始有点变脸了。

 

 




这里的高速并没有多少车,很通畅。就是道路有些坑洼不平,怪不得要限速80公里呢?在服务器卫生间就听司机抱怨:这他妈还叫高速么?

 



导航仪有的就是这个服务区,怪不得,地上泪痕斑斑呢?你敢说人家在此方便不对么?

 

 


下雨了。

 

 



在卢氏街头看到了老人家扛着看不懂的东西。

 

 



在等朋友会合的时候,在手机地图上看到了有个“药王庙”,结果到了却是个这样子。

 

 


这狮子为啥被蒙面还真不为人知。

 

 




这是几个意思呀?难道是要强拆么?

 

 



在朋友的引导下,开始在雨中前行。

 

 



遇到了山体滑坡的泥石流。

 

 



石河村的负责人——老谢在等候记者一行。

 

 



打招呼的是单老师,

也是经常来这里出谋划策的爱心人士。

 

 



为了这里早日脱贫城里人和山里人团结起来吧。

 

 



这是这里最大的超市了。

 

 


走,去山上的农家宾馆安排食宿吧。

 

 




看了么?山下的农家宾馆就在近在咫尺的山下。

 

 



走起来确实要在云雾里

来来回回拐上几十个山脚才能下去呢。

 

 




如果,不是开车,从这里直接走小路下去只有三公里。

 



独居山下的感觉真好,一定很宁静、

 

 






这里看到了被现代气息污染过的痕迹。

 

 


很敬业,很危险的摄影家。

 

 




和难得一见的好风雨。


 

 



由于,哪里房间爆满了,我们谢绝了村干部老谢带

我们去县城住宾馆的盛情,就在他的村委将就住下了。

 

 



由于下着雨这里还有些凉凉的感觉。

 

 



在村里吃的就这个了,不过可都是

城里人很喜欢的纯天然食品。

 

 



第二天清晨,在公鸡此起彼伏的轮番骚扰下,

我们不得不告别了,清爽、宁静的梦乡,起来晨练。

 

 


今天是个好天气,大家的心情也不错。

 

 


 

 

最后一拨爱心人士到了。

 

 

 



沐浴着蓝天白云开始走进那

令人好奇神秘的大山深处人家了。

 

 



见到了真正的山羊。

 

 



这就是村支书老谢的府邸。

 

 



别人是用狗来看家,他却用鸡。

 


 

疏于修缮的老房也成了这样。

 


 


这就是进山的路。

 

 



随处可见被砍伐的树木。

 

 



我们的独脚架,被小记者这样使用了。

 

 



松枝的嫩芽。

 

 



到达山顶的感觉真奇妙,

怪不得很多人都要有自己的人生高峰呢。

 



看到过一拿就碎的石头么?我觉得可以做电影道具了。

 

 



置身的可是一个天然氧吧呀。

 

 



不管是不是孩子都在做的同样游戏。

 

 



累了渴了吃点东西吧,谁都不会去想

那些城里的大鱼大肉。

 

 



都很有难度。

 

 



这是啥果实呀?

 

 



这里的废墟很是让人难以接受,房倒屋塌后,

就成为了故人的坟墓。

 

 



貌似三个小矮人。

 

 


悲催,没有信号了,不然真给同学们

发几张照片让他们嫉妒去。

 

 


这种植物看的话可能没有几次能得到人们的欣赏,

因为它长得太高了。

 

 



单老师说上面的这个小庙是明代的产物,我很怀疑。

 



在这里还有雅兴美一下么?

 

 



如果,不是劈山的山路,这里一定是一个完美的山峦。

 

 



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见到了有人烟的地方。

 

 



这里几乎是上个世纪的遗迹。

 



这是我们见到的第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家,

他正在做全家就自己一个人的午饭。

 



老人家的听力已经很下降了。只能连说带比划。

 

 



单老师一直很自信,

老人家会记得他,可是,结果很让他揪心。

 

 



不管记得不记得,和每次进山一样,

单老师拿出了老人家容易吃下的食物。

 

 



单老师用手比划着问老人家八十几了?

 

 



单老师亲手剥开了一个火腿肠为老人家吃下去。

 

 



老人家吃东西的方式很熟识,

那是在农村老家人们都熟练的手法。

 

 



除了门上的福字外,

屋内几乎很难找到具有现代气息的产物。

 

 



这里很俗,俗的让大家豁然看到了大雅。

 

 



这带有锅台的卧室还是记者第一次见到。

 

 



这边貌似也是一个卧室,只不过人去屋非了。

 

 



这个人拉肩扛的原始老犁杖

仿佛靠在门框上正在重重的喘息着。

 

 



院内的一个小压井的管道被

插入到了山上留下来的溪水里面。

 

 



这一切都是近五十年前的回访。

 

 



据单老师介绍,这是很原始古老的植物。

 

 



这些也可能是这里最后的原始建筑了。

 

 



这些就是老人家的口粮。

 

 



老人家的身体真的是撑不住了,这地今年只能撂荒了。

 

 



听说,我们是来看望他们的,

并且以后还要带更多的人来,老人家很高兴。

 

请接下集:/Article/2015/201505/804.html

想要及时收到精彩摄影报道请扫描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