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镜头中少林寺“小和尚”的六一节
老记见证网 小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每到孩子们的节假日,各个学校和社会团体都会变着法的组织一些外光里毛活动。媒体同行也会例行公事版的端着长枪短炮游走在孩子中间找寻配合的亮点。
然而在大山深处却有一群不为人知的孩子过着同龄人不曾有过的苦日子,即便是游客如潮的日子里也极少有后人会知道就在这些游客擦身而过的河对面就隐秘着成千上万个也要过六一节的孩子们。今天就跟随老记见证网小记者的镜头带你走进他们,见证一下他们的别样假日生活吧!

虽然是节假日了,但是少林功夫不可一日不练,
早上的晨练还是必须有的呀。

看看老爸的面部表情就不难看出,
一个2岁的孩子居然也被送来学武术了。

快跑吧,一会迟到了,
看看这个大哥哥多负责任吧。

有一个迟到的小朋友也很纠结的表情。

不知道这个“小和尚”
是不是在回忆在家时过“六一”的梦境。

这些孩子还在利用节日时间做义务劳动。

我想在城里的孩子们可不曾有此经历,
也肯定没有这么强壮的身板呀。

我想德智体美劳几个要求,
在这里会体现得尤为突出。

孩子就是孩子任何任务都少不了快乐。

轮扫把的活计在少林寺可是一种功夫呀。

凯旋归来的心情你看到了。

这里的洗衣服是用刷子替代了手搓。

这些生活自理内容,在家的时候估计没有机会自己做。

端水浇花也是需要有功夫底子才从容。

看看,他们居然把活计当功夫当游戏。

看看这小子的眼神就知道非善良之辈,
对了,他正在设计陷阱。

斗地主么?

哈哈,这一群“小和尚”玩着上世纪的儿童游戏。

咦,这里还有“女武僧”呀?

咦?这又是什么情况?
大夏天穿成这样唱的是哪一出呀?

这边怎么又练上了?

看了,只咂舌。

厉害吧。

看看这个更————

这孩子的精气神,可谓是后生可畏乎?

赞佩治愈有些心疼。

这是唯一大家最迫切等待的时候,发礼物的前夕。

就连回宿舍也是要排队走的,这就是少林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