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记者国庆亲历草原暴风雪(一)奔向北方赤峰那里有老娘的小米粥
奔向北方赤峰那里有老娘的小米粥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4 15:05:58

 

记者国庆亲历草原暴风雪(一)

 

奔向北方赤峰那里有老娘的小米粥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在计划的计划,往往都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并且还会经常莅临指导,教会你如何要从容应对。不在计划的事情也会恶作剧般的不请自到,不期而遇。这不么,原定湖北房车小任约定好的两部房车不靠谱了。

  群友加邻居的老宋和他的合作伙伴周总却与我们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家庭自驾草原行”这次虽然也遂了开头说的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巴特舅舅的草场也是我们的小记者营地因为深秋季节而撤离了,我们没有了烤全羊的篝火舞蹈晚会,也因为天气的阴雨连绵没有机会找到节日办喜事的蒙古族牧民精彩画面。

  但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雪却着实让我们有了一个一生中最大的收获,这个瑞雪兆丰年的大喜来的有些不敢相信和大喜过望。

  由于我们是第一批亲历草原大雪的游客,所以,我们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网络发布上传网络的部分雪景引起了周围影友和游客的激动。在我们踏着六十公分厚的雪谨慎行驶回到营地之后的第三天,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看到了一辆大巴和四辆私家车被困在一米深的大雪中向警方求援。

  2016的十一国庆节,我们很幸福。

  在此,再次感谢哈斯巴特兄弟和乌力吉夫妇的大力支持,希望我们明年再会。

  不再罗嗦了,很多老读者都等得不耐烦了吧,好了,开始上图了。估计一次发不完那就做几期吧,也希望大家积极转发让你的亲人、朋友也和我们一起感受这蓝天白云、金色草原之外的冰雪世界吧。

  别忘给好评呀!

 


因为小“咖啡”大病未愈不舍得

把它单独撇下就一同启程回家找老娘去了。

(摄影 张焕星)

 



在这个地方我们两车都拼命的踩油门,

不管是不是超速,活命要紧河北的化工污染

呛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摄影 张焕星)

 



好不容易快到北京了,污染也渐渐的少了很多,

我们才可以吃上一顿“打尖”饭。

 

 



老宋这里有干货,小牛肉夹饼。

 

 



原本是要登上金山岭野长城看看的,

但是天色已晚剩下还有三百公里路程

要是不抓紧的话就要到半夜才能见到老娘他们了,

于是就合个影作为明年来时的预约吧。

(摄影 张焕星)

 



老家的饭菜就是比郑州的实惠,不但是“货真价实”更主要的是,

分量超足,人家营业员还不断的提醒,再多就吃不完了。

暖暖的正能量呀。一激动老父亲也开喝了。

 

 



小“咖啡”也该吃药了。看看真是累趴下了吧。

 

 



第二天一早,小“咖啡”的精神头就缓过来了,

和小主人一起去接老宋一家回家吃饭了。

 

 

 



原本是想在外面粥铺吃点早饭算了,

可是,老娘天没亮就起来做早饭了,

说自己熬的粥才是最好吃的,

这让老宋两口子也感受到了老娘浓浓的母爱。

 



我们为了等老周一家的晚到,特意来到了

那个年代的“知青点”去看看一个完整的历史记忆。

(摄影 张焕星)

 



这父女还真想体验一下那个年代的雄心壮志。

 

 


 

老宋还假模假样的给女儿做表率,表演如何用镰刀割庄稼,

其实他那姿势一看就知道是没有生活的最差演技。

 

 



这个北宋时期的辽东京遗址的半截塔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历史遗产,

原来都没有被重视起来,去年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栅栏。

 

一边听老记见证网记者讲述着

关于大辽国萧太后都城的种种传说,

老宋也很惊讶的激动起来,拾阶迈步登上了

这个曾经有过辉煌遗迹的城墙之上。

 

 



在还没有完全封闭的古城墙遗址上,

他们感受着历史岁月留下的沧桑故事。

 



老宋在和女儿讨论着为什么这里的古城墙的墙砖

不是关内那时候宽大厚实的大青砖?

 



这个小宝宝第一次见到过东北这旮瘩的“棒子”穗这么大!

(摄影 张焕星)

 



看到了“金杂五号”的矮个高粱,小宝宝又来劲了。

 

 



看到不远处的故障收割机,

怎么不像是河南麦田里的小麦收割机呀?

(摄影 张焕星)

 



这位老人家只有七分路边地,一会工夫就完工回家了。

(摄影 张焕星)

 



这个原始的工具已经保持着至少近百年的光荣历史了。

(摄影 张焕星)

 

 

在这个不收门票也没有喇嘛的古迹前留个印象吧。

 

 



在赤峰市最大的一个水面——打虎石水库

的大堤上商贩们兜售着自己的土特产。

 



第一次来到这个具有强烈东北气息的内蒙古热土

的老宋两口子见到什么都是那么的好奇可亲。

 



不知道,我们的老记见证网小记者有在思考什么了,来一张吧。

 



老宋看了之后很感慨,也想来一张。

 



我们的老记见证网小记者又开始了寻找他的视觉。

 



看着正在收获土豆的农家,小宋同学

很感兴趣的问这是不是超市里面的那种?

 



既然,老宋一家是看了老记见证网今年

五一“带着老娘上山捡蘑菇”的报道后,

备受感动才有了此次的“大漠行”,

那么是一定要去山里采采蘑菇的呀。

(摄影 张焕星)

 



老记见证网小记者发现了

第一个正在茁壮成长的小蘑菇。

 

 



人家老宋父女也不甘落后。

 

 



天色已晚,这深秋的白昼就是这么短呀,收工了!

 

 



大美女,小美女开心的时候更增加一份自然魅力

 



记住这里,很美的地方,尤其是这里的蘑菇。

 

 

 

“等一下,我也来一张”。

 

 




走,到下一站,保存最完好的末代蒙古王爷府,

去和老周一家会师去,听说,那个王爷府的建筑

可是要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了“地热”取暖的建筑群呀,

我们都市采取地热才几年呀?

 

 





为了“说走就走”大会师,干!

(摄影 张焕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