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小记者镜头中的“沁园春.雪”
《老记见证网》 小记者 聂安邦(17岁)摄影报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中原内外,连绵银霜;黄河上下,水舞涛涛。
邙山银果,乌骓雕像,长叹往昔颂天高。
隔晴日,见男女老少,戏雪颜笑。
大地洁白难得,引无数雅士畅嚎啕。
惜才子佳人,妙诗绝句;富甲政客,妄大独尊。
代代伟人,张三李四,无非大雪之中弄鹅毛。
叹往昔,论民族精神,还需传承。
雪是干净、纯洁、的象征,它像浪花一样洁白,像烟雾一样轻盈,今年的雪加在一起少说有四五场了,不知是为了点缀屋檐下的灯笼,还是为了掩盖地面上的肮脏,当然这些雪在给司机出尽了难题的同时,也为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欢乐。
清晨,刚刚起床的我还没定神,父亲就告诉我外边下雪啦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我就精神了,拉开窗帘一看,哇!窗外的景色真是美极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片片雪花凭空飘落,大地和树木皆是一身轻纱,不是梦境胜似梦境。
既然有这样好的美景自然是不容错过的。此时天色尚早,但温度降很低路面已经开始结冰,稍不留神就会打滑,虽然辛勤的清洁工已经将融雪剂散在了路面上,但是面对这寒冷的天气还是收效甚微。一路上我们已经遇到很多司机“中招”的现场了。
父亲车开得很慢,但是还是在一座桥上打滑了,转了个180度,撞在了桥的护栏上才停了下来,好在速度不快并没有什么影响。黄河滩上已经有了一层约有十公分厚的积雪,可是这雪却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雪花漫天飞舞如烟似雾,这可真是“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不过在这样好的景致里却几乎没有什么生气,只是零星的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出来“潇洒”,看到这里和记者一同前来的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孔浩明发出了他的疑问,在他的国家,只要一到下雪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出来玩雪,为什么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出来玩呢?对此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一是现在的孩子们学业繁重,平常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到了本该休息的周末,家长又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孩子们哪里还有时间出来玩呢,二是现在的家长大都过分的溺爱孩子,养条宠物狗尚且需要给它穿衣打扮生怕它冻着更何况是自己的孩子。
自从步入冬天后,父亲一直想拍一组马踏瑞雪的照片,可惜前几场雪的规模都比较小,所以一直没有实现,终于等到这场大学,父亲当然不能错过。和马场的李叔叔一起备备马鞍,他拿大刀,我持长枪,在冰天雪地里长枪对大刀,迎着风雪,不畏严寒,马蹄下生风,感受着雪粒随风擦过脸庞的感觉,我恍惚间觉得,我的世界里什么都没了,只剩下我和身下的这匹马在一片雪的世界里飞驰,这种感觉让我不由自主的仰天长啸。返程的时候,雪还在下个不停,那一片片洁白的雪花成了冬天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就像春天的花、夏天的水和秋天的落叶一样,冬天虽然寒冷但它也有着不可比拟的温馨与希望。这正是:
天絮凭风起,夜半踏春来。
惺忪挑帘望,白雪锁尘埃。
惊喜赤足去,快门定开怀。
人狗鸟飞却,老少精神爽。
马踏残阳归,瑞雪兆丰年。

一片银装素裹的街道给人一阵阵清爽。

第一个见到的人是她们。

还有这些值得称赞的爷们。

高速封闭了,这些“锤子”还在傻等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为了生活冒着风雪奔波的老人。

没有阴霾的郑州还是有它的文化意境。

在大堤上行走,就算是《老记见证》记者
的采访车挂上了四驱也是不敢马虎呀,
一不留神就会出溜到下面玩玩了。

透过车玻璃一眼望去,
这里松柏更加神韵靓丽、

在黄河边的雪地里,
小李叔叔已经是准备就绪了,
为了让马适应战斗武器不惊慌,
就要这样让它慢慢感受到安全和习惯。

小记者此时也变成了武林大侠。
(摄影:聂志义)

两人开始叫板,大意是:
李教练扮演强盗:“呔!
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之类——”
(摄影:聂志义)

话不投机半句多,开打!
(摄影:聂志义)

这可是真刀真枪的对抗呀。
(摄影:聂志义)

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摄影:聂志义)

强盗落荒而逃!
(摄影:聂志义)

雪后的黄河韵味厚重了很多。

为了生活,老人家也顾不得天冷路滑,
带上她的“宠物”开始一天的营生。

还是有喜欢带着
妻儿出来耍的爷们的。

估计是天冷大雪的原因,
这自拍杆到关键的时候不灵光了。

看这当爹的多会想办法
让孩子们开心呀。

为让外国留学生了解雪中黄河的韵味,
老爸亲自讲解着黄河的故事。

不但是讲解还要
传授拍照的摄影知识。

看看此情此景不正是
一幅山水写真画么?

在市区的公园里可是热闹非凡呀。

有就地取材也有专业设备的,
大家各显神通玩起了滑雪的游戏。

看看这母女玩疯了。

看看这一对小伙伴
更是开心至极。

这边是又一个战役开始了。

爷爷是这样省力气带孙子的。

正月的标记在大雪中格外醒目。

最悲哀的就是这个
大玉米被大雾锁住了。

回家的路上悲剧依然在继续。

老壶老酒驱驱寒气,
对不饮酒的朋友
“可乐一下”吧。

屋外的大雪情怀依旧,
希望我们大家新的一年
都能“瑞雪兆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