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来自《偷拍河南卢氏大山里让你震惊的老人生活》的后续报道——
来自《偷拍河南卢氏大山里让你震惊的老人生活》的后续报道——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4/8 11:52:06

 

   一文掀起千层浪贫困大山老人生活堪忧,当地干部称:“他们家家都有生意不是贫困户”是真是假?

   被报道老汉:记者的报道让他失去了祖辈留下的家园,村干部要扒我的祖屋,要赶我走。离开了土地我们吃什么?

   河南卢氏官员被令:不摆平记者撤稿就别回来上班。

   官员“组团尾追记者”删稿可给巨额补偿。

来自《偷拍河南卢氏大山里让你震惊的老人生活》的后续报道——

记者的一篇报道让卢氏老人被赶出了家园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就在《老记见证》记者的报道发表不久,先前邀请记者的谢支书和彭女士便在上级呼延副乡长的带领下托人联系记者要求见面谈谈,并说记者报道中的几位空巢老人家家在外面都有生意根本就不贫困,是因为在山里装穷想得些救济罢了,但是,也只能说出记者采访的第一位77岁老人代福停的儿子在县城承包经营小旅馆,不给钱也属于不尽孝道义务的家庭问题。

    对于74岁的代福臣老两口的问题该乡领导称其虽有低保但是不属于贫困户,说他们都在山外有几十平米的房子,还给记者微信发来了照片,对于85岁的孤苦老太太也是不属于贫困人群,而对于能够靠养羊自救发展的许老汉的创业支持请求,该乡领导说,目前他们的工作重心只侧重于贫困户脱贫而对于支持农民自救创业工作也要在以后才能考虑。

    对于报道中众多山里老人提到的村卫生所没有村医形同虚设,老人无医可救,无药治病,小病成大病,大病等死的问题对方没有提出异议。

    当《老记见证》记者要求对于该乡马庄河16个村民组的200多位老人进行调查采访做“记者调查”报道时,该乡领导却说恳请记者撤稿的要求,在记者提出建议要么回去就文中提到的老人困难进行解决,要么请乡领导以公文形式对于记者的报道给以正式回复再谈是否允许记者做后续报道的问题。

    在随后的的一周内记者不断收到电话骚扰和微信要求单独见面谈谈和删帖给补偿的信息,对于记者的建议却是只字未提置之不理。

    而就在此同时,前文中提到的85岁老太太马秀莲的儿子给《老记见证》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一些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据这位自称今年40多岁叫代社红的男子介绍说,他的母亲一生命苦,他自己和姐姐都不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女,都是老太太收养来了的。老太太曾经有过自己的亲身儿子,但是因为在十几岁的时候得病没了,他自己和妻子为了孩子上学和在外面讨生活,就在离县城近的地方租了两间土房一家四口挣扎在生死线上相依为命,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一个孩子在省城郑州读大学,一个孩子在县城住校读初二,由于原来在马庄河的老家住的时候,妻子因为发烧的病,在村上又缺医少药的被耽误了病情,患上了大脑萎缩的疾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常年为了全家的生计在起早贪黑的苦累中度过,自己也浑身受到病痛的折磨,这些实际困难他们也无数次乡村里和上级求助反映,但是也总是石沉大海没了音信。

    代社红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大致如下:儿子上学一年需要2万多,自己和妻子常年吃药每年需要2万多,小儿子的生活费和他们的房租水电吃饭等生活下来一年就至少需要5万元的支出,但是全家只靠他一个人开着三轮车给人家拉些大沙、水泥等活计一年也只不过有2万元的收入,这入不敷出的日子久了,现在代社红光欠外债就六七万了。对于年迈的老母亲,虽然不是亲生的,可他可是比谁都心疼,但是自己的妻子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么再让老娘一起伺候人呢?现在老娘每个月的全部生活费只有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并没有低保。至于老太太告诉记者有低保也是因为代社红怕老娘难过骗她的。因为上头规定一家只能有一个人吃低保,他家的低保给了他患病的妻子了。

    代社红还说,对于代福臣的事情也比较了解,不错村里是在安置区给他们两口子分了五十平米的新房,可是住在哪里就是坐吃山空了,为了活下去他们几乎很少在新房住都是为了在老房子住能在房前屋后的地里种点菜和草药也就算是节能降耗的有个活计和奔头。记者的报道一发上边就把他赶到了新房里住了,对他的老房子也要给拆除了,真要是拆了估计也就要了老两口的老命了呀。

    当《老记见证》记者问及是不是安置房每家都有,他母亲是不是也有呢?代社红连连说不是的,至于谁能分到按住房,有没有什么一个规定和标准他也不知道,光知道村干部们往屋里小会一开想给谁就给谁了,很多上头的规定在我们这里都是一堆糊涂账。

记者手记:
    《老记见证》记者对于卢氏这些大山里的“父母官”的做派很是费解,为什么就不是积极的面对记者说报道做出积极的反映解决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死缠烂打的纠缠记者要撤销稿件呢?难道让老人住上新房住就算是脱贫衣食无忧了么?原本老人家们也不是没有房子呀?他们除了缺医少药不能温饱之外更需要人文关怀和子女的孝道。难道让老人离开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家园他们就幸福了么?他们的生活柴米油盐谁给?他们老了需要医疗保障谁给?恐怕故土难离的割舍又让他们增加了新的伤痛吧,常言道:人活七十古来稀,可是现在却是“七十等死无人依”呀。

 

 

 

因为反应没钱吃药,

这个老人被教育了。

 

 




这是老人的厨房。

 




现在已是人去楼空。

(图片由马庄河群众提供)

 

 

 


74岁的壮劳力不干活就没法活。

 




老汉一直盼着有人把他的药材变成钱。

 

 

 

记者文章发表后,

老人失去了劳动的权利被赶出了老家,

被住进了“貌似幸福”的新家。

(图片由马庄河村支书提供)

 

 

 

 

估计这个承载着几代人

欢声笑语的历史老宅也命不久矣。

 

 

 

 

老人失踪了,他是不是又跑回去了?

 

 

看来羊倌老许的愿望也只能

停留在“中国梦”里面了。

 

 

 

怪不得85岁老太太还这么

兴致勃勃的热爱劳动呢,

原来她没有低保呀,

不劳动会不会被饿死呀?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