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
|
开封菊展让人大跌眼镜 花型犹如倒扣“花圈” |
开封菊展花型犹如倒扣“花圈” |
作者:聂志义 聂…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0/27 15:06:19 |
开封菊展让人大跌眼镜
花型犹如倒扣“花圈”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记者 聂安邦 摄影报道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城,开封始终都是国内外游客的偏爱,每逢节假日更是无数的游客前往旅游瞻仰的首选。
作为开封的市花-菊花,在这座城市里不但受到了比其他鲜花更多的宠爱,每年一度的开封盛大菊展,更是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献上了一场深秋的花海盛宴,久而久之开封菊展更是成为了开封乃至中原向外发展的一张不可缺失的名片,然而就在开封菊展名声在外的同时,开封菊展的质量却是有些不尽人意了,不少网友都在网上反映开封菊展大不如前,就连记者在现场遇到的从哈尔滨不远千里乘兴而来的游客都说说“真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根据记者实际体验下来后确实感受到这个39届菊展着实令人失望,说是菊展,但无论是龙庭,还是清明上河园内所展示的菊花都不尽如人意,供人们欣赏的菊花不但比往年少许多,更是没有主题精神,好像没有睡醒似“醉美人”,又或者是过于稀疏,道路中间用菊花围成圆形的花篮,更像是倒扣的花圈。
在菊展里没有想象中的原汁原味的富含大宋历史气息的装扮,反而更多的是那种假模假式的敷衍感觉,更有许多穿着古装的景区演员拉着音箱在景区里滑稽的跳着广场舞。让很多买了门票的游客大呼上当。
对于菊花,记者一直都非常喜欢,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恬适,还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自信,都让记者对菊花十分的喜爱,记者五年前也常来开封的菊展(2016年的开封菊展:/Article/2016/201611/921.html),那个时候虽然总说开封菊展没有新意来了好几次都是那样,但都不负菊展之名,颇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而不像今年这次“黄金甲”没带起来,“花圈”却出来了。
菊花送故人,
深秋枯叶寒。
开封展花型,
倒扣似“花圈”。

大街上也只有隔离带
的花簇在告诉你,
你已经来到了国际
旅游城市——开封。

既然是历史悠久的古城,
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市井文化。

天灾人祸都不容易,
搭车做点小生意
也算自救了呀。

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门票。

这个隐壁墙很是新颖。
整个长廊上面有点空荡荡。

终于见到菊花了。

看不出来,
这是什么品种呀,
怎么没花呀?

菊展都要结束了,
这菊花怎么还没——难道是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变成了,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百花齐自杀?

相见便是有缘。
来吧,让你成为永恒。

这是谁家的吃货呀,
都饿成这样了么?

这是今年的主题:吹!

这怎么称呼呀?
反正也属广场舞系列吧?

刚跳完广场舞的
“大妈”怎么这么年轻呀?

唉,随处可见没有
进去小康的老人呀。

这些便衣是谁的部下,
胆敢在景区开着
“警车”横行霸道?

都说这些菊花是被染了色,
大家说是不是呀?

总觉得如果设计牛头
也用菊花的话
不应该是难题吧。

这才有点真材实料的意思。

帅哥不一定只喜欢美女。

这个就代表了今年的开封菊展:
皇城菊花多羞涩,
出墙只为悦己哥。
年至妙龄花骨朵,
只怪人间多蹉跎。
谁把老娘给丢了呀?

有花的地方才会有蜜蜂,
那是因为有芳香。

花开瞬间成永久,
不枉此生来皇城。

菊意带不走,
拍照留心间。

终于见到一个
拿单反的同道。

只觉得这些花朵太娇贵,
不得光鲜众人彩。
自然就是美,
这里更是一种新境界。

造型不错,
可是菊展太牵强。
今天游客稀稀拉拉,
怎比昔日人头攒动
一票难求。

清明上河园,
也变味道了。

这里岂止就是
一个乱字了得?

打小只听过有王婆,
就是不知道她还有老公?

貌似除了有基础表演外,
就是死气沉沉的一片了。

心静、心哀,心不平。
再见了,开封菊展!
|
|
|
上一篇文章: 少林弟子(校园记者)聂安邦的春天 下一篇文章: 春风它吻上了我的脸 告诉我现在是春天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