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见证新野“耍猴人部落”窘境(三)非遗传承敢问路在何方?
见证新野“耍猴人部落”窘境(三)非遗传承敢问路在何方?
作者:聂志义 聂…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4/5 17:25:25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血泪史,每个人都是一部苦难电视剧,他们每个人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动物保护的真人版,他们个个都有资格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们也最应该被请进中小学甚至大学礼堂去讲述他们不一样的励志人生,他们的经历没有导演也没有救世主,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老记见证”跟随“猴头小田”走进南阳本应兴起却即将消失的两千年“猴戏”民族传统文化——


见证新野“耍猴人部落”窘境

 

(三)非遗传承敢问路在何方?

 

《老记见证网》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聂安邦 摄影报道

 

    通常在新野的耍猴人都是在耕种完庄稼后再外出挣钱,农忙时就回来收获,过年后再出去,一年三次外出表演。耍猴人新年开始出门一般选择三、六、九往外走,出去以后必须说行话,人和猴子寸步不离,每次都是三只猴两个人一组,大家人猴相依为命、荣辱与共,就连做好的饭菜也是想让猴子们先吃。走江湖的人群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和规矩,这些耍猴人部落也一样,他们也有他们自己人才知道的行话和暗语。

    比如:猴子叫跟头;箱子叫闷子;扁担叫量子;棉被叫肯子;睡觉叫托条;走路叫结地;吃饭叫岷洒;馒头叫绮罗;面条叫穿条;筷子叫签子;饭碗叫岔子;蔬菜叫苗碎;水叫叠柳---

    盐叫傻子;油叫慢水;肉叫撮子;酒叫火山;烟叫草山;鱼叫分水子;鸡子叫尖嘴;鸭子叫扁嘴;牛叫春拱子;猪叫海拱子;羊叫咩拉子;衣服叫叶子;裤子叫搅杆子;鞋子叫洒落子---

    袜子叫筒子;头发叫苗子;眼叫招子;耳朵叫顺风;舌头叫口条;牙齿叫老柴;猴绳叫振子;老头叫老莫;老太叫老苍;妇女叫立士;男人叫笋;姑娘叫豆花;小伙叫笋巴。

    就连数字也有暗语:1柳、2月、3汪、4才、5中、6深、7兴、8章、9爱、10句。

    出门耍猴,耍猴人叫玩家,收钱的叫溜子,玩家负责照顾猴子,溜子负责做饭打杂,行走玩家牵着猴子拎着干粮和水,溜子挑着道具和行李。

    为了保证得来不易的“收获”不被盗抢,他们还把钱藏在用面做成的馍馍里面捂得长毛才能安全带回家。

    在过去,他们这些人被当做“要饭的”和那些假和尚等都是被人看不起的下九流中下九流。

    现在的耍猴人基本上也不再像过去的扒火车、走街串巷了,不是吃不了苦,主要是汽车不让坐,火车不让上。就算是靠脚力能走去,也会被人家“城管”抓,“保安”撵,还有的让警察拉走住篱笆,前些年我们的人不就在东北被抓要坐牢么,要不是全国网友和律师记者的大力呼吁,就算坐牢也只有忍受了呀。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出门三分小,人家屋檐矮。往往人家都会说:看看人家耍猴的出去几年都盖起了两层楼,谁谁靠耍猴武艺都供了几个大学生——

    可是,耍猴人的苦谁人能知道了,除了在外面被官人们欺负也就算了,被当地的地皮无赖讹诈欺负,挨打挨骂是常事,刮风下雨几天不开张,忍饥挨饿也是常事,为了保护好猴子,不管是在桥洞下还是坟地旁,最后的吃食留给猴娃,脱下外衣给猴娃盖上,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闷热酷暑。所有的罪都要自己受,为的就是“养家糊口”。

    在外受委屈忍气吞声也就罢了,可是回到家里还要受到“猴霸”的戗势,他拉到活后就让我们去表演,不但一分钱不给,连往来路费和中午的饭钱都不给。你要敢不从人家有权有势的收拾你。

    这一点,《老记见证》记者,在此次为期一周的采访拍摄时就亲身感受到了,这些打着官家大旗胆大妄为的所谓“猴霸”,在他的意识里认为“不管是你是何方神圣,只要来采访耍猴艺人就必须经过我同意。”就在《老记见证》记者拒绝了他“非要去他家拍摄他的丰功伟绩”的无理要求后,他就命令耍猴艺人的表演不准接受采访和拍摄。

 

 

    现在虽然新野的耍猴人的日子好过了些,也都在主动与被动之间进入了各个景区表演,不但赢得了观众和全社会的尊重也不会被欺负了,相对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但是,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情况让这个两千多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不能步入大雅之堂。

    据很多耍猴老艺人反映,也有县里公职官员对记者交流说:之所以2024年3月22日的三节一会(桃花节,郁金香节,板面节,纺织博览会),之前听说要举办新野猴艺文化艺术节,后来也没见动静,其中就有“猴艺文化节”,但是,县里领导怕被社会尤其是网络定为“虐猴”出现负面作用所以不得不放弃了,要是一起办的话就是四节一会了,并且这个“耍猴艺术”在这个系列活动中比那几个项目更能引得游客关注也应该最出彩。

    还有两个尴尬问题是,现在新野政府为他们耍猴人成立了相关“协会”,但是这个“领头羊”并不会跑江湖耍猴手艺。现在他们耍猴人的“猴艺”也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传承人也并非是他们耍猴人的内部人士。

    据另一位新野耍猴人的少壮派人物,也就是被小田称之为于哥的,新野县宏建动物表演团团长,同时也是新野县建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法人董事长于红波讲述了他的未来设想。

    在团结所有耍猴艺人的同时,他打算建立一个“新野耍猴人”官网,除了介绍耍猴艺人的文化历史外,还要按照辈份和绝技把逝去的和还健在老师傅一一登记介绍,然后再把猴的习性、养殖、防疫和病伤医治等经验介绍给更多耍猴艺术的爱好者,还将训猴的文化分享给更多的国内外同行们,以耍猴艺术为媒广交天下朋友,为传承民族传统和推动家乡经济发展尽到一个新野耍猴人的责任。

    除此之外,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耍猴艺人表示,虽然他们这些真正耍猴艺人没有一个被评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但是传承老祖宗的传统文化匹夫有责,他们将联系新野县内的中小学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民族传统的传承。他们也将不间断的在社区和敬老院等公共社会群体举办“猴戏”表演。

    尤其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他们将以公司为组织机构,以网络微平台依托,开辟国际中国新野耍猴艺术的推广和文化交流。为中国文旅的国际展示做代言。

    但愿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当地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在全国文旅大戏乘风破浪的召唤下,我们的新野耍猴人能够越走越稳,越走越有心气,后继有人越来越多,走得更恒久远。

 

  

 

    就在本文《见证新野“耍猴人部落”窘境》前两集既:(一)新野耍猴的由来、(二)耍猴人的辛酸史刊发后,在社会引起了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应,在众多媒体同行的转发支持下,特别是《人民日报》社旗下的《人报融媒》给予了大力支持。

    河南省微电影协会会长,孙玉萍大姐还特别表示:没想到影视界最可爱的动物猴明星就在我们河南,而且还是全国唯一的这么大的群体,我们要发挥微电影自身的优势大力宣传,而且还要在更多的影视剧作品中加入这些与我们人类最接近的动物明星。并通过影视剧的宣传作用让全社会更加爱护动物珍惜生命。下一步可以去新野考察调研,有必要时还可以设立“基地”或者聘请耍猴艺人培训更有利于影视剧拍摄的专业“猴明星”。

    国家5A景区,杭州千岛湖景区也伸出了橄榄枝,特别邀请了“猴头小田”的团队入驻他们的“大雅之堂”一展专业的传统猴艺表演,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猴艺文化。

    也有很多野生动物保护者与猴艺表演的爱好者通过文章评论和短信留言,表达了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精彩的了解认识和学习,也对《老记见证》记者的付出表示了感谢,对于文章中涉及到南阳市新野耍猴人的“非遗传承人”待遇问题,南阳市文旅局负责非遗的闫科长表示,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特别安排市文旅局一位副局长,组织宣传部门和非遗管理部门以及新野县的有关部门,对于新野耍猴艺人的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进行调查了解,并会对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积极调查处理也对《老记见证》记者的报道进行了感谢。

    希望在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真对待和大力支持、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中和我们媒体同行的不懈努力下,新野耍猴艺人的“春天”能够借势这个2024的“文旅春风”,顺时而动、把握先机,为把“新野猴艺”建设成为一个全国猴艺表演盛会打下基础。它也将在不久的未来会成为比“诸葛亮躬耕南阳”,更有权威更有意义的又一张“南阳文旅王牌”。也是为打造当地文旅经济产业,成为比“宝丰马街书会”更有实际意义的非遗经济,更是对于全国“非遗”“自我造血发展”创造的一个“非遗经济楷模”和“非遗新台阶”似的榜样。

 

这个小保镖的

待遇还真不错。

人家屁股上

还自带“红灯”

 

 


对于自己的家乡,

小田又成了

义务宣传员。

 

 

 



呵呵,这就是传奇之城?

史上最小的城池

——汉桑城。

 



小田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

但他可是“社会大学”的

最优秀的“高材生”

更是一位年龄最小的

“老江湖”呀,

看看把这些收藏家

给佩服的“五体投地”。

 

 

看着家乡百姓收获了

大葱却卖不上价格,

小田又行动了。



小田想通过他们“耍猴人”

在景点表演的机会,

顺便把家乡新野的

“钢葱”给宣传出去。

 



这种新旧搭配的作业设备

运用还是第一次见到。

 



原来曾经拍摄报道过

中牟大蒜的收获现场

和这里的收大葱有点类似。

 



地头机械够不着的

还是要人工作业。

 



老大爷很是感慨

现在的场景。

 



这场面感觉有点像

战场上士兵

跟在坦克后面的样子。

 



帮工的人们可以趁拖拉机

回头的机会休息片刻。

 

 



这会有点像过去在

生产队上工的打尖光景。

 

 



大叔看到了

生活的希望。

 

 



这位貌似“知识分子”

的大姐有点疲惫了。

 

 

 

 

 

 

 



曾经的辉煌

已不在了。

 


 


让小田糟心的事发生了,

母猴吃得太好,

有流产的迹象。

 

 

 



紧急止损。

 

 

外面是“盆漂大雨”,

此时的小田特别

像一位父亲。

 

 

 



今天小田最小的小棉袄,

小女儿过生日了。

 

 




唯一的儿子田林凯,

是小田的心尖尖,

别的“耍猴艺人”的孩子

都不愿意学习这个

被人看不起“没出息”

的耍猴技艺,

可小田非不信这个邪。

就算是孩子大学毕业了

也要把这个“老传统”

传下去不可。

 

 


在秘密传授“耍猴”

秘诀回家的路上,

遇到了挖野菜的母女,

送给小猴子一点“心意”,

小猴子没客气,

也没说声谢谢。

 

 



这是小田的“大棉袄”,

也是最懂事的“小大人”。

 

 



只要小田在家,

不管多晚回到家,

总是给老父亲

拔拔罐子驱驱湿气。

 

 



常年的劳作,

母亲也落下腿脚痛。

 

 



实在,没工夫监督

孩子们写作业了,

“猴管家”就威风了。

 

 



只要一有空闲,

这俩小家伙

就又开战了。

 

 



又要出工了,

第一项就是去

猴王庙祈福。

 

 

 

猴王庙平时没人执事,

只是有人来礼拜

敬香的时候才开门。

 

 



这个猴子的“不屑”

估计是嫌弃

这个猴王的“佛像”做的

太不好看了吧。

 

 



有了猴王的保佑,

耍猴人才有了

走遍天下的勇气。

 






临出发了,

还是请德高望重的老师傅

来帮着选选猴子。

 

 


每次爸爸外出挣钱的时候,

小女儿田林朵都会

坐在村头看望远方——

 

 

 


只要爸爸不在家,

大女儿田林绅就成了

妈妈的小帮手,

端着饭碗找弟弟妹妹回家吃饭

就成了她的“必修课”。

 

 





可能是看到小猴子们

又要外出了,

这货叼着吃饭的

家伙也想去。

 

 

 




养精蓄锐候场中,

都变成了“思想家”。

 

 

 


对于被外人控制

猴头们很是不服。

 

 

 

现在他们的出行很是

“扯淡”火车不让扒了,

汽车不让坐了,

也只有靠着最原始沿着

废弃的铁路走近道。

的方式“量脚板子”了。

 

 

 

 




抽烟是他们最能

“充电”的一种方式。

 

 




开锣了,

好戏就要开场了。

 

 

 


看看,这地摊文化

还是要脚踏实地

的环境最踏实。

 

 



这时候人和动物

缩短了距离,

此时都是孩子呀。

 

 



这个很省油,

但是好景不长呀,

毕竟是“猴拉车就那么几圈”。

 

 

 

全民健身人丢了,

猴子却找来了。

 

 

 



人都懒了骑了电驴,

猴子却蹬轮子健身了。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

你方唱罢我登场。

 

 




挑战猴性的

时刻到来了。

 

 





他们都认为自己

和怪物在一起。

 

 

 


一场场开锣息鼓,

一次次周而复始。

 

 




别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们是走过一村又一村。

其实都是在修行的路上。

 

 


万事也都是这样,

一代人一代人的传递着,

来了又走。

 

 




突然想起了,

《西游记》的末尾画面

和那首传唱了几代人的

“你挑着担,我牵着猴——”

 

 

 

请继续看下集:

(耍猴演艺千岛湖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