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郑岗的柿子熟了 记者的心却碎了
郑岗的柿子熟了 记者的心却碎了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28 16:49:40

 

 

 

 

 

郑岗的柿子熟了

 

记者的心却碎了

 

 

 

《老记见证网》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金秋十月火红红,一进山谷,遍地红红的树叶红红的累累果实,遍布在沟沟坎坎的田野里甚是好看,无处不在的野菊花在微风中摇荡着婀娜的身姿,浑身还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喜鹊、乌鸦还有小麻雀也争先恐后的在枝头跳来跃去的挑选吸食着“红灯笼”(红柿),在草科深处,柿子树根部,时不时的还能瞥见一株株挂满红润剔透的“马奶子”——枸杞的摆动。这既是河南柿子出荥阳,荥阳柿子在郑岗的崔庙镇郑岗村,这个郑岗村说村子不是十分恰当,与其说村子倒不如说是一座寨子,不要说村子的道路弯曲如音符高低像冲浪,就算是这家与家户与户之间的单行小道也是很有农家情调。

郑岗的柿子有名也都是在荥阳家喻户晓的事情了。记得,记者在02年的时候就曾来此采访报道过这里的柿子。那时候,村子里的人比现在多,男女老少人来人往浩浩荡荡,大有战天斗地学大寨时期的那种热闹。就连在城里上学的大学生也在这个时节请假回家帮忙卸柿子。记得记者拍摄的镜头最美的一个女孩子叫郑霞,屈指算来也应该是娃娃的妈妈了吧。因为,在采访后的几个月的年底,郑霞还专门给记者当时所在的报社送去了一塑料袋已经晒好的,一层雪白柿霜的柿饼,依稀还记得,送她回去的时候,她回眸眨眼的一丝微笑:“吃吧,我家有的是,想吃就来吧。”

此次,在好友马立强老师的引领下,再次故地重游便有些冲动和遗憾。冲动是那里的昔日情景着实让人荡气回肠久久不能释怀。遗憾的是现在的寨子里几乎很少能见到年轻人了,就别说那些在城里上学的大学生了,不知道是这些柿子不受重视了,还是都要忙着挣钱养家糊口了呢?十几年前当地干部不是还面对记者的镜头表示,要让郑岗的柿子产业化,让百姓不去打工一样可以奔小康吗?怎么现在的景色异样的哀婉凄凉呢?

经过了与几家在房顶晒柿子的乡亲们攀谈后记者也得到了很多欣慰的信息。

这里的老人们大都80多岁,仍然还在忙碌着收柿子,旋柿饼。“高寿”是记者的第一感觉,生活在隔世小寨,心境平静随意而安的生活态度让记者心动。不安的是,基本上家里都只留下了老人们,这里不再是农家小康的港湾。家不全了,还会有幸福么?

今年大旱,村里发的打井抗旱的设备成了摆设和领导的政绩,望天收的土地上基本是绝产,秋收的玉米还不如香蕉粗,也有的基本上颗粒无收,全靠这柿子挣点吃药钱了。

临走的时候,老人说,回去让城里的娃们来吃柿子吧。就算不买柿饼来陪我们聊聊天也行。

 


看到延绵几公里的超重型卡车

就知道前面是一个靠污染挣钱的水泥厂。

 



老远就能看到红红火火的生活。

 



见到了第一个卸柿子的村民。

 



也是极少能看到的年轻人,从身上的工装不难看出,他也是回家帮忙的打工仔。

 



一家人这时候虽然很累,但是也有苦中作乐的情趣。

 



哈哈哈,馋啦吧。这可是天然长红的。

 



真喜人呀。

 



比比吧看谁的更好看。

 

 

 

他们也来比美了。

 

 



很亲切的乡土气息。

 



童年时代最喜欢在这样的小路上奔跑跳跃。

 



幽静吐芬芳,蜂蝶争做巢。

 



哈哈,很温馨的情景。

 

 

家家都是地主呀,估计这里不会被强拆吧。

 

 




这位老爷爷77岁了,耳朵虽然有点背,但是,大声说话还是能听见。

 

 


这个叫“柿瓣”是把摔裂的柿子这样晾晒。

 



哈哈,这些小家伙在晒阳阳呢。

 



老爷爷很辛苦的把旋好的柿子提到房顶上来。

 



从活动的动作看,老爷爷好像腿脚不是太灵便。

 


这些柿饼由于天气原因,有的已经僵了(就是霉变了),

 



一天像这样的扒拉翻身就要十几次。

 



这个柿皮在我小的时候都是和在面里做成柿皮饼,甜甜的很好吃。

 



老爷爷在给小记者讲述柿饼制作的要诀。




 

远处看到了一个持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侣。

 

 

 

 

很感动的场景。

 

 

 

门旁的小台阶是通往院外菜园的通道。

 



这位老爷爷说,他今年83岁,老伴今年82岁,记者很羡慕。

 




一看就能猜出来,年轻时候一定是个美人胚子。

 



小记者也迫不及待的跟着老奶奶学起来了。

 



一个是老美人,一个是小美人。

 



这里才是纯天然无公害的大粪蔬菜。

 



这个石臼就是很早的时候,用来做麦仁的,典型的旧石器时代的遗风。

 




这里的蔬菜不用花钱。

 

 



这是老爷爷种的黄香蕉品种的苹果,

虽是不太好看,却是很甜很脆很好吃。

 



这里很多苹果都烂掉了,可是都没有摘收,老爷爷说那是因为不打农药虫子啃咬了,

要是把好的摘掉就更无法存放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们长在树上,吃的时候再顺手去摘。

 



原来城里用来洗澡的物件,在农村也是可以这样用的。

 


 


这里的水果种类还真不少呀。

 



老爷爷很舍不得我们走,临走时,还非要让我们多摘些苹果和红柿子。

 



这个影友很贪婪,摄起来就没完没了。

 



怎么样,很壮观吧。

 



他玩起来还上瘾了。

 

 



柿子对人身健康的功效可是很大。

在那个天灾人祸的年代,他可是救命的宝贝呀。

 


 


原本是大老爷们干的活,现在也不得不由这些大婶亲自动手了。

 



看着老爷子,一见镜头就腼腆,

一个劲的喊着“别拍了,身上脏,可丑”。

 

 



柿子被打下来后,要稍加挑选和整理,

把连带的枝杈拽掉,把完整的和摔烂的区别开。

 



这就是老马哥,他说真正的卸柿子的时候,

就是树叶光了,柿子还在树上面是最好看的时候。

 



瞅瞅,少说也有百十斤吧,就算是身为大老爷们的记者也未必能挑起来,

可是人家大婶一溜急行军,只有小跑才能赶上。

 



看着狭窄的小路,能在这里从容稳健可不是一两天能练成的功夫。

 

 

 

在山下的洼地上就是大婶家的三轮车,这种三轮在这里可是派上大用途了。
 

 




我们一行可是在没有路的沟沿上趟出来的,

结果是脚被鞋里的草刺给扎了,腿被酸枣树给菈流血了。

 



像这样的柿子还算是多的,很多的树上都是稀稀拉拉的没多少果实。

 



山路间铺满了红色的树叶寓意着秋意正浓很是好看,。

 



山坡上一簇簇的野菊花鲜艳多彩,香味扑鼻。

 



没有了果子的酸枣树在其他树木映衬下有了几分妖媚。

 



终于来到了村子的另一头。

 



这边的村民利用自家的打麦场支起了簸晒起了柿饼。

 



看来这家分的地很不少,据村民介绍,

土地多的人家,配发的柿子树就越多。

 



十二年前就听说政府要给乡亲们支援现代化的旋柿子设备,可是,

现在依旧用的是老辈子人传下来的传统工艺。

 



没事做的老人只能坐在沟沿边往外面看着,盼着。

 



今年遭了旱灾,几乎全村人的生计都要靠这柿饼来维持了。

 



这沟沟寨寨随处都是好风景,老马哥的快门很清脆的按个不停。

 



估计,在河南再也找不到像这样规模的柿子收获的村子了。

 



在村街头到处都是大自然的颜色。

 


 

 


老人一边旋着柿子一边唠叨着:这柿子从头到尾多不容易呀,

就这等收柿饼的来了还卖不上一个好价钱。

 



这是一个有点年头的老建筑,过去这户人家肯定也是个比较阔绰的土豪吧。

 



房顶都是用青砖铺成也算是很讲究了,

现在被甜酸的柿饼很喜庆的颜色点缀一新。

 



这个老屋看样子也是即将消失的历史了,

从破裂的墙体不能看出主人似乎没有打算再修复的意思。

 



屋门没锁,里面也都是被遗弃的破损的农具,来与它合个影吧。

 



这里的建筑很有意思,在鱼眼下,几户人家就成了一片。

 



寨子的一角就是一个秋天的代表。

 



过去都是全家人围着簸几架旋柿子的工具一起边唠着“

东家长李家短”一边旋着柿子,现在似乎冷清了许多。

 



不但是田间地头有柿子树,就连门前屋后也都被柿子包围着,柿子熟透了,

不知道啥时候就会砸到人的头上,给一个满头彩。

 



年轻人都走光了,干些农活也就只好依靠这些,靠谱的伙计了。

 



这是临走时第二次遇到的年轻人回来帮忙收柿子了。

 



柿子树上只留下了等着太阳晒红的叶子,

地上另外一批生命正在准备经受严冬洗礼。

 



旱灾致使今年的秋季颗粒无收,村

民们也懒得再整理自家的农田了。

 



采访车也沾沾这里的秋意吧。

 



柿乡风代表了一个地域文化的传承。

 



明代丹青的勾画中这些韵味多了一些乡愁。

 



 

红红火火的柿子,红红火火的季节,可是没有见到村里人那红红火火的日子。

 





回归原本,又开始了堵在都市的轮回。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