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形将消失   老记大漠行   图说天下   社会关注   文化焦点  媒体联播   校园记者
老记简介
    寒心,原名聂志义,原任《文化时报》资深记者。

    现任老记见证网、 一点资讯、网易新闻等自媒体平台的《老记见证》联合报道总策划、资深记者, 也是2006发现河南形象大使,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讲师、社会学者。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寒心发现河南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正在被现代的人们逐渐淡忘,寒心很心寒,那些或美丽、或神秘、或怀古的文化不能就这样沉没!寒心决定将用毕生精力为之而奋斗,以尽匹夫之责!


热线:13014500123
微信:hx13014500123
(注明老记见证网)

举手发言
最新报道
 老记大漠行摄影系列报道《感悟大
最新策划
 “庆红旗90年,暑假自驾草原行”
 老记见证——大漠父子暑假大漠行
 《旅游学摄影》走进陕县地坑院
 老记大漠行系列摄影报道《感悟大
 “见证河南文化”报告会6月9日将
 蒙古族婚礼介绍
 永恒地久,2009!——火红的七月
 
 
记者探秘被遗弃在大山深处的老窑
记者探秘被遗弃在大山深处的老窑
作者:聂志义 文章来源:老记见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9/20 7:33:31

 

记者探秘被遗弃在大山深处的老窑

 

老记见证网  资深记者 聂志义 摄影报道

 

  在豫西大山的深处,在杂草树木严严实实的遮盖下,埋藏着几乎都被21世纪的现代人遗弃了的一个最为原始、最为完整并承载着人类由千年喜怒哀乐一路蹒跚走来人文故事的老窑。

  据当地老窑技艺唯一传人,年近七旬的武轶成对老记见证网记者讲述说:

  甘泉村据说得名于村中的一个泉眼,因其水比周围其他地区的水甜,所以命名为“甘泉”。对于甘泉村的老窑历史有几个版本,一个说是受唐代唐三彩的影响始于大唐,也有专家经过考证大多建筑风格和生产瓷器特点定位了宋代文化记忆,但最为公认的一点是,最早落户到甘泉村的是一户姓丁的人家。甘泉村的土质多为渣子土,适宜烧瓷。丁家把瓷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围绕着瓷业与丁家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丁家沟。所烧的瓷器主要是粗瓷,包括瓷碗、瓷盆、瓷罐乃至后来的砖等生活用品。

  这里也逐渐培养并聚集了一批拥有瓷器技术的人。早期瓷业的发展很好,销路较广,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的需求,有的还远销到了商丘、安徽等地。大量到甘泉来购买瓷器的人不仅拓宽了甘泉村的经济来源,还给甘泉村带来了各地的特产,甘泉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因此,甘泉所在的岭被称为“碗窑岭”,甘泉也获得了“小洛阳”的美称。

  甘泉村的老窑最为红火的时候要数在民国36年(大约是1947年)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客商基本上都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才能批发到刚出窑还有些烫手的各种民用瓷器。解放后1958年以前,甘泉村的老窑被定为工业活动主要部分,以烧瓷业为主,并且繁荣昌盛,名噪一时。1958年时,经济尤其活跃,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大炼钢铁”活动,甘泉的瓷业经济尤其是制碗业搞得轰轰烈烈,村里有人评价当时的经济状况“人均收入不低于现在”,瓷业的繁荣可见一斑。三年自然灾害过后,1962年经济开始恢复,瓷业的发展一直持续到1993年左右。近二三十年以来,甘泉的瓷业发展遇到了障碍,逐渐衰落。

  随着现代文化的盲目引进和大众的崇洋媚外意识的支配,又因为机器化的大跨越进展这些传承千年的老窑文化就不得不被人们一起栽了深沟里去了。有人说这些老粗碗丢人现眼上不了台面,也有人说费力费物还不挣钱,更有环保部门明令禁止这个煤炭燃烧造成的高污染行业的存活。

  年近七旬的武轶成老汉是现在唯一老窑技艺的老人,他的儿子宁可进山去给别人挖矿井也不肯接过这祖辈传下来的衣钵,现在也只有老伴一边唠叨一边默默地支持着他的执着坚守。武老汉很无奈的叹了口气说,现在红火一千多年的祖传手艺,到了他们这一代就算是要断代了,全村除了他外,满打满算也只有六、七个老人还能伸把手做几样半吊子玩意,剩下的都不会了。

  经过老记见证网记者在一个老窑林立老屋遍地的甘泉老村走了一遍后发现,连个独轮车走起来都很困难的村子里一共也找不到几户有人烟的院子,年轻人几乎都搬进了山外的高楼大厦里去了。


这个貌似山洪冲出来的深沟,

其实就是过去往来客商车水马龙的官道。

 



在秋老虎的暴热下,老记见证网小记者在

这种几乎不是路的路中行进有点吃力。

 


 

在坡上面看着像是一座老坟头,

到了底下才是别有洞天。

 



这座老窑已经被风雨蚕食中摇摇欲坠了。

 



要不是被开了天窗,这个里面的景色很是奇特无比。

 



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建筑上面都镶嵌着

这些制作瓷器的辅助物,这也是这个老窑村的一大景观。

 


 


这个村干部很期望记者能帮他们宣传起来搞旅游开发。

 



这下保存完好的老窑都成了杂物储藏或者是鸡鸭的公寓。

 



物是人非只能想当年了。

 



真不知道这样的交通环境有谁能忍受。

 




一个时代的化石。



 

这里的绿色覆盖绝对能达标。


 


据老乡介绍,这里就是过去村里的“天文台”只要有雨的时候,

这个石墩上就会湿漉漉的预报。

 

 




这场景要是让岳云鹏看到了就又要:我的天呀。

加着油门还要一只脚吃力的帮着蹬地呀。

 

 



这个是昔日村里最有钱的豪宅。

 

 



很多宅子都是人去屋空,

留守的老人们闲着无聊开始了破院开荒运动。

 





老窑老人老村庄,哀怨哀伤爱凄凉。

 

 



真是应了那句话: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就要

被人们漠视遗弃,否则就会想尽办法换钱花。

 

 



终于见到了一个干活的庄稼汉。

 

 



能在一片沉寂的废墟中

见到大活人真是件激动的事情。

 

 


这个大窑套小窑的连体窑,就是吴老汉家的产业,

现在也被用来养猪养羊了。

 

 

 

现在这里只有武老汉和老伴仍然住在这里,

武老汉求记者给村干部求求情,别赶他去新村住楼房,

因为这里有他的魂和祖辈留下的辉煌记忆。

 

 

 


武老汉为了将这流传千年的文化记录下来,

已经写了几万字的回忆录。

 

 



武老汉接了个电话,是不久前一个前来游玩的客人

要定一批粗碗作为礼物送给朋友,

每年武老汉还能做一些这样的生意补充一些家用,

他说最好的时候一年还能挣个两、三千块钱。

 

 



这一窑能装200多件粗碗,

一般十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出窑了。

 



武老汉开始备料了,老记见证网记者也跟着一探究竟。

 

 



原来一直认为这些都是石块,

可是经过武老汉介绍才知道,

这些都是最原始的瓷器土质。

 

 



这里面一代代的人们世世代代留下的一层层的人文年轮。

 


 


这里面还有很多土源,但是为了保护村子不被洪水冲垮,

他们尽量都是到十几公里外的山脚原始河床取土。

 

 



看着武老汉一路蹒跚趔趄的走出来,老记见证网记者很是心酸,

一个传承千年的老技艺就这样被时代无情的抛弃了。

 

 



图块被砸烂后在随性媒体同行的帮助下,

武老汉开始了制作瓷器的流程。

 

 



这个小石磨就是最原始的粉碎工具。

 

 



加上水后在石墨的缝隙中就流出来了,类似豆浆的液体。

 

 



经过研磨搅拌后,这些泥浆就会被数次过滤。

 

 

 

有过农村原始生活的人们都知道,

过去在生产队磨面粗的是80号箩,

细的是120号箩,那么武老汉用的这个箩可是250号箩呀,

你说这样过滤出来的泥土该有多细腻呀?

 



这看起来有点像在学校大伙房

帮厨时的用木铲和面的感觉。

 

 



踩泥是为了让泥更劲道,踩泥为了不粘脚

武老汉还特地换了双千层底的布鞋。

 

 



武老汉的工作间也是卧室,

外面就是有些杂乱的客厅。

 

 



像揉面一样再把泥反复的加力。

 

 



真有点想变戏法一样,

我想很多城里的孩子也肯定喜欢玩这个游戏。

 

 




外面好弄,里面可是全都要靠经验和感觉了。

 

 

 

墙上的这个年轻后生就是昔日的小武同学。

 

 

 


看看武大娘正在忙着用最原始的灶具和方式做晚饭。

 

 



拉坯后经过自然晾干后就要进行精处理了。

 

 



现在很多程序都被机器取代了。

 

 



这里的老窑正在开心的燃烧。

 

 



里面的瓷器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质变。

 

 



这位受村干部指令为老记见证网记者一行准备炖鸡的老乡

也不知道把鸡丢哪了最后记者还是没有这个口福。

 

 


 



老窑是烧起来了,

污染也跟着来了,

这既是矛盾的相伴。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后台管理
    Copyright © 2007 老记见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2004273号 豫公网安备41010402002054号 24小时值班电话:13014500123
    本站文字和图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